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GEW丨T-TALK 2018年度分享大會:北辰青年的創始人 宋超

11月17日,“育”見——T-TALK 2018年度分享大會在全球創業週中國站舉行。會上,北辰青年的創始人宋超進行了分享,以下為速記整理:

2018GEW丨T-TALK 2018年度分享大會:北辰青年的創始人 宋超

宋超:

非常開心來到上海見到大家,我開場之前誤以為是棟棟和他的志願者們,我第二年來到T-TALK這樣的平臺,每一年看到非常優秀的志願者們張羅籌備整個精彩的論壇,他們大部分都是大學生,他們的同學室友還在寢室刷抖音。很多學生像今天的大學生一樣走出舒適區獲得成長,我自己也是,2007年入學,我直到2016年才研究生畢業,在近10年的大學生生涯中一直像志願者們不斷參與更多外界的機會,讓自己獲得成長。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應該是2014年的冬天,2015的1月份。當時我已經本科畢業讀研兩年多,我們本科期間三位朋友聚會,像在座的志願者們一樣,我們曾經一起創造了非常多非常棒的項目,我們曾經一起暢想過畢業之後的生活應該更精彩。本科畢業之後我們三個走了三條大學生畢業以後都會走的路,其中一個畢業以後到了外資獵頭,成為了年輕高管。另外一位去了電子商務平臺,而我也像很多人一樣暫時沒有想明白自己畢業之後幹嘛,就去讀研了,我去北大讀的法律。我們當時三個人聚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畢業以後的生活好像沒有以前想的那麼好,不管走哪條路發現自己的世界變得更窄了,我們畢業以後認識的朋友和經歷的東西幾乎是重複的,這並不是我們當年做學生活動的時候所暢想的畢業後的樣子。

他們倆就說,你不是做北辰青年嘛?你們應該組織這樣的項目,讓我們白領和大學生能夠更多的豐富自己的生命,這個項目還真的被我們做出來了,我們打造了一個項目叫YES GO。我們拿著極少的經歷完成更多生命中更多方向和可能性的探索,這是特別無奈和無力的事情,我們做了YES GO項目啟動以後,我們在一千個報名者當中,選擇了白領和大學生,他們要在兩天一夜的時間經歷工藝、商業等等的領域,比如他們兩天時間學一場話劇,寫劇本,公演出來。這樣極限的挑戰裡面,我們發現我們創造了一個特別棒的成長生態,兩天一夜他們要同吃同住,這裡面發生的交流、碰撞和實踐的價值讓我們沒有想到是如此之高。

直到最近我看了一本書,也是最開始宣傳片提到的《終身幼兒園》,那裡面提了“4P”的理論。通過項目的方式,通過遊戲化的方式和一群人以玩的方式去成長。做YES GO讓我們不經意踩到做教育的方向,這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成長方式,而這種成長方式非常有價值。這樣的項目激勵了我們,我們開始往下走,我們做了YES GO的遠征,我們帶著30多個人走了中國的5座城市,在每座城市尋找單獨的議題以及這座城市給到我們的議題,通過用年輕人的方式行動並且獲得收穫,而且在大涼山我們親手修了一個澡堂,30萬人看到了直播。

YES GO給我們的激勵非常大,讓你發現原來你即便不是教育專家,即便你是同齡人也可以為同齡人創造更大的價值。但是我們有一些無奈,我們能拿到一千多份簡歷,篩選到最後只有30份。他們問我們為什麼不能錄取,我們只能回答你運氣不好,但是這件事情讓我們不滿意,因為希望造福更多的年輕人。我們YES GO做的很好,為什麼做的很好?有沒有可能把它的價值複製到其他的項目當中去?為了這件事情我在律師所辭職。我們通過覆盤發現,YES GO最大的價值首先是一個跨年齡、跨身份的社群,這裡面有做金融的白領,也有做記者的白領,有做中文的大學生,這裡面的交流給到每個人非常大的收穫,這裡面沒有任何一個人上課,每一次完成特殊而挑戰的任務從而去輸入,去汲取。所有人在一起最重要的事情是向外的分享和完成每次行動之後的內觀,在這樣三個特點之下發現可以創造一個非常棒的學習模式。

接下來非常重要的議題是怎樣複製到更多的人,YES GO它有很高的門檻,門檻是官方做的,就是我們組織方自己做的,有沒有辦法把官方複製成一千個自己,一百個自己,因為畢竟我們自己有限,如果一百人做一百場這樣的活動,自然更多人可以受益。於是我們做了全國校園社團,2016年我們成立之後發起了一場非常有意義的行動,直到今年做的第三期,叫凌晨四點的校園,感恩節前夕我們聯動幾百所高校凌晨四點出現在校園中和我們從來沒有對話過的保安、宿管阿姨和清潔工人和他們對話,這個過程中反饋回來的音頻、影像讓我們非常觸動,對他們和對社會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不過線下依然有它的侷限性,很多人因為線下的門檻還是無法參與,我們又開始想,YES GO它的特點是線下的,而且是持續的,有沒有可能做一個線上而且單次的行動?在2016年9月份我們做了一個項目叫做有趣人類實驗室,有趣人類是北京青年所倡導的一種身份,我們把這個定義畫了五個緯度。有趣人類實驗室恰好用一場又一場富有成長價值,而且是社群式,而且是行動式的內容激勵年輕人,陪伴年輕人,在好玩有意義的行動中獲得成長。大家胡亂填了一個專業,所以我們發起了72小時互換專業,有些年輕人從來沒有接觸愛情的課程,難以處理關係的事情,我們也發起了活動。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是低頭族,我們應該駕馭手機,卻被它駕馭,所以我們發起了隱形人活動。

做了這麼多之後,2017年我們終於想辦一個學校,這個學校沒有圍牆,不單純在線上,也不單純在線下,我們創立了一個項目叫未來大學,我們把北辰好玩得不像做教育的項目做的項目,YES GO是線下和持續的,我們創造了一個線上下+持續的項目,每個學期3-4個月,每個星期一個板塊,而且在線上有課程,更重要的是線上有項目,而線下是全國幾十個城市的行動,我們全國42個行動每一週可以參與到每一週主題的線下行動,並且能夠在線上完成課程的學習。

讓我們開心的是一年之內一萬個學員完課率是50%,講到現在大家發現,你一直在講行動,不管是你們的線下線上還是你們的未來大學,因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讓參與者行動,併發生改變,而我們現在大量聽到的知識付費無非就是把傳統印書變成了印音頻,我們並沒有在知識付費之下激發出了行動,沒有行動自然無法發生任何改變。

北辰青年做了全職兩年多了,每次我們跟別人聊,我們說我們的理念“我們終將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當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很多人說不知道自己活成什麼模樣,有的人知道自己活成什麼模樣,但是好像不能夠成為那個模樣,還有人知道,我也很厲害我擅長,但我不敢,因為我父母要求我走一條穩定的職業。不知、不能、不敢,當我們想要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的時候是年輕人的狀態。

我們聊教育聊到一個詞叫“K12”,這是父母願意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錢投入到你身上的12年,父母會說好好努力,好好讀書,考上大學就好了,但是當我們考上大學以後沒有人告訴我們要幹嘛,18-30歲,成年之後,而立之前。12年是我們沒有多少錢,沒有多少資源,沒有多少資本為自己的成長買單,為自己尋找方向的12年,又是我們每個人特別有激情,特別有熱血,特別希望自己的人生不要像別人雷同的12年,而這12年是每個人極其困惑、迷盲的12年,這12年是各種資本或者組織忽略幫助的12年。

當我們聊到18-30歲年輕人,在公眾眼裡還是被貼上這麼多的標籤,很多企業家用這樣的標籤定義95後,90後,00後,還有最早出生的90後,快要30歲了,我們希望在這樣的標籤下成長起來,去為自己負責。現在的教育部像18年前20年前的教育一樣,給他們灌輸,像小朋友記3X5等於15這樣的事情,這樣的12年應該被喚醒,讓他們被激勵,被行動,而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喚醒。

我們發起了一個行動叫WeekUP,當我們看到“教育”這個詞的時候,Education,“E”是向外的意思,教育不是為每個社會培養一個又一個的螺絲釘,在這樣引導的過程中,教育者所做的是激勵,是創造規則,創造方法,每個參與者可以去做的是為自己負責,找到那個自己。

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終將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