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是一生最坏的投资,这样的观点你同意吗?

完全不同意。

【买车是一生最坏的投资】

——谁告诉你买车是为了投资?

【每天只有3%的时间在开车】

——这是谁统计的数据,有权威证明吗?

我从4S店汽车销售系统中,提取了一段时间内的所有用户信息,共计1573条。

通过购车用途分类,数据如下:


买车是一生最坏的投资,这样的观点你同意吗?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基数很小,但是确实有购车用来投资的。

比如网约车、出租车,你猜他们赚不赚钱?

如果不赚钱,那算不算一生中最坏的投资?

其实我知道,李开复说的并不是以开车为职业的这种投资。

他说就是我们普通家用车是最坏的投资。

那么,上图中的日常出行、婚嫁陪送、限行备用、自驾游、接送孩子、玩车,有哪一项的用户是抱着投资的心态来买车的呢?

一个都没有。

那么与之对应的,在产生1573个用户的这个时期内,我们一共收集了多少意向客户信息呢?

答案是8225批次。


买车是一生最坏的投资,这样的观点你同意吗?


产生了买车想法,却最终什么车都没买的用户,在8225个信息数据中,只有区区6个。

但是我不认为这6个人就是跟李开复有一样的观点。


我们买了一台车,除去购车开销之外,每年还有保险、加油、停车、维护等费用。

坊间有两句调侃的话:

1、买车容易养车难。

2、买的起车就养得起车。

呵呵,说的其实都对。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养车的费用有时候并不比购车花的钱少。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人会倾家荡产去买一台车,既然选择买车,那么就有养车的资本。

投资?抱歉我们买车不是为了投资。

哦抱歉,我想了想,我买车就是为了投资。

我投资于家庭,让生活出行变的更方便。

我投资于孩子,让他不必面对严寒和酷暑。

我投资于万一,家人急病能第一时间送去急诊。

我投资于爱好,我喜欢车,也喜欢开车。

唯一没想投资的就是:

让买的这台车本身莫名其妙的升值。

其实我很理解有些公众人物时不时就要“语出惊人”一下,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有些人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那就说明,他背后又开始打着小算盘了。

或为名,或为利,我偏不信你为苍生。

大佬们到了一定的地位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些语出惊人的话。

不是跟你们吹,就连马云说10年后房子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我都不信。

我就暂时相信开腹说的一辆车有96%的时间是停滞的。

问题在于我们买一辆车就是冲着这4%的使用率去的啊!

你信不信开腹如果失去了那4%的价值会直接要了他的亲命?

还有,为什么要把普通老百姓买一辆车的性质定位在投资行为上?

即便是有,那可能也只是网约车司机吧?那么这辆车给他们提供价值了么?

油钱?车位?折旧费?

那你更方便的出行,更大的社交半径,更灵活的假期安排,家庭成员更有幸福感的体验,单身汪们能接上心仪的妹子一起去兜兜风,

我还不说那些跑业务做生意的人。

和你油钱这些比起来,得到的永远比你失去的多。

再说,车也不一定非得跑起来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你们是否会在很多场景下想到:妈的,自己幸好有一辆车。

最后,我看到有个大V说没有对错?要看立场在哪边?恕我直言,开腹这个论点本身就是偷换概念。你研究你的自动驾驶,就算你解决的痛点是提升道路通勤率和汽车使用率。这是汽车的一种发展方向,和老百姓有没有一辆车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最重要的是一辆车对我是刚需,而具不具备自动驾驶却不是刚需。

不是很懂现在人怎么买啥都成投资了,买车也要核算一下机会成本了,买手机也要考虑卖二手了,买游戏主机也要考虑跌价了,买游戏卡带也要考虑好不好出手了。

车是消费品啊,什么手机电脑主机卡带也都是消费品,消费品就是用来让你用,感受效用的。

你需要这个效用,它能提供这个效用,它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最终维持在一个你愿意接受的水平,这就够了。

你要是不需要这个效用你就不买呗,如果你的城市真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确实省钱,省时间还省力,那你就别买呗。你买了难道不是你需要么?既然需要那还说什么呢。。

要我说,撸串才是一生最坏的投资,变成了肥肉你还得花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减肥,可能还会带来未来潜在医疗成本。那为什么撸串摊子还是这么火?因为爽啊,因为它提供的效用我们确实需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