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皇位被奪,皆因朱元璋的這一錯誤決策,看完不禁感嘆著實糊塗

在靖難之役之後,朱棣終於如願以償的登上了皇座,在他的統治之下明朝又走向了一個新的巔峰。朱元璋一共有四個兒子,朱棣就是其中一個,他從小就是在戰火之中出生的,這身邊的一起一切都在影響著他,把他鍛鍊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在朱元璋把全國統一之後,便把他排往了北平去鎮守邊疆。在他20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去征戰蒙古,剿滅元朝的剩餘勢力,還活捉了鐵木爾,這一壯舉迅速的建立起了他在軍中的威信。

孫子皇位被奪,皆因朱元璋的這一錯誤決策,看完不禁感嘆著實糊塗

朱棣雖然是篡位登登上皇座,但是以才略來說朱棣確實是要比朱允炆強上很多,在明朝經過了他的奪權之戰之後國內發展不僅沒有下滑,反而變得更加強盛起來,話說朱棣既然這麼有才,為什麼不傳位給他呢?朱允炆身上根本就沒有當皇帝應有的氣勢,他性格十分軟弱,也沒有任何的謀略,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要想解釋這一切,那就要從繼承製度來說了,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制度呢?因為朱元璋借鑑了之前元朝的繼承製度,如果繼續使用會導致內部兄弟之間的鬥爭,所以他打算重新立一個制度,來防止內部爭鬥,一切都按照家法來做,這樣看起來是可以避免不是爭鬥。

孫子皇位被奪,皆因朱元璋的這一錯誤決策,看完不禁感嘆著實糊塗

朱元璋立的這個繼承製度從表面上來看還是非常符合規矩的,皇位的第一繼承人是嫡長子,嫡子全部死光了之後再考慮庶長子,皇帝兒子全部死光了就傳位給皇帝的兄弟,這樣看來確實是沒什麼毛病,但是他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有才能而居之,沒有考慮到他的下一任繼承人有沒有當皇帝的資質,這樣以死板的繼承製度肯定是會出亂子的。

孫子皇位被奪,皆因朱元璋的這一錯誤決策,看完不禁感嘆著實糊塗

朱允炆的爸爸是朱標,而朱標呢就是朱元璋的嫡長子,本來應該是朱標繼承皇位的,但是朱標死的早,按照朱元璋的制度應該是由朱標的其他幾個兄弟繼承的才對,但是朱元璋可不管這些,他在心中有自己的算盤。

根據朱元璋的打算來看,自己的第一繼承人是朱標,如果朱標做了皇帝,那麼朱允炆就是朱標的下一任繼承人,雖然朱標還沒有繼承就已經死了,但是他的兒子還在,所以並不影響朱元璋傳位。而且在朱允炆小的時候也是一直在朱元璋身邊培養的,他也非常的孝順,於是朱元璋便不在繼承這個問題上多做討論,直接拍板把皇位傳給了朱允炆。

孫子皇位被奪,皆因朱元璋的這一錯誤決策,看完不禁感嘆著實糊塗

根據史料上的記載朱棣也是馬皇后生的,但是經過我們現在的研究,可能是朱棣在篡位之後,為了可以名正言順的坐上皇位,於是派人改寫了史書,把自己寫成了馬皇后的兒子。因為歷史記載了朱元璋根本就不重視朱棣,這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是庶出,而朱棣的母親地位很低,所以朱元璋根本就看不上。

孫子皇位被奪,皆因朱元璋的這一錯誤決策,看完不禁感嘆著實糊塗

朱棣雖然不是正室太后所生的,但是他非常的努力要改變這一現狀,他從小在軍中就學到了很多東西,做事考慮全面,遇到問題也是非常的果斷。相比較之下卻是是朱棣更加適合這個位置,而沒有傳位給他也激起了他心中的不服,明明自己是非常優秀的,但還是得不到重用,這才導致了之後的事情發生。

孫子皇位被奪,皆因朱元璋的這一錯誤決策,看完不禁感嘆著實糊塗

其實朱元璋的也是普通出身,為了也是改不了他那粗俗的性格,對一些事情上做事太過莽撞,根本不去思考,如果他一開始就按照能者居之,找一個最有才華的人當皇帝,那麼靖難之役也就不會發生了,他最喜愛的朱允炆也不會下落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