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换了6份工作的人,是好员工吗?


一年换了6份工作的人,是好员工吗?


不久前公司招文案策划,我面试了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候选人。

从简历上来看,候选人还是不错的。三年多的工作经验,学历、技能、专业也和岗位需求基本一致,只是在最近的一年里,简历上出现了三份工作,并且三份工作之间,还有不算短的空窗期。

所以在面试的时候,我问了候选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什么近一年来换工作这么频繁?

候选人对每一次离职都做了解释,原因似乎都合情合理。

我便又问了那段较长的空窗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么久都没有工作?候选人明显的迟疑了一下,然后说:其实是有工作的,只是时间都很短,我没有写到简历上。

太短的工作经验很多人都不会写到简历上,这个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候选人马上接着给自己解释:我知道我换工作有点频繁,但我真的是个好员工。

我不知道候选人是不是真的好员工,但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个段子:我逃课、抽烟、喝酒、打架骂街,但我知道我是好学生。

一年换了6份工作的人,是好员工吗?


频繁换工作,当然不会影响一个人是不是好员工。

很多人对这样的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工作的稳定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追求,他们在一份工作中更看重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发展,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是一种进步。

我觉得这样的解释很有道理。而那些频繁换工作的年轻人,也都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并不是随随便便就换工作的。工资太低,领导太霸道,企业文化太奇葩,项目破产公司倒闭,很多时候换工作都是迫不得已。

我在面试时听过一个95后对于频繁换工作给出的最诚恳解释是:我也知道我换工作有点频繁,但正是这样,所以我更希望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谁不想稳定的工作呢?甚至有时候频繁换工作,就是为了更稳定的工作。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频繁换工作真的不算什么,更不会影响一个人成为好员工。

一年换了6份工作的人,是好员工吗?


没错,频繁换工作,理论上并不应该直接影响到下一份工作。

可是,就像你没有好看的外表,就不会有人会关心你有趣的灵魂一样;你太频繁的换工作,可能都不会有公司关心你能不能稳定、有没有能力、是不是好员工了。

站在企业和HR的角度,招聘频繁换工作的员工,就要承担给企业带来重大成本损失的风险。

一个员工在试用期内带来的价值,本来就是难以满足工资支出的。而一旦辞职,就还要考虑浪费掉的培训成本,重新招人的时间成本,岗位的空缺成本等等。所有的机会成本加起来,损失都是不可估量。

这也是为什么HR在招人时,员工的稳定性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还有很多HR在招人时甚至会遵守一条潜规则:三年工作经验里没有一份工作超过两年的,或者五年工作经验里没有一份工作超过三年的,都不会考虑。

这样一刀切的办法确实有可能错失掉真正的好员工,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排除潜在风险的有效办法。

你可以说你频繁换工作,但依然可以是好员工;可是你也必须意识到,太频繁的换工作,你可能连做好员工的机会都没有。

一年换了6份工作的人,是好员工吗?


企业也是需要安全感的。

频繁换工作的人,不管换工作的理由多么充足和有理有据,在企业和HR看来,也不过是遇到问题只会以辞职来解决的人,这样的员工给不了企业安全感。

就像那位候选人,最近一年换的几份工作,有的是领导强势工作无法开展,有的是项目面临瓶颈很可能被放弃。

在候选人眼里,这当然可以构成辞职的原因。但在我这个HR看来,领导强势你有试着去沟通吗?项目面临瓶颈你有想办法去突破吗?为什么一定就要以换工作来解决?

还有两份没写上简历的工作经验,都是一个月内辞职,原因是工作内容和期望中的偏差太大。这个就更无法接受了,说明候选人在找工作时没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遇到跟期望中有偏差的工作,也没有努力去适应。

那如果来了我们公司,遇到一点不适应,是不是又会以辞职来解决呢?这样的人怎么能敢要?

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工作,工作中少不了需要自己去解决的问题。换工作可以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也是最笨的一种。

成熟的职场人不仅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有知道企业想要什么。

我一点也不怀疑频繁换工作的人也可以成为好员工,只是在成为好员工之前,是不是要先做一个能给企业安全感的员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