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做好这两件事,2019的日子会更加从容

导 语:读者朋友们,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我们即将带着2018的故事走进崭新的2019,感谢大家又一年的陪伴。此刻,也许你满怀期待,也许你失意消沉,2019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新的一年如何获得快乐的动力?相信你会在于丹老师的新年寄语中找到答案。


以下是于丹老师新年寄语的文字版:

朋友们,大家好,该说新年快乐了。

关于新年寄语,我想跟大家说一句话:既然远方有很多苍茫,那不如把当下过得明明白白:多关注身边的人,多关注自己的内心。

新年寄语|做好这两件事,2019的日子会更加从容

说起身边的人,这一年,我的妈妈和我的孩子让我有很多感慨。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人其实是最陌生的人。

我们真的了解老人吗?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那样:“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他们也不适应突然牙坏了,突然耳背了,突然腿疼了……但是因为自尊心,他们硬撑着不表现出来,因为怕耽误儿女,他们强忍着不说出来。他们心里的那种委屈、那种对自己的较劲和沮丧,是我们所不知的。

“斯芬克斯之谜”是个永恒的谜。从起初四条腿爬的婴儿,到两条腿健步如飞、能够奔跑的中年人,再到拄上拐棍变成三条腿的老年人,身体往下坡走的时候,老人的很多感受是连自己的儿女都不愿意告诉的。

(编者:“斯芬克斯之谜”出自戏剧《俄狄浦斯王》,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路人猜错,就被害死。然而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斯芬克斯后来被比喻作谜一样的人和谜语。)

新年寄语|做好这两件事,2019的日子会更加从容

父母在说孩子“小大人”的时候,往往都是带着点夸耀,但是说自己的父母“老小孩”的时候,儿女就会带着点埋怨。如果孩子打破点什么,父母可能会说:“唉呦,这是创造力。”但是老人打破点什么,儿女就会又着急又不耐烦地说:“你看看你,怎么净添麻烦。”

所以有时候想想挺残酷的,人类的爱真的是下行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生命本能;但孩子对父母,有时候就得变成社会提倡的孝敬。

既然2018年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我就想说,趁父母健在,了解了解他们吧。其实真明白了他们的内心,就不觉得我们自己是最难的。

新年寄语|做好这两件事,2019的日子会更加从容

当然,孩子也不容易。有一次我妈妈跟我的孩子说,你多心疼心疼你妈,你妈每天那么累,她多不容易。然后孩子就小声地说:“姥姥,难道我就容易吗?”

这句话在我们家常常用来开玩笑。但是我仔细想一想,我的孩子在上初中,课业真的紧张,功课要做到很晚。而且,青春期孩子心里有自己的愤怒,有自己的世界。

女儿给我写过一封信,她说,妈妈,你得原谅我。有时候,我自己也认为不应该顶撞你们,但是我心里面就是有那么一种拧巴的感觉。有时候,我自己忍不住就会流眼泪。我很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的心情。

新年寄语|做好这两件事,2019的日子会更加从容

老人特别容易有幸福感,因为他们艰难过;孩子特别容易有幸福感,因为他们没有长大,没有历经沧桑。但是现在随着老人更老,随着孩子长大,我知道他们其实也真的挺不容易的。

不管过去我们有多少不顺心的事儿,不管新的一年我们还有多少对未知岁月的茫然,只要看明白身边老人、孩子、爱人、朋友的心,把最近的人都能看明白了,也许新岁月就能过得好一点。

关于自己的内心,我其实也想说一句话:我们可以面对很多让人焦虑的命题,但是一定不要被伪命题绑架。因为纷繁信息流中的好多事情是来自于谎言、谣言。随着信息越来越容易获得,这个世界也越发真伪莫辨了。

新年寄语|做好这两件事,2019的日子会更加从容

我自己其实也经常受到这种伪信息的干扰。工作的正常换届被网上传为“被免职”,我自己不知道谁免过我的职,连我的学校也都不知道谁免过我的职,但是这件事情慢慢就演变成铺天盖地的流言,以至于很多朋友都来安慰我。

面对这些伪命题,我们真的还知道自己的生活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吗?还知道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吗?现在,大到国际风云,小到身边朋友,甚至是私人事务都被很多伪命题绑架了。

新年寄语|做好这两件事,2019的日子会更加从容

2019年来了,不管这一年会有什么客观、真实的困扰,但是当我们关注身边的人、关注自己的内心,当我们对身边的人多一点理解、对自己多一点确认,当我们能够摆脱身边种种伪命题的时候,2019年也许就真的能够好一点。

祝福2019,希望大家的日子都能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