「2」ThinkPad的改變是聯想的錯誤,還是時代的必然?

原標題:兩張機• 行人立馬意遲遲: ThinkPad朝東 IBM往西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首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高適的《別董大》,表現了詩人與好友離別時的惆悵,以及對好友美好未來的鼓舞。
「2」ThinkPad的改變是聯想的錯誤,還是時代的必然?

2004年IBM進行企業轉型,把經營重點轉向軟件和服務,果斷把利潤率比較低的個人電腦產品線出售了聯想,後來又逐步把服務器等硬件業務也都出售給了聯想,逐漸的走上了重服務輕硬件的業務形態,以便跟上科技界最新的發展趨勢。

聯想併購

2004年12月8日,聯想集團在北京正式宣佈以總價12.5億美元併購IBM的全球個人電腦業務,其中包括臺式電腦業務和筆記本電腦業務。

當時IBM ThinkPad已經形成完整的三大系列筆記本電腦產品業務,即以14"和15"T系列為代表的全功能旗艦機型配合以P結尾的移動工作站機型把持專業高端市場,以R系列為代表的性價比產品開拓中低端市場和以12"X系列為代表的便攜型機型,具備了完整的移動工作站和便攜場景全覆蓋的商務筆記本電腦產品,成為了商務筆記本電腦的標杆和典範,當然也是IBM硬件領域的金字招牌之一。

為了適應市場的發展,提升品牌競爭力,除了延續IBM的產品和市場策略,聯想接手以後,逐漸在ThinkPad的設計和生產上面進行了大幅的調整和改變,個人覺得比較突出的有幾方面:

值得商榷的改變

改變鍵盤佈局

七行鍵盤的打字手感一直是ThinkPad的殺手鐧,合適的行程,恰到好處的反饋,安靜的聲音,很多的黑迷買ThinkPad都是衝著鍵盤手感去的。但是聯想接受以後,刻意的追隨和模仿蘋果,居然連看家的七行鍵盤都改成了類似蘋果Mac機型六行的巧克力式,真是捨本求末,而讓很多老用戶難以理解和接受。

取消鍵盤燈

鍵盤燈和屋簷屏幕框設計是為了配合鍵盤,提高輸入效率的貼心設計,同時也是ThinkPad區別於其它品牌電腦的標誌功能之一。聯想在最新的機型裡面居然取消了這個獨特的設計,真的是授競爭對手以短。

內置電池

電池是筆記本電腦上消耗得最快的配件之一,同時也是更換頻率最高的配件之一。聯想在最新的機型上取消了電池外置,而效仿蘋果把電池內置,個人覺得是損人不利己的昏招之一。蘋果的筆記本電腦大部分是使用一塊金屬一體成型的,不方便留出電池更換的破口,另外為了一體化的輕薄體驗,所以內置電池更符合設計的需要,而ThinkPad一直使用大塑料殼,在模具上就很容易就留出更換電池的位置了。但卻跟風蘋果把電池塞到機子裡面,既起不到美觀的效果,又增加了維修的難度和更換的成本,這種變化只能算是東施效顰而已。

「2」ThinkPad的改變是聯想的錯誤,還是時代的必然?

T580內部結構

值得肯定的保留

延續硬盤可拆卸

ThinkPad從最開始的設計就非常注意各部件的配合易於拆裝,萬幸的是聯想接手後在ThinkPad的設計上尚未從根本上改變這一點,所以迄今為止包括最新的各款ThinkPad都比較方便普通用戶拆裝,包括更換硬盤和內存。

另外,在現代社會,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筆記本電腦對用戶的價值更多的體現在電腦裡面所存儲的數據上。所以一個從設計上就很方便拆卸的電腦能夠比較容易的把硬盤取下來保護和恢復硬盤裡面重要的數據,這是普通用戶最後的辦法和保障。

我也曾經使用過戴爾和惠普的筆記本電腦,在方便用戶拆卸和更換配件上始終還是和ThinkPad有一點差距,這也是選擇ThinkPad的理由之一。當然,現在的技術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保護和備份數據,比如雲存儲和NAS, 這些都是本地硬盤很好的補充。但是,一個方便拆卸和更換硬盤的電腦還是給用戶多了一種選擇和安全感。

「2」ThinkPad的改變是聯想的錯誤,還是時代的必然?

T480

另外, 根據木桶理論,一臺電腦速度的快慢取決於它最慢的那個部件而不是最快的配件。所以,一臺電腦速度的瓶頸一般在硬盤,這一點也可以從蘋果設計的電腦或者iPhone都是選用同時期最快的硬盤裡面也可以看出來。所以方便更換硬盤也給了用戶自己提升電腦性能最大的便利。

保留強大的擴展性

ThinkPad的擴張便利性一直是強項,這一點聯想到是很好的保留和繼承了。

各代的優缺點

聯想接手ThinkPad後,有改進也有缺憾,各代大概的優缺點有:

ThinkPad T43

基本保持了IBM的設計傳統,但是在硬盤的選擇上太過保守,還是老邁的IDE接口,而且是使用轉接器由SATA轉成的IDE,另外系統BIOS也會在開機自檢時首先檢查電腦內置的硬盤是否有ThinkPad產品的硬件代碼, 這就使得在市場上購買的普通零售版IDE硬盤直接安裝會開機會報錯,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ThinkPad T60

整體不錯,加入了防滾架,機身強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但是硬盤傳輸速度限制在SATA 1.0上,使得系統速度無法提升。而且鍵盤觸摸板的按鍵特地為了去IBM化, 由紅藍點綴變成的一塊黑疙瘩,從配色上來說,嚴重缺乏美感。

ThinkPad T61

本來有望成為4:3標屏的最後經典,但是由於nVIDIA在製造工藝上的失誤,導致使用該獨立顯卡的機型會有過熱脫粘膠的隱患,長期使用無法保證穩定性,因而只能使用Intel內置顯卡的機型保平安,損失了部分性能,令人扼腕嘆息。

ThinkPad T410:

最後一代16:10屏幕的機器,但機器有時太熱。

ThinkPad T420:

最後一代經典7行鍵盤的ThinkPad,但沒有原生USB3.0接口

ThinkPad T430:

最後一代有鍵盤燈的ThinkPad,但鍵盤改為巧克力鍵盤。同時,也是最後一代可以直接指紋開機的ThinkPad。

ThinkPad T440

沒有了經典鍵盤的加持,指點杆的按鍵也連在了一起,操作起來誤觸率很高。除非價格非常便宜,否則基本上也沒有了推薦購買的理由。

從聯想接手後ThinkPad的變化來看,總的原則是去IBM化和成本降低化。在一個缺乏競爭的環境中,產品提升的進度可能會放緩甚至倒退,就像是Intel在CPU市場上長期缺乏有力的競爭對手而長期擠牙膏一般的產品升級。但是在今天筆記本電腦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令人難以想象的是聯想還在不斷的開歷史的倒車,摒棄ThinkPad原來的特長而變為模仿對手的短處,所以ThinkPad筆記本電腦的特色和優點也就逐漸淡化,而漸漸的變得和其它的Windows系統電腦的差異越來越小,也就是說買ThinkPad和買其它的電腦的區別越來越不明顯,那麼為什麼一定要花那麼高的價格來買ThinkPad呢?

失去了自己的風格,又不能夠堅持自己的優勢,只知道盲目的追隨其它的品牌,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聯想在主營業務電腦上的銷售也逐漸被競爭對手漸漸超越的結果了。

之前苦哈小編曾經說過,國內現在沒有其他的PC廠商能打敗聯想,及時滅亡,純屬自殺,T440的例子可窺一斑。

文章可見:

有人說thinkpad有IBM的底子,華為、小米的筆記本難以超越,你覺得呢?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01819787586699534/

「2」ThinkPad的改變是聯想的錯誤,還是時代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