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國酒茅臺轉型?哪有那麼容易!

8月30日據爆料稱,季克良不再擔任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技術總顧問、貴州省酒業高級技術顧問職務一職

。在季克良任職茅臺期間,茅臺股份的營業收入從1998年的6.28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84.02億元,因此季克良被認為是茅臺重要的領路人。

季克良1964年大學畢業伊始,便到茅臺酒廠工作。此時茅臺尚且是一個年產量不到300噸業績虧損的企業。而進入新千年後,茅臺於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從此茅臺股價一路飛漲,產量持續攀升。截至9月4日收盤,茅臺每股股價已達675元,市值超八千億,位列A股中市值最大的白酒上市公司。而釀造國酒茅臺的茅臺鎮,也在規劃變革中從滿目泥巴土坯茅草房,變成了中國最美的100個小鎮之一。

想學國酒茅臺轉型?哪有那麼容易!

厚積薄發,無法復刻的人文價值

任何一個成熟的產業型小鎮必經歷過一個漫長的產業發展週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茅臺鎮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酒以鎮名,鎮以酒聞”指的便是黔北四大名鎮之一的茅臺鎮,元朝時期被定名為“茅臺村”,在1930年建鎮,至今已經有86年之久。早在秦漢時代,茅臺鎮釀造的枸醬酒就獲得漢武帝嘉獎,盛讚“甘美之”。到1915年,茅臺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留下了“智擲酒瓶振國威”經典佳話。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周恩來總理指定茅臺酒為開國大典宴會主用酒。在中國歷史長流中茅臺的身影象徵著民族匠心得以頻繁出現,由此沉澱其獨一無二的文化IP價值。

想學國酒茅臺轉型?哪有那麼容易!

產業小鎮升級文旅小鎮

與獨特的自然環境(氣候、水源、土壤)、文化淵源、釀酒原料、發酵工具等相適應,白酒生產帶有較強的地域性,川南黔北是我國最重要的白酒產區,被稱為“中國酒心”,茅臺(遵義)、五糧液(宜賓)、瀘州老窖(瀘州)等均聚集於此。

毋庸置疑的是,得益於優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價值沉澱,茅臺鎮釀酒業才有今日的興起和繁榮。這種罕見的環境因素,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不可複製的風景資源,這個有黔北四大名鎮之稱的鎮子,現在開始希望有更多人能來旅遊,因為過來旅遊的人會帶動當地的消費同時深入瞭解當地的釀酒技藝提高酒業銷量,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

這個想法得到政府與居民的一致認可,於是仁懷市在“十三五”定下了高規劃,提出“2020年旅遊總收入突破100億元”的目標。並提出構建“一心兩帶三區四遊”旅遊體系,其中“一心”是指茅臺鎮國酒之心,“兩帶”是指赤水河酒文化旅遊體驗帶和仁赤高速休閒產業經濟帶的旅遊體系,未來要做好“酒+旅遊”的產業文旅綜合體。

想學國酒茅臺轉型?哪有那麼容易!

為使茅臺示範鎮、茅臺旅遊綜合體、茅臺古鎮文化產業園、茅臺旅遊景區和茅臺酒工業園“五位一體”有機結合,預計將投資256.89億元,規劃總面積21.76平方公里。目前在茅臺鎮已經圍繞白酒生產的資源條件,已新建國壇、金醬等5個酒莊,提升改建雲漢春、衡昌等6個酒莊,將其打造成5A級景區。經過一系列的調整,如今走進茅臺鎮,灰色飛簷和磚牆、深色雕花門窗、青石板路、入口牌坊、白酒一條街、楊柳灣商業街、祭酒臺、白酒文化城等規劃整潔,分區明確,一改過去的髒亂狀況。


想學國酒茅臺轉型?哪有那麼容易!

升級文旅容易,做好不易

從上述對茅臺鎮的產業升級為產業+旅遊業的發展脈絡可以找尋到一個典型的產業小鎮的發展和升級的路徑:首先一個強大的產業集群是構成小鎮的基礎。因為具備了經濟基礎,小鎮的資產價值和交易活力也愈發高漲。其次,在有競爭力的產業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旅遊業。通過全面的旅遊規劃,達到促進產業增長的目標。

茅臺鎮過去作為一個工業城市,對於開發旅遊資源在服務設施上經驗不足。目前仁懷市內有130多家旅館,有將近8000人的接待量,特色餐飲60~70家,相關旅行社7家,旅行運輸服務公司2家。按照目前仁懷市旅遊的發展趨勢,接待能力顯然還不足夠。

未來的文旅產業是否能撐起經濟的半邊天尚不可知,但統籌考慮產業佈局與旅遊佈局的關係,調整不協調因素,一定會有重重問題等待克服。中鄴認為茅臺鎮良好的產業基柱是其升級文旅產業的踏板石,只要善於吸取文旅經驗,未來一定會創造成倍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