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場》到《大江大河》——正午陽光的“十年一夢”

《獵場》到《大江大河》——正午陽光的“十年一夢”

一年前的今天,《獵場》在湖南衛視收官。一年後的現在,《大江大河》登陸兩大衛視。

作為改開四十週年獻禮劇,再加上侯鴻亮+孔笙的金字招牌,這部劇顯而易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大江大河》改編自長篇編年體小說《大江東去》,原著者阿耐也是熱播都市劇《歡樂頌》的作者。


《獵場》到《大江大河》——正午陽光的“十年一夢”



自從改開三十週年起,各類以編年體裁反應改革開放歷史的作品便層出不窮。其中最有名的無疑是吳曉波的紀實作品《激盪三十年》,以及同名電視紀錄片。今年,吳曉波團隊也再次推出了後續作品《激盪十年:水大魚大》,試圖全景式反映改開四十年的歷史風雲。


《獵場》到《大江大河》——正午陽光的“十年一夢”



而作者阿耐,身為民營企業高管,又是歷史的講述者,無疑有著更為貼近現實的便利和更為敏銳的觸角。而小說《大江東去》長達一百八十萬字,以編年體的方式展現改開的歷史脈絡的同時,又試圖纖毫畢現地再現歷史細節的豐富和生動。因而原著文本信息量極大,除了小說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對話和對細節的描寫外,情節綿密文筆緊湊,彷彿趕場一般以劇情梗概的形勢不斷地跳躍,彷彿在努力跟上改革的歷史心跳。

阿耐說:

寫作的過程不僅僅是輸出,也是回顧自省,逼自己不斷學習提高的過程。因此寫著寫著不禁思考這一路走來遇見的各種事件,它們為什麼發生,又為什麼有如此結局,市場的大手,政策的大手,究竟在其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尋找答案時,蒐集過去的報紙,翻閱過去的報告文學,以及閱讀歷年出臺的中央文件彙編,同時結合我自己的經歷對照著想,有種原來如此的醒悟。於是,便不再滿足於單純寫一個事件。正好當時手頭在寫的一篇文章因為框子偏言情,格局小,寫著寫著覺得盛不下我那時噴薄欲出的思路,於是心中有了寫《大江東去》的念頭。我最初給文章起的題目是《大江東去三十年》,顧名思義,就是寫1978——2008這三十年來我所見所聞的改革開放。我當時著重想描述的是改革開放初期從完全的計劃經濟摸著石頭過河去往市場經濟途中的各種矛盾衝突,對市場從自發的追求到自覺的追求,人們在其中有些不可思議的理想主義。

原本計劃從1978寫到2008,如果成功,那麼就是一部文學版的《激盪三十年》。但阿耐卻莫名其妙地“卡殼”了:

但寫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開始卡殼,沒激情了。我那時候很暴躁,停筆了一陣子,好好想了一陣子。因為改革開放在九十年代中期出現停滯了,經濟改革越來越受到政治結構的束縛,無法再有大的突破。而人們的理想主義也在消退,體制內外的理想主義到這時已經消失得七七八八。兩者疊加,社會變得沉悶。因此我寫到1998年,擱筆。我無法寫我不喜歡的東西。

在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中,也著重描寫了改革開放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各種弊病凸顯,政府、企業、個人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無所適從、摸著石頭過河的眾生相。

這顯然不是阿耐一個人的困惑。她發現:“直到2007、2008年,金融危機衝擊,我國居然最受衝擊的是製造業。”

環境的催逼促使她再次拿起筆來,書寫自己心中的大浪滔滔。這就是小說《艱難的製造》的由來:

我一直相信,製造業是一國經濟之本,是價值源泉。製造業不強,經濟便是無根之木。然而在現實中,我看到的是整個大環境對製造業的傷害,整個社會急功近利的浮躁讓製造業也無法置身事外。即使有秉持理想的人,又如何能逃得出時代的裹挾,他們唯有掙扎前行。

《艱難的製造》以製造業的一群弄潮兒為主角,書寫了1998到2008的歷史。有趣的是,由於篇幅過大,此次《大江大河》只是選取了原著《大江東去》中的1978-1988這十年的時間段。而這個時段與路遙《平凡的世界》所描寫的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有高度的重合。從目前剛播出的這兩集,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平凡的世界》或《人生》的影子。


《獵場》到《大江大河》——正午陽光的“十年一夢”



從《平凡的世界》到《大江東去》到《艱難的製造》,不同的作者們試圖以自己的視角和觀點來解讀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風雷激盪、歲月崢嶸。然而,越接近當下,改革則顯得越發顯得波詭雲譎、難以描述。

一方面是數字經濟和“強盛中國”的高歌猛進,另一方面,改革四十年來所積累的各種問題正以越發不容忽視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

在我看來,真正能反應2008年之後經濟大潮的風雲變幻的影視劇作品只有半部,就是2017年的《獵場》。這部劇也是以一種近似編年體的方式,描寫了一個愣頭青在市場大潮中摸爬滾打、到處碰壁、並逐漸成熟走上自我成就之路的歷史。


《獵場》到《大江大河》——正午陽光的“十年一夢”


這部作品的意義至今仍未被充分認識闡釋,是一個遺憾。並且由於拍攝時間的關係,也只到2015年為止了。之後至今的三年中,可謂

一年一世界,一歲一人間,中國正以一種加速度、萬花筒般令人目眩神迷的方式,將各種神奇的世相展現在大眾面前。

而《獵場》的編劇導演姜偉,與“正午陽光”也頗有淵源。我們知道“正午陽光”源出山影,而姜偉正是山東濟南人。和他年齡相仿、同為山東濟南人的張建棟與姜偉亦師亦友,張建棟1989年拍過一部電視劇《正午陽光》,由濮存昕,丁嘉麗,王志文,葛優主演。張建棟老師還曾在《獵場》中客串過貪汙腐化、並“綠”了男主角鄭秋冬的“夏部長”。


《獵場》到《大江大河》——正午陽光的“十年一夢”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觀眾對國產劇主角的要求變得非常苛刻,必須是道德零瑕疵的“完人”,否則就是“三觀不正”。於是各種傻白甜和傑克蘇劇情層出不窮。

在這點上,《大江東去》倒是與去年的《獵場》如出一脈。主角宋運輝和鄭秋冬都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道德完人。他們也會自私,也耍陰謀,有各種人性的弱點。期待《大江大河》能夠保留原著的氣韻,將一個複雜、真實、全面的改革時代呈現在熒屏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