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調上個世紀在衛輝(汲縣)湧現出來的班社

小編就個人搜尋到的關於衛輝市(舊名汲縣)的大平調發展歷程分享於讀者,因為地方在編寫戲曲志方面多少會帶有鄉情,小編髮此文僅作為參考,探索發現地方對於大平調的貢獻,此文不再深究大平調的發源考證,謹以此文獻給讀者!(不到之處請見諒!)

大平調上個世紀在衛輝(汲縣)湧現出來的班社
大平調上個世紀在衛輝(汲縣)湧現出來的班社

福壽會戲班

清光緒年間,(約在1900年前後)縣城內中下層居民,為了給乏子絕後和弟兄不多

的家庭老人辦理喪葬、祝壽、組起福壽會。以期相助並起到兒孫滿堂、孝子成行,繁鬧

不亞於富翁的組織,因此,社會上稱之謂,“老會”。

後來,由於漸漸有了擅唱平調的會員,不請戲班演唱,遂在大家一致要求下,公推

曾任衙門八班老總的崔老八(崔勝武)為會首兼管福壽會平調戲班事務。經決定城內以

小教場為會址,由來居安(黑頭)任教師,城外以橋北關帝廟為會址,由二會首段福順

(紅臉)為教師開始成戲班。

他們學自官府子弟成立的龍虎班,龍虎班學自宮廷的龍鳳班。

光緒三十年(1900年)正式成立福壽會平調班。

福壽會平調班的錢箱(即或衣、道具)、初由會員捐助。二十年代初,由於會外群眾

和諸多廟會的邀請,業務龐大乃用發售“彩票”的辦法籌來資金買了戲箱,於是在縣

北倉奶奶廟(今華新中學)唱起晾箱戲、接著,又購置了木板用板搭臺唱戲,並對外進

行租賃。

後來由於西街李壽亭組起中紳富戶十八管主的同樂班平調;崔老八被邀請為管主之

一。管主多,演員多,使福壽會趨於消亡解散。1937年,汲境無戰事,橋北的段福順又

和同樂班的本班楊老藩在其對門關帝廟重新召集兩班藝人,和少數學徒,稱為同樂班的

派生一支,叫新福壽會班、直至抗日勝利,老藝人多是滑、浚等縣人,均回故里,徹底

消亡。

大平調同樂班

民國成立,新思潮民主空氣濃厚,人心歡騰。西街名紳李壽亭是耆儒李敏修之長輩,借李敏修之威望(河南教育督辦)。組起十八位地方名紳、富戶為管主的"同樂班"大平調班。(包括淇縣的端甫、李祥志、汲縣城內的潘五老、河園的張茂軒、柳衛的陳老養、水屯的楊哲元、芳蘭的張樹、邵莊的劉勤、吳學紅、常屯的樊先生、嚴光街的王彬、許珍等)有錢者出資買箱,有糧者包管淡季伙食,或為戲班舉薦廟會演出,或為戲班、演員撐腰作主,免受官僚惡棍的欺詐勒索,從而打開了局面,戲班到哪裡,都有人扶持最後,發展到105位管主.

同時,分頭邀來滑縣名角楊老藩、浚縣的黑妞(張興明)、道妞(張發旺)(名紅臉,好武生)、宜溝的春妞(因聲啞改唱醜、名叫李春榮),還有劉連舉(花面)、大眼亭(旦)、付錄(歪嘴生)、麻黑臉(外號八哏嗡)、大黑頭王道修(滑縣董固場)、內黃旺妞陳光照等等來了十大聚會,山道妞父子為首的任教師,由宋暴安掌班,在西街口外大廟成起了科班(俗稱窩班),首次招收近四十名的貧家子弟學員,隨後跟班學戲。出色的徒弟有張紅、張大秀、張照堂等,成為豫北三府備受歡迎的響戲班。

那時候,廟會堂多,每年唱戲,有的還要請兩班子戲,搭對臺或並臺唱戲以求熱鬧

爭得觀眾,每逢同樂班平調與來自開州(濮陽)的大羅戲或大弦戲唱對臺時,就採取“紅黑交”“風交雪”(黑紅臉戲一遞一場或同是紅臉但不是一回戲,一遞一場,另外還唱人們常說的“一炮蹦出五個大紅臉”,也是一種兢勝方式,給賞線,最常點的戲有《下高平》、《下河東》、《下燕京》、《哭頭》《反楊河》、《崔抒殺齊君》、《泰瓊打擂》、《老海瑞》、《白玉杯》、《打蠻船》、《趙公明下山》、《孫伯嶺下山》、《關公挑袍》、《過五關》、《秦瓊叫門》、《羅成叫關》、《羅成顯魂》等。專點王道修的黑頭戲有《鍘美》、《鍘趙王》、《鍘郭槐》、《包公說媒》等。點小段戲有(清晨唱)、《渭水河》、《文王拉縴》、《石千打鐵》、《賣虎皮》等,有很多人挖道妞的腔、學象幾句,舉不勝舉。

受同樂班的影響,農村清水河、小董莊、大李灣、西柳下、小河口,薛屯、棗林、姚莊、等先後建起了平調戲班,群眾喜聽平調、每逢廣播裡唱道妞的《收姜維》他們就圍坐在廣播嗽叭下,閉目而聽,還說“真過癮”。

清水河大平調

1930年初,在具大同樂班的影響下,清水河大平調戲班便組織起來,並有本村吉永亮、董連成掌管。當時人員有30人左右。排演了《鍘美案》、《鍘郭槐》、《鍘梁友輝》、

《孫伯嶺下山》、《文王拉縴、《收岑朋》等戲,常到縣內農村和滑縣、浚縣等地演出。

1938年,大同樂班把清水河錢箱借走,該戲班停止了演出活動。

1949年,清水河村派民兵到大同樂班找張發旺把所借去的戲箱追要回來,並由裴連花掌班,重新組織起了40人的大平調戲班。恢復了原所演出的劇口,另外增添《收吳漢》、《二進宮》等劇目。1950年曾到縣城內和縣豫劇團對戲,當時轟動一時。

1951年,抗美援朝開始後,駐紮在縣城內幹部療養院的解放軍,準備赴朝參加戰鬥。

臨行前特邀清清水河大平調到縣城為他們演出,並獲得好評。

1952年,曾被邀到新鄉市勝利劇院連演三天。

1954年,大平調戲班改為清水河大平調業餘劇團,吉清章任團長,曾到淇縣、滑縣、新鄉、道口等地不斷巡迴演出。

1966年,大平調業餘劇團停止演出活動。

1977年,傳統古裝戲開放,清水河村又重新組織起了業餘劇團,由吳繼貴任團長,

從此他們又重新活躍在文藝舞臺上,

1979年起,吸收有文化的男女青年二十餘人,從練功起,學習大平調唱腔,並邀請

縣內平調老藝人多人傳授傳統平調戲多本。

辛莊大平調

辛莊緊鄰北車站,二十年代有旱船玩會班,即開始演唱大平調,多邀請同樂班演員

進行學習,或同臺演出。主要是由於張紅兼頓坊店、辛莊的同樂班的管主,張紅又會唱

人平調,他是辛莊人,常率領玩會班到西北鄉、香泉寺唱地攤戲。

建國後,成立大平調劇團、每年春節,搭臺演出,找些男女青年隨臺學戲。

上樂村戲校

1980年由縣文化局、縣副團聯合在上樂村一個未曾上馬的縣化肥三廠,招收學生成立戲校,接受辦紅藝班的教訓,必須掌握有一定的藝術基礎、確實志願刻苦學藝的青年男女。學期二年,不適應的可以退學。

學費每年50元,生活費白帶。共招90名。一開始,就抓得緊,嚴格要求,從基本功入手,二年功夫,唱、做、念、打等成績優異。

1982年結業,學員40%到縣予劇團, 20%到外縣各劇團。

小河口大平調戲校

在小河口村支書康士林的倡導下, 1982年,在汲、淇、滑、浚、濮陽招生兩個班,學費30元,兩年畢業。共招收男50名、女生30名。騰出民房18間,吃糧由大隊供給。請唱腔、武功教師三名另有老演員助教。早練功,上午練唱,下午學樂器。辦校年許,因外請教師作風不正,被驅走後,後因無教師不歡而散。

療牙硬功王振

王振,男, 1915年生,汲縣沿澱街人。1928年北伐結束後,開始在福壽會跟著宋居安學平調戲,專唱黑頭。曾在《鍘美案》、《老包過陰》 (鍘趙王)、《鍘郭槐》等戲中飾包拯,在縣內外很叫響。特別是他的蔡牙藝術,在近時中原地帶已很少有。他飾趙公明,戴上一雙巨齒猿牙,上下翻動,噼噼啪啪亂響,神乎其神,很吸引觀眾,如今他已是汲縣平調戲元老之一。

戲迷支書康士林

康土林,男, 1937年生,汲縣上樂村鄉小河口人,曾任村支部書記。

他不僅是歷年的先進黨員幹部,而且也是本村大平調戲的領導和演員。由於他對平調非常熱愛,在他的重視與支持下,本村平調戲曾一度發展到六十多人,能演四十多本戲,行當俱全,盡是本村人.

他白天工作不論多麼勞累,晚上劇團在附近演出時,總要千方百計去登臺。他好說:“樂器一響,心裡就癢。”

1978年,劇團在縣城車站演出,他不顧一天抓計劃生育工作的疲勞,晚上蹬自行車往返百里到縣去演出。

他為後繼有人, 1981年,在汲、淇、浚、滑四縣,招收學生百餘名在村裡創辦了平調學習班,並出款請了教師。學生吃住,村裡無代價支援。

1983年,他為劇團在農村演出方便, 自己出款千元,設計了自動舞臺,全是鋼筋、齒輪、滑輪焊接而成,十分鐘便可把舞臺搭起來。

村民男女老少,在他的影響下,無論姑娘小夥子,或姑嫂老大娘,在勞動中,都要哼著平調曲詞,他們說: “哼著平調曲兒心裡愉快,幹起活來痛快。”唱平調他們村已成了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