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穴位保健養生從每日一穴開始

關注健康,關注媗姳堂,《黃帝內經》言“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脈通,百病除……

分享人體14條經脈,409個穴位(包括14條經絡上361個穴位和48個經外奇穴),220個反射區,其中要害穴位有108個,不致死的穴有72個,致命有36個。每一個穴位都是一味天然的“良藥”

14條經脈分為12經和2脈

12經有:

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對應的陽經有:

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 足少陰腎經

對應的陽經有:

足陽明胃經 足少陽膽經 足太陽膀胱經

2脈為任脈和督脈

任脈在人中正前方為陰脈之海

督脈在人體正後方為陽脈之海

之前給大家分享的都是比較常用的一些單穴,穴位發佈也沒有什麼規律,想到什麼就發什麼。最近很多朋友私信我說是看的一頭霧水[捂臉],今天開始給大家按經脈發佈穴位,這樣大家看起來容易記憶,也方便操作[耶]

中醫穴位保健養生從每日一穴開始

今日分享:十二經脈之一的手太陰肺經穴,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下口幽門、上口賁門),通過膈肌;屬肺,至喉部,橫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內側前緣下行,過肘窩入寸口上魚際,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手太陰肺經所屬穴計有: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共十一個穴位

今天咱們來看一下天府穴:

天府穴位於上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3寸處

功能作用:調肺氣 清上焦 疏經絡

主要用於胸肺、五官疾患等,如咳嗽,氣喘,支氣管炎以哮喘、目眩,遠視、口鼻出血,多睡、恍惚善忘及癭氣;上臂外側前廉痛

現在常用於治療支氣管炎、哮喘、鼻出血、吐血、精神病、煤氣中毒、肩臂部疼痛等

天府穴對敏感性鼻炎、慢性鼻炎、流鼻血有特效,每天堅持按揉即可

配肩髎、天宗之肩臂痛

按摩法:用手指拿捏、揉按上肢的天府穴3分鐘

艾灸法:將艾灸罐覆蓋在此穴上,感覺燒灼刺熱時,馬上移開,隔一會兒再覆蓋此穴,反覆進行

中醫穴位保健養生從每日一穴開始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現在越來越被人重視,中醫穴位的奧秘也是讓我們沉迷於其中,不僅因為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精深的理論支持,還因為穴位按摩是一味天然沒有副作用的良藥,而中醫認為,元氣為先天之精所化生,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由先天之腎所藏,後天脾胃來濡養,借三焦和經絡流行分佈並彌散全身。在生活中大家如果不時的按摩一下這些穴位就可以有效的保護身體,減少疾病出現的幾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