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瓶進口與灌裝的酒,究竟有什麼區別

當我們說到進口葡萄酒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執著於究竟是原瓶進口還是國內灌裝的酒,而說道灌裝,幾乎大部分人都會嗤之以鼻。

比如有人會說:“你的酒塞頂上有黴斑,肯定是國內灌的!國內的灌裝車間衛生不過關!”(但其實,在溼潤的酒窖里長期儲藏的葡萄酒,塞子頂部都有可能長點黴斑。但由於任何黴菌都無法在正常的葡萄酒裡生存,這對酒本身並沒影響。有人說:“你這酒瓶頂上的鉛封能轉的動,肯定是國內灌裝的,機器力氣不夠”還有人說:“你們酒瓶頂上的鉛封轉不動,肯定是國內灌裝的,漏出來的酒液把鉛封粘住了”

大家對在哪裡灌裝這個問題投入瞭如此之多的關注度,所以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仔細研究幾組關鍵詞,希望能夠在消費者的買酒路上再添幾個實用技能。

國內灌裝酒VS原瓶進口酒

原瓶進口與灌裝的酒,究竟有什麼區別

大家常說的“國內灌裝酒”,通常是指2升以上進口的大包裝葡萄酒,到國內進行分裝或灌裝,這類酒在背標上的產地為國外,但應註明灌裝地或生產商為國內某城市或某企業。簡而言之就是指不使用常見的玻璃瓶裝,而是用更大的容器散裝的形式進口到國內再裝瓶貼標的葡萄酒。

一提到國內灌裝,很多人立刻就聯想到“混入廉價國產葡萄以次充好”、“簡陋髒亂的灌裝環境”等負面印象。其實,不必聽到國內灌裝就大驚失色,避之不及,雖然這種散裝進口然後國內灌裝的方式一般比較適合便宜易飲的餐酒運輸,而不適合高端酒,但是由於散裝運輸的葡萄酒大幅降低了稅務和物流成本,收費合理的國內灌裝葡萄酒,零售價通常不應該超過50-60元。這也是市面上最常見的低端酒款的價格區間,所以只要保證是真酒,國內灌裝酒雖然不太會是什麼好酒,但也完全有可能是性價比不錯的日常餐酒。

相對應的,我們聊聊原瓶進口,這是指在國外釀造並灌裝後成瓶進口的葡萄酒酒,這類酒通常會在背標上明確產地和灌裝地均為國外。進口時的報關單據是以瓶為申報單位。我們第三組分享的那些灌裝表述詞彙,都屬於原瓶進口時標籤上會出現的詞彙。

其實不管是國內灌裝,國產葡萄酒還是進口葡萄酒,拋開那些沒有合法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小作坊或者假酒生產基地不講,政府對相關生產環境的衛生條件和添加劑的相應標準是一樣的,國家質檢部門對這些酒的審核標準也是一致的。在政府的嚴打之下,大家擔心的“工業酒精”、“工業色素”相關的假冒偽劣葡萄酒已經比較少見了,和是否在國內灌裝沒有關係。而正因為原瓶進口的葡萄酒越來越多,良莠不齊的產品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單純認國內灌裝還是原瓶進口這個特點是很難幫助你選出好酒的。

先教給你一個tips來鑑別你選的葡萄酒是不是原瓶進口,那就是看酒瓶上的條形碼。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葡萄酒都能規範地說明產地和灌裝地的區別,甚至有些不法商家利用酒瓶回收,生產假冒紅酒,攪渾了進口紅酒市場。

幾個常見的法語灌裝表述詞彙

原裝進口葡萄酒上有一些關於葡萄酒灌裝的表述,也是可以透露出很多訊息的,我們接下來一一解析一下。

1. 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

原瓶進口與灌裝的酒,究竟有什麼區別

這是一句法語,意思是:“在城堡內裝瓶”。

這裡所說的城堡就是指標籤上註名的酒莊名。有些酒莊,特別是波爾多地區的酒莊,習慣用CHATEAU(城堡)這個詞來命名酒莊。

城堡內裝瓶的內在含義是什麼呢?

它意味著一瓶葡萄酒由釀酒人參與所有釀酒環節:採摘,釀造,調製並裝瓶,這樣的酒風格和品質一定更有保障有酒莊特色。

2. MIS EN BOUTEILLE AU DOMAINE

原瓶進口與灌裝的酒,究竟有什麼區別

法語,意思是:“在某某地區內裝瓶”。

這裡所說的地區(DOMAINE),是一塊土地的統稱,也可以理解為某某酒莊。酒莊的命名習慣不只“城堡”一種,另一種就是“地區”(DOMAINE)。這種表達方式某種程度上是完全等同於第一種(CHATEAU)城堡的。所以,註明MIS EN BOUTEILLE AU DOMAINE 的葡萄酒,其品質風格一般較純正,和城堡內裝瓶一樣。

3. MIS EN BOUTEILLE A LA PROPRIETE

法語,意思是:“由業主裝瓶”, 即所有者。

由於一些酒莊把產權賣給了某些控股公司或部分合夥,所以酒莊實質上屬於該公司產權所有。一切法律責任全由公司負責,所以該酒即便是在一個酒莊內裝瓶,它也指描述成由該公司裝瓶,而不會像前兩種那樣表述。

4. MIS EN BOUTAIILE PAR…

法語,意思是“由……裝瓶”。

這樣的葡萄酒,其產地和風味不受法律約束。可以是任何地方的,任何葡萄,任何人釀造的葡萄酒,任何擁有者都可以裝瓶出售。

理論上講,大部分的葡萄酒;根據酒標上的描述,基本可以這樣判斷品質 CHATEAU(城堡) = DOMAINE(地區) >PROPRIETE(業主) > PAR…(...)

但是也有很多例外狀況,比如很多酒莊自己只負責釀酒,而把裝瓶工作交給裝瓶商,他們同樣也能產出品質優越的葡萄酒。同時,一些小酒莊標明瞭CHATEAU (城堡)但是也不能完全保持自己葡萄酒的高品質。

所以,由誰來裝瓶,有的時候只能說明這瓶酒由誰來裝瓶的,而無法能完全表明品質如何。

除了這個裝瓶信息,現在也很流行看酒標中的產區、等級等信息就能快速判斷一瓶酒的品質,比如AOC就一定比地區餐酒VDP和最普通的日常餐酒VDT要高檔得多……其實這些都是很狹隘的觀念,在喝一瓶酒之前總是先糾結於比對這些信息,給這瓶酒先入為主下定論。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只有急功近利的商人才會鑽著空子,想方設法去達到這些所謂的標準,去迎合觀眾,至於精品酒莊,對這些根本就不Care,他們更相信自己的工藝和技術,相信自己的味蕾,至於是否符合這些大眾標準和規則,只是自然產生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