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當前,對中國礦產行業來說,藉助“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走出去”戰略已經到了關鍵發展時期。在境外獲取石油、天然氣、銅、鋁、鈷、鎳等國內急需的能源礦產資源,既關係到中國國民經濟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為中國礦企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可是面對該怎麼走出去的問題,許多礦企卻是犯了大難。

筆者通過深入走訪中資企業在非洲贊比亞、剛果(金)、幾內亞等國的礦產資源開發項目,綜合對比國企、民企在所在國的資源開發方式和運作經驗之後發現,採用靈活多元的方式獲取海外礦產資源,進而防範各類投資風險,對我們的企業、行業和國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

中國礦業企業“走出去”開發海外礦產資源,應本著“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原則。審視中國礦企的海外資源類項目運作方式,大體上分為四大類:

一、獨立投資,獨立經營

這種開發方式是由中資企業投資獲得探礦權和採礦權,或者併購國際礦業企業已有的礦山進行改建擴建,進而在所在國建設採選廠或冶煉廠,產品大多運回國內。

它的優點是決策及時,管理順暢,利潤分配也不存在爭議。但是,由於礦產資源是極為敏感的產品,這類中資企業往往容易受到所在國政府政策或政局的干擾和西方礦業巨頭的打壓,出現各類風險時,這類中資企業只能獨自面對,顯得孤立無援。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卡扎菲時代,中石油在利比亞拿下不少石油勘探權,可惜戰爭一來,全部化為烏有。

二、投資建設工廠,從當地採購礦石

這種方式不需要在當地購買採礦權,只是與當地已經取得采礦權的企業簽訂供礦協議,鎖定價格進行長期供銷合作。

雖然操作起來較為簡單,按照市場化的原則和國際慣例辦事,但是也容易受到所在國的政策影響和國際市場行情起伏的影響,在原料上受制於人,極易被人哄抬價格。

三、合作開發,共同經營

這種合作方式主要由中資企業進行投資並控股,同時給予所在國政府或所在國礦業公司一部分股份,所在國派駐人員擔任部分管理職務,中外雙方共同經營,共擔風險,按比例共享利潤。

這種方式更容易為合作雙方接受,所在國通過合作經營,獲取了中方的管理經驗、技術經驗;中方通過合作經營,在所在國獲得了穩定的礦產資源,出口到中國國內。在面臨複雜的政治或者社區衝突時,由於股東方有其利益所在,應對起來也較為主動和便利。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2017年中國礦企的24起海外併購項目,其中多數採用投資控股方式。

四、抱團合作,形成戰略聯盟

一方面,中國企業可以通過集群方式一同“出海”,或互為上下游,或實現技術力量、管理團隊的共享。比如中國有色礦業集團在贊比亞、剛果(金)的涉銅項目,就是以產業集群的方式,實現了互為上下游,並且在一個項目成熟運行的基礎上,複製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個個堪稱“經典”。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中國企業代表團與贊比亞方簽署謙比希銅礦合資合同。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由中方負責經營的贊比亞謙比希銅礦上,朝氣蓬勃的中方青年員工。(礦山設備由中國企業提供)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中國建築公司正在為謙比希銅礦修建現代化廠區。(鳥瞰圖)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中國電力公司專為謙比希銅礦拉起了輸電線路。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可以聯合其他各方進行合作,取長補短。比如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與新加坡韋立國際、煙臺港、幾內亞UMS公司組成了三國四方的贏聯盟,各負其責,合作共贏。贏聯盟在幾內亞開採的鋁土礦由魏橋創業集團全部購進,韋立國際負責海上運輸,煙臺港負責在當地內河上興建港口,幾內亞UMS公司負責幾內亞的陸路運輸,因此,贏聯盟成為企業“走出去”、合作開發資源的樣板。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首先,非洲幾內亞有豐富的鋁土礦資源,佔世界總儲量30%。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幾內亞UMS公司負責將礦山開採的鋁土礦,從陸路運輸到內河港口,運輸方式採用法國當年廢棄的鐵路。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煙臺港集團承建的幾內亞博凱內港碼頭,鋁土礦正在裝上新加坡韋立國際的輪船,準備從海路運往中國。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幾內亞來的鋁土礦在山東煙臺港轉運。

下一站就是終點站——魏橋集團的鋁生產車間。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總結來看,海外礦產資源開發的方式多種多樣,中國礦企要根據自身的實力,選擇恰當的資源開發方式。

在現階段,中國礦企“走出去”的過程中,在海外需要面臨政企關係、法律差異、社會環境等各類挑戰,應儘量採取合作開發、抱團出海的方式,這樣比單打獨鬥風險要小得多

從更深層面上講,企業開發海外資源面對的不僅是所在國的層層門檻和中資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更多的還是要面對來自國際金融資本與資源寡頭的覬覦,只有通過靈活多元的方式進行合作,才能形成合力,達成共贏,共同應對重重挑戰,開拓出屬於中國人的一片新天地!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來源: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字來源於中國有色金屬期刊《以靈活多元的方式,合力開發海外資源》(作者薛璇),略有刪改、礦材網

特此致謝!

天天喊著“走出去”到國外搞礦,進來看看具體怎麼個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