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給創業者的十條建議


羅永浩:給創業者的十條建議


羅永浩,生於1972年,錘子科技創始人。本文摘自2018年9月出版的羅永浩著《創業在路上》。


01

這六種人,老羅勸你別創業

1

特別怕累、怕麻煩的人

多數人對一些累的、麻煩的或不耐煩的事情,都有一個普遍的接受程度。但有些人格外怕累、怕麻煩,跟他一起工作的時候,他總是掉鏈子、拖延,這種人通常是不適合創業的。

當然也有一些特例,比如大象公會的黃章晉老師,他當年在我們這群朋友當中以“不靠譜”著稱,但他創業做了大象公會後,整個人完全脫胎換骨了。他勤奮、投入,幹起活來不要命,連他自己都害怕。我是想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

創業一定是一件特別苦、特別累、特別麻煩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本來特別怕這些東西的話,創業前一定要想清楚。

另外,你創業的時候所選的項目是不是你自己熱愛的,是不是讓你有激情的,這點也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是你自己熱愛的,你能比別人多堅持很長時間。人家3年放棄了,你4年5年沒放棄,很可能也就成功了。

這個過程中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總想著創業取得了成就後才有幸福感,如果你選擇做的項目是自己熱愛的,整個過程都是幸福的。

比如有些行業自己做上五六年、七八年才有成就,如果你做的事情不是自己熱愛的,只是為了成就,就很難為了多年後可能的獎勵和回報支撐下來,這點非常重要。特別是如果你創業的時候年紀已經不小了,比如35 歲以上,那你更要想清楚,人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忍耐地幹那麼多年,其實是很難的。

總之,那些怕累、怕麻煩的人是不適合創業的,所以要想清楚,如果你喜歡這個項目,有可能改變一些東西。

2

做事情沒長性、容易放棄的人

一定要明確,所有的創業幾乎都是萬里長征,不要只盯著那一兩個三五年上市的明星特例做判斷,絕大多數企業,包括很牛的超級大企業,創業歷程也都是萬里長征。

科技時代倒是有一些這樣的特例,有一些聰明的年輕人沒有長遠的事業追求,瞄準了一個可能會被巨頭收購的熱門方向,在那個領域裡快速做出一個不算成熟但足夠好的產品,然後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幾年內把這個公司賣給巨頭,短期內就實現了自己的財富自由,這種例子在科技行業時不時會看到一兩個,但整體上這種事情是沒有大規模推廣和學習價值的。

所以無論你選擇做什麼項目的創業,一定要從第一天開始想,它是萬里長征,在這種情況下,做事情沒長性的人,比如說一輩子做任何事的熱情都是一兩年就過去的人,是不適合創業的。

3

抗壓能力差的人

這一條非常重要。創業所需的那些寶貴的因素,比如冒險精神、意志力、商業敏感性、人脈、情商、自我認知和反省能力,等等,這些對創業者來講,全都非常重要。但只要你慾望強烈,鬥志昂揚,很多東西你都可能在創業過程中學會並掌握。但如果你天生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一定不適合創業。

創業過程中要承受的壓力和恐懼是超出你的想象的,會讓大部分抗壓能力正常的人崩潰,一定是抗壓能力優於常人的人,才適合創業。所以創業的本質就跟打江山差不多,除了失敗以後不用全家被拉出去砍頭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和打江山是一樣殘酷的。

如果你不是抗壓能力特別強的人,不建議創業。如果你對自己的心理抗壓能力拿不準的話,可以找正規的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科醫生做一下測試。

4

對創業這件事猶豫、困惑的人

那些一想到創業就激動不已、難以剋制的人,他們就算猶豫,也是為了具體項目的選擇、具體方案的操作方法等感到猶豫,而不是為了要不要創業而感到猶豫,這是有本質區別的。

如果你對創業這件事並不激動,而是猶豫困惑,那多半是不適合創業的。也許適合跟著人創業,但不適合自己獨立創業。

羅永浩:給創業者的十條建議



另外也不要總想著創業,現在全民創業並不是什麼健康的現象。對今天中國的創業者們來講,無疑是趕上了一個難得的好時代,但是這一波的創業浪潮,跟所有的浪潮一樣,裡面肯定有大量的泡沫,除非把自己和自己要乾的事都想得非常清楚,否則不要盲目地去跟風創業。

不要覺得自己在某某老牌公司,往周圍一看,能力強一點兒的同事都去創業了,然後你就有壓力了。

5

希望自由,不想打工受委屈的人

有些人之所以走上創業這條路,是因為覺得自己性格上不適合給別人打工,覺得自己受不得委屈,不喜歡被老闆、上司安排自己的時間,希望能自由一些。如果基於這種理由去創業,是嚴重不提倡的。

因為這不是一個好的創業理由,甚至很具諷刺意味,你可能會遇到更糟糕的結果。因為創業之後,你多半會發現要承受更多、更嚴重的委屈。以前你承受的委屈來自老闆,現在創業之後,誰都能給你委屈,比如媒體、你的消費者、你的用戶等,這些人都會讓你承受比原來多得多的委屈。

所以馬雲總說,企業家的內心都是被委屈撐大的,這樣你就能知道一個人做老闆要承受的委屈,要比他打工時承受的委屈多無數倍。關於這點,你一定要有清醒的認知。

另外,你做了老闆,就會很痛苦地發現,你的時間都被助理給安排滿了,而且大部分的安排,可能都不是你能做主的。所以一定要記得,覺得自己受不了委屈、不喜歡被別人安排時間而出來創業,這個理由是非常荒謬的。

6

對和家人相處的時長很在意的人

有些人很重視自己的一天、一個星期或一個月中跟家人共處的時間能有多少,如果你對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很在意的話,千萬不要去創業。

關於創業的最大謊言,就是所謂的能平衡好家庭和工作,這件事在理論上絕無可能。一旦啟動創業,就全是工作,家庭是很難兼顧的。除非你的創業項目是和老婆開一家半年內很可能會倒閉的咖啡館或者書店。

但是如果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羅哥敬你是條漢子,而且同樣有話說。羅哥會為你送上十條發自肺腑的建議,避免你重走他創業路上踩過的坑。

02

給創業者的十條建議


1

這兩類人更適合創業

簡單、直白,渴望發大財、賺大錢的人

這就是多數創業者能走出第一步的基本動力。通過賺更多的錢來滿足自己的物質慾望,或者是通過賺更多的錢來徹底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這是人類不斷奮鬥和進步的最古老的動力之一,沒什麼丟人的。

在某種程度上,你甚至可以認為整個人類的商業史,就是一部窮人試圖通過商業經營活動和個人奮鬥來改變自己貧窮命運的歷史。

所以想賺錢、發大財沒有什麼不好的,人有了花不完的錢,能開心很久,也能更好地照顧家人、朋友和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以有錢的人,通常幸福指數會比較高,除非個人的家庭或感情生活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否則一般說來,其幸福指數是比較高的。

最近我看了一項國外調查報告,報告中稱,一旦一個人的年收入超過中產偏上的那條線以後,他幾乎會感到100% 的幸福。所以有錢始終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人會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你是一個渴望發大財、賺大錢的人,很可能你會選擇創業。

不甘於平凡,需要獲得更大的滿足感、成就感的人

小時候我們身邊會有一些人,有的天生胸懷大志,當然也有一些是天生有幻覺,或者他們僅僅是被那些胸懷大志的人物故事所感染。反正這種人的比例明顯高於成年人。

長大之後,被各種各樣的現實問題打擊後,多數人也就死心了。但如果你到了二三十歲,甚至更大歲數,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成長挫折和困難之後,仍然沒有喪失這些念頭,並且極度不安分,時不時還想做點什麼,那麼你是非常適合創業的人。

所以簡單地講,我認為就是這兩種人適合創業,一種是想發大財的人,另一種是不甘平凡的人。這兩種心理都是創業必備的基本素質。

羅永浩:給創業者的十條建議



當然最完美的就是結合了這兩點的人,既渴望發大財,又不甘於平凡、想追求事業上更大成就感的人。

2

不要試圖去補短板

我的短板,從來都是找人補的,我認為一定不要自己去補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如果過去40 年的人生都證明了自己不擅長做某些事,結果現在為了做企業,刻意要把那些短板補足,這一定是死路一條。

你只要把自己擅長的那六七件事做好,其他的找人補就行了,千萬不要想著把12 件事全做好才能成就一個企業。

馮唐說,以你的壞脾氣為例,它對企業的實質性傷害有多大呢?他認為沒有那麼大,因為他做諮詢時見過很多企業,他說嘗試學會控制和尊重別人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不要因此投入過多的精力,想把自己變成另一個李開復,是沒有必要的。

3

品牌營銷和“病毒性”傳播

企業的負責人永遠不能放棄品牌營銷,因為品牌跟企業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所以這點還要企業負責人自己掌控,或至少是不能完全放手的。

我之前做培訓學校時做過一些,其實就是常規的營銷,但業界公認我們做品牌營銷和“病毒性”傳播是很成功的。

4

企業領袖不可以表現出過多的遲疑

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事會讓我猶豫不決,我只是表現得少了,因為作為企業領袖,你不可以表現出過多的遲疑,這會讓企業丟分。所以我會跟我的合夥人,包括跟我的員工說要避免這點。

5

老闆如果覺得舒服,企業就危險了

我有時候在跟將企業做成功的朋友們聊天時說,估計等到我們明年盈利後,自己會相對舒服點兒。但做了很多年企業的人都會跟我說,如果老闆覺得舒服,那就是企業危險的開始,所以你要全程不舒服,你覺得舒服就是要出事了。也有可能是你的企業進入了一個平臺期,不發展了。

科技行業跟傳統行業的區別就是,在傳統行業,比如我是賣糖水的,即使市場份額不漲了,我可能在積累很多年後也能賺到錢。而在科技行業,如果你到了一個停滯期,但是沒有追求進步,滿足於一年幾個億的淨利潤,你就會發現兩三年後,不是企業利潤少兩三個億的問題,而是倒閉不倒閉的問題了,所以基本上做企業是一件苦海無邊的事。

6

好企業要建立在金錢之上

如果企業只是單純追求利潤,以我們做產品的企業為例,現在最成功的假設是5 個巨頭,5 個巨頭全是搞渠道出身的,沒有搞產品出身的,那你爭來爭去,經受起起落落,對這個世界來說只是零和遊戲,沒有價值。

所以我覺得,為什麼企業掙錢以後也要始終講理想主義,也要有追求,這就是說我理解的好企業是要建立在金錢之上的,但不是說放棄金錢,金錢始終是個基礎,在金錢至上要有更高的追求。

7

管控公司最重要的3件事

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大同小異,最重要的永遠是這三件事:找錢、找人和定戰略方向。

我從2015 年秋天開始到現在,差不多有40%~50%的精力都用在出去挖人上;找錢其實還是需要通過找人來解決,因為我不可能把自己逼成一個金融專家,我應該找一個好的CFO(首席財務官),如果我找到了一個跟我們脾氣相投、理念相同且能力強的CFO,找錢也不是問題了。

至於在戰略方向上,我們在主營業務變現困難的情況下,應該先做一些其他賺錢的項目來補貼主營業務。之前一直沒做,今年就會實施這方面的工作。

8

不要過分高估自身優點的作用

注意,我說的不是過分高估自身優點,這兩者是有差別的。我們怎麼高估自己的優點都不為過,但高估這些優點在成就一個企業的過程中能夠發揮的作用, 結果是可怕的。

即便我們對自身優點有充分、正確、理性的把握,仍然有可能過分高估自身優點的作用。商業上的成功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會因企業自身存在某個優點就可以實現的。

9

跨界者一定要規避盲區

很多創業者都不一定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創業,有很多離開大企業自己去創業的人,選擇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這些跨界者的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可怕的盲區,

這些盲區的真正可怕之處在於——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以我自身的經歷為例,我們在整個創業過程中,由於存在陌生領域裡的盲區,發生過很多值得反省,也非常可惜的事情。

①從來沒想過:發佈會可以有贊助商;

②從來沒想過:公關部是不可或缺的部門;

③從來沒想過:自帶流量和全年流量是有重大區別的;

④從來沒想過:需要專業的銷售團隊。

10

創業講究“聚焦”

如果你湊巧是一個產品經理型的創業者,你可能會犯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想做的事情太多,也就是所謂的“產品經理的貪婪”。

創業的過程,講究的是一個“聚焦”的概念,我為這個不知道走了多少彎路,浪費了多少寶貴的時間,特別是在軟件領域,我們經常是做了大量的事情之後,才發現這個需求偏離了業務主線。

創業公司的人手有限,不能什麼都做,所以一定要剋制。這一點教訓還是我們前年和小米談合作的時候,雷軍教給我的。互聯網大佬做硬件幾乎都不成功,只有小米做的硬件幾乎每一個都成功了。這得益於雷軍是一個天才型的產品經理,他懂得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