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研发新型战略运输机,欲出口中方,有了运20的我们还会进口吗?

2018年12月底,俄罗斯国防部首次公开承认正在发展新款重型战略运输机项目,据悉该机将取代俄军目前装备的安124战略运输机和伊尔76系列大型运输机,成为未来30年内俄罗斯最主要的空中投送力量。而就在前不久,俄罗斯伊留申设计局也在官网上发布信息称,该设计局正在为俄军设计一款最大起飞重量达250吨,载量可达120吨级的运输机,代号伊尔106。

俄研发新型战略运输机,欲出口中方,有了运20的我们还会进口吗?

伊尔106基本与美国C17同一量级

从伊尔106项目简介来看,该机比安124略小,比伊尔76及其该型伊尔476要大上一个量级,基本与美国的C17“空中霸王”战略运输机处于同一水平。显然,俄方的这一取舍是有着现实意义的。对于当前的俄罗斯来说,其并无过多的海外利益需要保卫,故在力量对外投射方面的数量与质量需求程度都不是那么高。

俄研发新型战略运输机,欲出口中方,有了运20的我们还会进口吗?

伊尔76的尺寸装载T-72坦克略显吃力

如此看来,载重达150吨,不仅能运坦克,更能装载钢制特种桥梁的安124显得有些性能浪费。然而,载重量仅为40至60吨级的伊尔76与伊尔476在航程和装载能力上又颇显不足,且伊尔76系列本就已属老式机型。相比之下,与C17量级近似的伊尔106在整体水平上明显超越伊尔76系列,但又不刻意追求如安124一般的“变态”性能,在生产、采购和使用方面的成本会下降不少,故对于今天的俄军来说是一种较为“恰当够用”的战略运输机。至于水平和机身复合材料应用方面,伊尔106将远在安124和伊尔76系列之上。

俄研发新型战略运输机,欲出口中方,有了运20的我们还会进口吗?

运20是当前唯一在产的战略运输机

当前,美国的C17运输机已停产多年,伊尔476在少量生产3架后已暂时停产。如果伊尔106项目能够顺利走下去,并通过俄罗斯国家测试从而被批准生产,那么该机将与中国的运20一并成为全球唯二的仍在量产的战略运输机。值得注意的是,在伊留申设计局对伊尔106运输机的简介中已明确指出该机将推出外贸型,以面向海外市场,且毫不保留地将中方列为“潜在用户国”之一。

俄研发新型战略运输机,欲出口中方,有了运20的我们还会进口吗?

运20有望批量换装国产航发

对于俄方来说,如果能够获得一些来自中方的订单,将有望大大缓解研发与生产上的资金压力,从而尽快用新型运输机取代现有装备。而对于我们来说,载重量达120吨级的伊尔106确实比载重量66吨的运20有很大优势,在运20全面换装更大推力的国产发动机(可提升航程和载重能力)、且产能足以完全满足军方需求前,少量进口伊尔106可以缓解国内产能方面的压力。

俄研发新型战略运输机,欲出口中方,有了运20的我们还会进口吗?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俄方的计划是在2025年将伊尔106投入使用。从时间上来推算,届时运20很可能已经换装推力更大的国产航发,于载重和航程方面获得提升。若其时运20的产量已基本满足国内所需,且推出出口型号的话,其很可能会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伊尔106的强劲挑战,成为竞争对手。至于谁能更受用户国的青睐,就看未来出口型运20和伊尔106的性能高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