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火了,骗子也多了,这些常见套路你必须了解!

小程序的机会究竟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移动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三波红利:

第一批是一二线城市的3亿核心网民,能熟练使用PC互联网和支付宝、QQ,他们造就了小米、美图、今日头条、知乎这类公司;

第二批出现在2013年伴随着互联网的下沉,蔓延到三四线城市,这批网民造就了OPPO、VIVO、快手、映客、斗鱼;

第三批就出现在2015年、2016年,他们可能只有一部智能手机,并不掌握在线支付的能力,但感谢微信做通讯、信息交流和阅读,这批人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从每天几分钟变成了几小时。

对这批人口来说,电商、社交、内容、媒体、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创业还是一片处女地,它们有机会诞生在小程序这样的平台上。

随着微信小程序的火爆,市场上充斥着“再不入局就晚了”之类的声音,企业商家都看红了眼,都希望在小程序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小程序市场鱼龙混杂,一群骗子也在这个市场潜伏着,伺机而动,随时打算来个浑水摸鱼。以前他们忽悠创业者花几万块钱占所谓的“域名”,现在他们的手段更是更加多样,商家稍不注意,就会走进他们的“套路”中。

很多商家不知道现在小程序市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开发一个小程序需要多少钱,以及究竟该选择哪个开发商。

骗子牢牢抓住了这点。

小程序火了,骗子也多了,这些常见套路你必须了解!

1

第一种骗局有关小程序开发。有的骗子用低价获客,事实上,开发出来的小程序粗制滥造,抑或是在在小程序源代码上做手脚,直接或间接控制该小程序。

前几天我看到别人在群里分享过一个“僵尸”小程序,为什么叫“僵尸”小程序呢?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小程序,第一眼看着还不错,是吧?但是这些icon、图片、优惠券等,点击后统统没有反应!

这就相当于在小程序放了一张图片,没有任何功能,当然也不能产生任何效果!

客户乐呵地给了钱,却拿到这么一玩意儿~客户心里有苦说不出,而对方公司却说,你的费用只能做到这里,如果还要做什么顶部分类,修改UI等功能,那就加钱。反正就是你说的都能做,加钱就行!

小程序火了,骗子也多了,这些常见套路你必须了解!

​2

第二种是打着微信官方的名义招摇撞骗的。这种骗局从小程序诞生以来就存在,但是上当者还是一波接着一波。

有网友在我们的后台爆过料,一位自称是腾讯授权的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给他打电话,邀请他来公开课。该网友按照邀请函的指示来到了会议地点,会议现场,主讲人一个劲儿地鼓吹小程序的前景,分享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案例,仿佛做了小程序分分钟就能月入百万,实现财务自由。

分享会结束后,主讲人卖力吆喝说,现场只有10个小程序开发名额,先到先得,还不断地在台上高声广播已成功签约的名单,台下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催促观众赶紧争夺名额。该网友被现场氛围感染,糊里糊涂就签了合同,立马交了25800元。

知道网友回过神,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了解什么是小程序之后,才知道这是个骗局。而此时为时已晚。

网友选择了报警,但警方并不想管:由于对方的营业执照真实,不存在诈骗。无奈之下,这位网友只好又找到骗子公司的负责人协商,但仍然无法退款。网友无法追回损失,只能自认倒霉。

3

小程序火了,骗子也多了,这些常见套路你必须了解!

第三种骗局比较少见,主要针对已经注册完小程序且运营成果还不错的企业主。

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讲述了自己被骗的经过。有个声称是投资公司的人打电话给他,说愿意用花100万买下他的小程序,还叫他亲自来去重庆的公司面谈。他对自己小程序的估值是八十万左右,现在有人愿意出100万收购,还亲自去公司谈,心里就比较放心了。而就在去重庆的路上,这位网友还接到了另外两个投资公司的电话,也是跟他谈收购的事,而且价格也是一百万左右,因此他对小程序收购的事情确信不疑。

见面后,骗子问该网友,是否有小程序版权代码,随后又说,该网友的小程序证书已经被注册了,再注册的话需要动用版权局同学的关系才能处理,但需要给同学发一个八万元的红包。该网友信以为真,一下子被骗八万。

总结

怎么避免被骗?

就是不要相信一夜暴富,也就不会中了骗子设下的圈套。不要再讨论小程序风口有没有到、有没有过,你真正应该思考的是,究竟要做些什么,才真的能够解决消费者、商户和服务者的痛点?

小程序所承载的重要使命就是连接一切。不仅与物相连,实现与人的交互才是互联的最终目的。而与人相连目前最成熟的接口就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以小程序为入口实现与周围事物的链接与控制,将使物联网进程向前迈进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