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熱詞傳遞社會脈動

網絡熱詞傳遞社會脈動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日前會同有關部門“官宣”了“2018十大網絡用語”。“錦鯉”“槓精”“佛系”等耳熟能詳的網絡熱詞紛紛上榜。這些熱詞勾勒新聞熱點,描摹人世百態,反映出一年來百姓生活的大事小情。廣大網友在“確認過眼神”後不禁感嘆:沒錯,這就是我們走過的2018。

得益於網絡的快速發展,移動互聯網迅速覆蓋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人們對生活的感知第一時間通過互聯網表達出來。這些富有幽默感和溫度的網絡用語,源於百姓生活,因而能迅速引發大家的情感共鳴,成為反映百姓心聲、生活百態的“晴雨表”和“風向標”。

一些熱門網絡用語反映出人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豐碩發展成果惠及千家萬戶,百姓日子越過越滋潤。跳廣場舞、跑馬拉松、去健身房……這類“燃燒我的卡路里”的健康生活方式成為時尚。人們通過“確認過眼神”“土味情話”“皮一下”這些風趣的語言,歡樂了自己,也感染了別人。

一些熱門網絡用語傳遞正能量,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對那些不關注客觀事實,以抬槓為目的,為反對而反對的人,廣大網民稱之為“槓精”,以示不滿;對認可的做法和事情,大家也毫不吝惜“skr”一下,點贊稱道;而“C位”永遠留給最受矚目的那個人,同時身處“C位”也意味著肩負更多的責任。

更有一些網絡熱詞飽含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拜“錦鯉”表達的是對詩和遠方的憧憬和嚮往;而“佛系”心態這類熱詞,則折射出部分群體尤其是年輕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些許無奈和自我調整的嘗試。

當這些網絡熱詞傳遞的社會脈動即將叩開2019年的大門,願你在奮鬥逐夢的道路上,用勤勞的雙手收穫更多“錦鯉”,與社會脈動同頻共振。(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