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吐槽有人在埋怨 但他們 正在提高倉位……

中金公司在2018年年初發布過一個十大預測,到了年底,有網友吐槽十大預測錯了九個半。中金分析師王漢鋒回應說:“這讓大家知道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在年初有怎樣的憧憬,在年底又有怎樣的失落。”

一位券商資管的CEO在朋友圈感慨,“現在,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可以繼續憧憬2019。我相信,即使是最不靠譜的期待,也是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但也有一批公私募大佬,正在提高倉位。

2019年不再悲觀

融通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張延閩:2019年A股的機會大於風險。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機會來源於我們既低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也忽略了很多細分領域龍頭的長期成長空間。市場的短期不確定性給予了這些公司很高的折價,而這正是逆向投資的絕佳機會。

高毅資產首席投資官鄧曉峰:今年資本市場的機會將好於去年。資本市場對負面預期的反映已經非常充分,市場經歷去年系統性調整,今年上半年盈利下降的壓力測試也完成之後,優秀公司和少數增長型行業的結構性機會將成為更重要的主線。

世誠投資陳家琳:今年MSCI和FTSE的指數權重都有可能升到3%,估計帶動的增量有2000億人民幣。我們認為,會有更多的海外主動投資基金更加認真地看待A股,並且做試探性的佈局。所以,不誇張地講,今年A股將進入外資主動配置的時代。

外資整體沒有國內投資者那麼悲觀,主要原因有三個:

(1)外資的起點較低。不僅對A股接近零配置,而且對海外中國股票也普遍低配;

(2)愈來愈多的外資認識到A股指數納入的重要性,以及相對中國經濟在全球GDP的比重,中國股票的投資比例過低 ;

(3)A股的估值趨於合理。

瑞銀資產管理全球新興市場及亞太股票研究分析師張宇:中國股市在全球市場資產配置中比例還非常低,將會持續吸引外資流入。短期來看,去年的經濟下行趨勢,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很大壓力,但我們繼續看好民營企業的活力和韌性。此外,我們認為短期風險基本釋放,目前市場估值較低,投資者信心正在恢復之中。

龍頭公司有望率先突破

問題: 投資機會如何把握?

景順長城基金投資部:看好成長股。

首先,盈利方面,成長股或優先見底,風險提前釋放;估值方面,成長股的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均調整較充分,已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其次,今年的相對業績、流動性與監管環境都有利於成長風格(但需等年報商譽減值集中釋放),優質成長彈性更大。

第三,從過去美股市場表現來看,在低利率去槓桿的環境中,優質成長風格表現較好。

高毅資產投資團隊:一方面,許多優質公司的估值有了大幅的下降,投資價值開始顯現,政府為應對經濟下行而出臺的政策也有利於市場穩定;另一方面,優秀龍頭企業仍具有成長空間。例如,新能源部分領域正經歷滲透率從低到高的成長階段,以及部分行業中龍頭公司市佔率的提升所帶來的增長機會。

銀葉投資:未來3年股市出清見底,政策落地,經濟見底復甦,A股或迎來一波牛市。關於今年的投資,擇時擇股,做波段;著眼未來3年,分批建倉。

提高倉位精選個股

問題: 哪些行業存在機會?

重陽投資總裁王慶:首先佈局一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公司;把握擴大內需、消費升級的中期趨勢,聚焦具有自主品牌和民族品牌的消費品公司;隨著短期經濟週期的演進和宏觀政策的相機調整,關注股息率高的優質公司;看好受益於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行的中游先進製造業公司。

弘尚資產:積極佈局,提高倉位,精選個股。值得佈局的行業,中長期看好的主題包括雲計算、養老健康、先進製造、消費服務,但需要從中精選估值、景氣度和市場預期合理的細分子行業,在行業拐點時刻積極參與。

星石投資首席執行官楊玲:覆盤A股市場二十幾年的走勢,可以發現每次確定性最強的大行情,都是來自於經濟動能的切換。綜合人口、技術、政策等因素,代表未來經濟新動能的行業將主要集中在先進製造、新興消費和現代服務業。

富達國際中國消費板塊股票基金經理馬磊:看好消費、保險和製藥類企業。另外,從事自動化、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業務的公司,以及聚焦於國內消費、電動汽車領域的公司也存在投資機遇。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