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關注」張貴:天津創新發展我們要拼這些

津雲新聞訊:

近日,首部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藍皮書發佈。報告指出,天津創新競爭力全國排名第四。那麼,天津應該如何利用這個大好優勢,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創新競爭力,天津的創新前景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河北工業大學京津冀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貴。

張教授告訴記者,天津的創新前景要從“天津如何去對待創新”,或者“怎麼去理解當前的創新範式”入手,這兩個因素決定了天津的世界級創新產業能不能建成,“現在我們拼的不是要素,不 是簡單的物理堆積,而是創新的環境或者創新的生態。”有了這樣的創新生態,我們能不能集聚一批具有世界級行業的技術核心領軍人才?

我們創新發展的競爭力如何提高?

張教授認為,第一,就是要拼人才。我們現在搞的“海河英才”計劃,實際上也是劍指這個方向,這是它的核心和要旨。

人才都在國家級的或者世界級的實驗室、高校、科研院所,包括一些頂級公司的研究室和內部的研究機構。這樣的研究平臺上往往集聚這樣的人才,如果從生態的角度說,他們都是一些掌握尖端技術的領軍人才。

天津能不能集聚一批像馬雲、喬布斯那樣的人才,具有戰略眼光的領軍企業家,他們能敏銳地把握市場的動態和引領行業以及技術的發展趨勢。這是天津創新必備的條件。

第二,要看有沒有“票子”來體現多元、多層次、多領域、寬口徑的金融生態。從金融生態切入到技術的最早萌芽,一直到技術的產業化、市場化以及技術的工程化這個過程。

“票子”,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銀行,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政府的投資,當然我們不排除政府最早的風險投資,以及由多元投入的風險投資,還有私募基金,還有社會的資本。它們的介入推動了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的出現。

第三,就是“臺子”。“臺子”相當於現代領軍型企業或者說是新興的一種平臺型企業。比如,阿里、京東,當然也包括國外的IBM和蘋果公司,這就是平臺型企業,現在是平臺型企業贏天下的時代。我們不能再固守在原來的那種靠規模的大石化、大煉油、大化工等傳統經濟模式。

京津冀的中心企業拼的不是規模,拼的是創新資源、產業要素集聚和溝通的場景。而這個場景一般以平臺形式出現,這就使企業的一種生態模式出現了。

第四是“園子”,是園區的“園”。原來我們的“園子”是開發區、高新區、知識創新產業園區等,這是從類型劃分的。然而,現在要從等級上來劃分,從智慧的角度來看,現在是智慧園區,甚至可以說是生態園區。從物理空間上說,這就是所謂的與現代化產業體系聯繫在一起。

這些“園子”的質量高低,實際上就是前面所講的人才的結合,會有一些產業化的成果出現。風投,也就是“票子”的出現,是進一步介入市場的階段,企業也介入,最後一定要實實在在地落在一個園區。園區是不是也能達到一個生態化的層次,將決定它是否可持續發展。

這些因素能不能匹配起來,它們的高度、濃度,以及活躍度和響應度,決定了天津的未來創新。

我們現在關注的人工智能,或是智能科技產業、生物醫藥,通過上述因素的匹配一點一滴地積累,產業才能夠落地生根地發展起來。這就像一片森林,原來是幾棵樹,然後變成了參天大樹,最後變成了森林。(津雲新聞記者 喻滿意 田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