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鏡頭10大創意

選擇什麼樣的鏡頭,以及如何使用鏡頭,對於一張脫穎而出的作品來說非常重要。

也許你會覺得一支鏡頭再怎麼探索也很難有什麼新的發現。經過180年的發展進化,在相機的光學設計方面確實沒有什麼大的發明進展了嗎?事實是現在的鏡頭設計幾乎正以我們使用的機身一樣快的節奏發生著變化。更大的變焦範圍、更廣的視角、更大的最大光圈、更高的分辨率以及創新的設計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對於攝影發燒友來說,擁有超大光圈的定焦鏡頭、超廣角變焦鏡頭或者長焦大炮,從未像今天這樣輕鬆。自動對焦速度與手動對焦控制也越來越完善。

對於鏡頭製造商來說,鏡頭的革新已經到達關鍵時刻,針對不同的拍攝對象換上適當的鏡頭,賦予了單反與無反相機巨大而明確的優勢,同時也將它們與聰明的智能手機區分開來。

但是如果你想出大片可不是把攝影包塞滿各種鏡頭這麼簡單。每種不同類型的鏡頭都需要一套不同的操作技巧,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鏡頭的創造潛能。

課程目標

我們精選了10幅令人驚歎的圖像,幫助闡釋接下來的重要課程。我們會逐一講解當你使用每一種不同的鏡頭類型時需要考慮的問題,包括構圖技巧、物理定律以及應該打破的那些規則,希望可以藉此激發你充分利用手頭的變焦或定焦鏡頭工具,施展拍攝創意。那麼現在讓我們開始吧!

玩轉鏡頭10大創意

1 超焦距帶來銳利畫面

使用超廣角鏡頭確保畫面中的一切清晰銳利。

使用鏡頭的焦距是攝影師需要考慮的諸多關鍵因素之一,它能夠決定場景的銳利程度。對於廣角鏡頭,不論使用多大光圈,通常都不可能讓背景明顯虛化。為此,廣角鏡頭的常見用法(任何等效焦距達到28mm或更短的鏡頭都歸為此類)是儘量讓畫面中的任何景物都達到針尖般銳利。

但僅僅將光圈收縮到最小值,通常在f/22左右還不夠。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小光圈會因為一種稱為衍射的光學效果導致畫質變軟。如果將光圈值調小一到兩擋,如f/16,就可以有效改善畫質。

避免對地平線對焦。對焦於“超焦距”距離可以讓景深最大化,這個距離處於畫面中三分之一遠的位置,而此時地平線依然保持銳利(如果希望更加科學嚴謹,可以在手機上安裝一個超焦距計算器app)。為了檢查是否正確使用這種拍攝方法,使用廣角鏡頭時要使用三腳架,然後進入實時取景模式查看圖像,確保從前景到遠處的背景圖像都清晰銳利。

玩轉鏡頭10大創意

2 策略性運用變焦

變焦並不是為了代替雙腳,目的是微調構圖。

不要只把變焦作為代替你移動到更近的距離以使被攝對象佔滿畫面,或者向後退以容納—切景物的操作。

使用變焦並不能等同於改變拍攝距離。放大變焦只是改變了視角,而移動拍攝位置則會改變透視關係。

上面這幅照片中顯示了布魯克林大橋的標誌性景觀,攝影師沿著華盛頓街選擇了一個特定的距離,以確保帝國大廈在大橋的襯托下形成完美的畫面。站得更近或更遠的話,摩天大樓都無法如此完美地融入這個“畫中畫”構圖。

一旦找到完美的拍攝位置,變焦就可以幫助你微調構圖,這樣在相機中就能獲得合適的畫面,不用在後期編輯階段對圖像進行裁剪。在精確構圖時要使用三腳架,這樣可以拍攝後查看並微調變焦,直到獲得完美視角。

玩轉鏡頭10大創意

3 獲得最大化的散景效果

用你的鏡頭確保拍攝的背景儘可能虛化。背景虛化是讓被攝主體從混亂或複雜場景中脫穎而出的一項關鍵創意技巧。這種“散景”手法在攝影中大行其道,大光圈高速鏡頭日漸普及,進一步刺激了這種創作方式。然而大光圈並不是擴大虛化效果的唯一途徑……

光學定律告訴我們要想讓景深最小化,還可以藉助更長的焦距或距離被攝主體更近。當你嘗試虛化背景時一定要記住關鍵的一點,並不是所有處於焦外的景物都被同等虛化。即使處於焦外,遠處的景物依然可以被分辨出來,干擾主體,因此構圖至關重要。

微距鏡頭工作在最近對焦距離附近時,使用多大光圈,景深可能都只擴展幾毫米。但仍然需要密切關注一定距離外的干擾元素。由於景深極淺,需要再三確認是否合焦於構圖中最關鍵的部分。

玩轉鏡頭10大創意

4 第一人稱視角

使用超廣角鏡頭構圖時要格外注意前景。

使用廣角鏡頭拍攝時的一個常見錯誤就是前景空空或平淡無奇。為避免這一點,你要特別留意自己的腳邊,儘管真正讓你感興趣的風景在遙遠的地平線。對於風光攝影,可以將岩石、花卉或小徑加入到畫面下方為構圖作出貢獻。

使用超廣角鏡頭時有一個竅門,這個竅門來自那些自拍愛好者們,那就是把自己納入鏡頭。這個第一人稱視角經常用在攝像機上,但正如這張露營度假的照片顯示出的那樣,當你在拍攝靜態照片時這種手法依然非常有效。

玩轉鏡頭10大創意

5 誇張拉伸

利用廣角鏡頭的透視畸變創造漫畫般誇張的肖像。

使用超廣角鏡頭(等效焦距20mm或更廣的任何鏡頭)在受限空間也可以讓你成功拍攝建築內外,同時也可以有效控制透視。它們會強調任何接近相機的景物,所以通過貼近被攝對象就可以創造出與現實大不相同的變形圖像。

這項技巧在拍攝人物或動物肖像時特別有用。從頭上面一點俯拍全身像,意味著頭部看上去比平常大許多,如果手臂向鏡頭伸出,手會顯得非同一般的大,這項技巧要謹慎使用。如果想用廣角鏡頭拍攝更加自然的肖像,要確保拍攝對象不要過於靠近鏡頭,並遠離畫面邊緣。

玩轉鏡頭10大創意

6 圓形視野

圓周魚眼鏡頭帶來獨特的、包羅萬象的視角。

鏡頭設計人員在設計廣角鏡頭時通常會盡可能產生最小的失真。但對於魚眼鏡頭來說這些規則就完全不適用了。魚眼鏡頭的設計思路是儘可能提供寬廣的視角,通常可以提供180°視野。魚眼鏡頭有兩種類型:圓周魚眼可以提供畫面中央的圓形圖像,感應器半數以上的像素會變成環繞在四周的黑色。全幅魚眼雖然名叫“全幅”,但同時適用於全畫幅與截幅感應器機身,可以用其失真扭曲的圖像覆蓋整個感應器範圍。

圓周魚眼目前廣泛應用於天文攝影與虛擬現實等題材,而成像效果可以創造出戲劇性的呈現,就像樣圖中秋日的林地場景。此類鏡頭的前組鏡片採用凸出的球面鏡片,因此不能在鏡頭前端安裝普通濾鏡,比如無法使用偏振鏡和中灰減光鏡。而且要小心不要讓自己的腳出現在畫面中。

玩轉鏡頭10大創意

7 魚眼效果

經過證明,視角極廣的鏡頭也非常適合閃光布光效果。

全幅魚眼鏡頭可以為整個畫面帶來最大的失真效果,因此非常適合用來獲得誇張效果(如上頁所述)。很多環境肖像攝影師也利用魚眼鏡頭對背景產生的影響進行豐富的創作。

他們在非常靠近被攝人物的同時,利用全幅魚眼,展現肖像主體以外的足夠多的背景,使大家在看照片的時候,對肖像所處的環境信息一目瞭然。比如你能夠從照片中看到人們所處的工作場所,或者像在樣圖中這樣,可以看到環繞著自行車選手的樹林,以及他正在穿越的林間小路。鏡頭在距離被攝對象前端僅有幾釐米遠的時候,不僅僅可以用來拍攝失真的誇張效果,強化主體,還可以在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使主體得到更多有效的照明,這樣的操作經常受到體育運動拍攝者,甚至水下攝影師們的歡迎。

玩轉鏡頭10大創意

8 充分利用截幅係數

理解等效焦距、截幅係數與視角。

焦距是比較不同鏡頭的重要參數,但是由於不同相機具有不同尺寸的感應器,只看焦距可能還不夠。例如一支8mm鏡頭,在一款機身上可以是極致的魚眼鏡頭,而在另一款機身上卻是長焦鏡頭,因為兩款相機的感應器尺寸不同。為了便於比較不同鏡頭,可以利用裁切係數將實際焦距轉換為等效焦距。

當涉及的拍攝對象需要用最窄的鏡頭視角捕捉遠處的景物時,裁切係數可以帶來明顯的優勢。上圖使用賓得K-3Ⅱ拍攝,它搭載的APS-C感應器具有1.5x的裁切係數。這意味著安裝一支600mm鏡頭時,攝影師可以獲得900mm等效焦距(600x1.5),幫助他拍攝到這隻短耳貓頭鷹飛行中的完美畫面。

如果人們都能用鏡頭視角來描述不同的鏡頭類型,而不是焦距,毫無疑問會方便得多。但是對於給定的光圈和對焦距離,決定景深的是實際焦距(而不是等效焦距)。

玩轉鏡頭10大創意

9 利用鏡頭傾斜

追求極致散景?可以嘗試傾斜鏡頭打破傳統的景深法則。

對於大多數鏡頭,光學鏡片是固定平行於感應器的,因此焦平面也總是平行於感應器,當你對焦於某一點,那麼任何其他等距離的點都是同等清晰的。但是有了移軸鏡頭一切就不同了。移軸操作用於糾正垂直方向的匯聚,而前組鏡片的傾斜(或稱搖擺)操作可以幫助你創造出相對於感應器成一定角度的焦平面。可以利用這一屬性來輕鬆實現最大化或最小化景深,這對於普通鏡頭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

攝影師Takashi Kitajima隆北島在他的夜景攝影中把這一原則運用地得非常熟練。他使用自制的移軸適配器與普通鏡頭,或者Lensbaby的附件,登上高樓拍攝城市風光作品,利用傾斜調整將前景創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散景效果。

玩轉鏡頭10大創意

10 背景壓縮

利用超遠攝變焦鏡頭的最長焦端控制透視並將背景拍得更大。

長焦遠攝鏡頭可以用來壓縮畫面空間,讓現實中很遠距離以外的背景與目標主體(如樣圖的月亮與蒼鷺)之間的距離看起來好像很近,同時也會形成一種遠方的背景比實際上的要大的感覺(如樣圖的月亮)。然而事實上遠攝鏡頭並未改變透視,而是視差欺騙了我們的眼睛。風光攝影師會利用這一手法將遠山與近處的田野壓縮到同一畫面,使觀看者彷彿置身原野。

憑藉超遠攝鏡頭,這一效應可以用來在遠近兩個物體之間創造出非常強烈的並列效果。在這張照片中,必須使用900mm等效焦距才能使得月亮在佳能EOS 7D Mark Ⅱ的畫面中看起來足夠大。但構圖的真正亮點是把前景中枯樹上棲息的蒼鷺納入畫面。適馬與騰龍近年來推出的150-600mm鏡頭讓喜愛鳥類、飛機和野生動物的攝影愛好者更容易拍攝到理想中的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