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中國古代書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

書院與藏書閣,可以說是千百年前的高等學府與圖書館。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在各種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我們曾無數次看到古代學子們的書院生活,似乎和現世的學校生活差不多。

它在中國古代所承載的精神氣質和文化使命大約與現代的大學類似。

書院的名稱始於唐代,最初是官方修書、校書和藏書的場所。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書院主管人員的職責是“掌刊輯古今之經籍,以辨明邦國之大典,而備顧問應對”,兼作皇帝的侍讀,“以質史籍疑義”。

此外,唐代有些私人讀書講學之所,也稱為書院,如:皇書院。

書院在宋朝開始盛行,自宋朝以來就有“四大書院”的說法,但是究竟哪四所書院可以稱得上“四大”,則各有各的見解。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普遍認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為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

如今這四大書院分別處在中國不同位置,除了應天書院處於鬧市,其它三個書院都是深居山林,一簇樓閣庭園盡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中。

嶽麓書院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在湖南嶽麓山上,清溪茂林之間,隱存著一座雅緻的千年庭院。

這就是北宋開寶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的嶽麓書院。

書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大門前懸掛有一副楹聯,上曰“惟楚有才,於斯為盛”。

這塊令湖南人驕傲了幾百年的金底文化招牌,曾培養出眾多我們熟知的歷史名人:曾國藩、左宗棠、楊昌濟等,哪一個不是一等一的傑出人物?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白鹿洞書院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唐貞元年間,洛陽人李渤與其兄李涉在此隱居讀書,養一白鹿自娛。

此鹿通人性,常跟隨左右,且能跋涉數十里到星子縣城將主人要買的書、紙、筆、墨等如數購回,故時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其所居為白鹿洞。

後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讀書檯舊址創建臺榭。

到南唐升元中,在此辦起學校,稱"廬山國學",也就是白鹿洞書院的前身。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白鹿洞書院,是世界文化景觀,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被評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

書院最盛時,有360餘間建築,屢經興廢,今尚存禮聖殿、御書閣、朱子祠等。

書院內,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臺樓閣,古樸典雅;佳花名木,姿態各異;碑額詩聯,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嵩陽書院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因坐落在嵩山之陽而得名。

嵩陽書院在古代並不是單純的指一個院落而言,而是由一個主體院落和周圍多個單體建築群組合而成,其地域分佈比較廣闊。

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著名高等學府,在歷史上以理學著稱於世。

北宋儒教洛派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在此聚眾講學,使書院名聲大振。

北宋名儒司馬光、范仲淹、韓維、李剛、朱熹、呂晦等也曾在此講學。

大致而言,除今天我們看到的嵩陽書院建築外,屬於書院的建築物,比較有名的還有位於嵩陽書院東北逍遙谷疊石溪中的天光雲影亭等建築。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應天書院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又名睢陽書院,南京書院,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南。

古代書院多設於山林,唯應天書院立於繁華鬧市。

其前身是後晉時楊愨所辦的私學,北宋政權開科取士,應天書院人才輩出,百餘名學子在科舉中及第的竟多達五六十人。

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師在此任教,顯盛一時。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公元1009年,宋真宗正式將該書院賜額為“應天府書院”。

宋仁宗時,又於公元1043年將應天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

應天書院也是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個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被尊為四大書院之首。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值得每一個人去!

今天,這些遺留下來的書院,充分體現了古書院攻讀經史、求索問道、賦詩作聯、舞文弄墨的特色。

裡面曾有過激烈的思想碰撞,其濃厚的學術氣氛又為多少人帶去了一片思想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