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一列老車多壯志 40年日月換新天

風雲變幻全不懼 全靠車頭司機帶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




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上)


“上集”說到了馬大俠的童年和少年的精彩俠義故事,今天繼續講述他的青年和中年故事


2. 第二次出國:肩負使命,誤入虎穴,死裡逃生,因禍得福


第二次出國,是1995年初,這一次是肩負使命——受杭州市政府“之託”而去,當年杭州市政府正在修杭州通往安徽阜陽的高速公路。

這是政府招商引資的一個項目,當時一家美國的投資公司參與了這個項目,雖然雙方很快達成了一致,杭州方面也開始動工了。

但工程進行了一年多之後,美國這家公司卻遲遲沒有按期支付合同金。

於是,杭州方面決定派人再去和美國這家公司溝通一下,為了能夠確保溝通順暢,讓美國這家公司儘量早支付合同金。

有人提議,讓海博翻譯社的老闆馬雲出面完成這次任務,當時的馬雲剛剛開始創業,雖然業務開展的並不很多,但名聲在外,很多政界、商界的人物都聽說過他,要知道那時候的馬雲號稱“可能是杭州英語最好的一個人”。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這是當年的海博翻社“團隊”成員合影照

誰知去了後,美方公司決口不提合同金的事,反而派一個接待團隊以“貴賓的儀式好吃好喝好房供著”。

這種高級別待遇若放在一般人身上,那一定是非常激動並還樂不思蜀了。

但馬雲不一樣,他是身肩市政府重大任務而來的,所以他對這些吃喝玩不感興趣,而是一直追問侍候他的人“誰是你們領導,叫他出來,我是來談合作的,不是來享受來玩的”。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杭州方面也發現了這是個騙局,但鞭長莫及,可憐的馬雲,勢單力薄落在“虎穴”裡,只能靠自己的智慧來逃脫了。

被看管了幾天後,馬雲意識到自己根本逃不掉,便假裝答應要和對方合作,這才換取了自由。

為了能夠回國,馬雲藉口要回國考察一些其他項目,那時的中國,互聯網還是個陌生的詞彙,但馬雲在美國的這些日子,多多少少對這個高科技名詞有了些瞭解。

所以,他對那個美國公司的老闆談起了要在中國發展互聯網行業,就這樣,馬雲被“放行”了。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死裡逃生”的馬雲,本想直接就想辦法回國的,但回顧這次的誤入黑社會的經歷,又想起當初是帶著使命來的,這樣狼狽的回去顯得窩囊。

他想起了編造的逃脫理由——互聯網,“既然都來了,還到了這一步,為什麼不真的去考察一下互聯網呢,況且對它還真的很陌生。“那就不回去了”。

打定主意後,他便走出了機場,撥通了國內一位外教同事女婿的電話,馬雲也正是從這位同事的口中得知他的女婿在美國從事互聯網工作消息的。

在獲取了外教女婿公司地址後,便馬不停蹄地向西雅圖趕去。

成功之路總是艱難的,一路上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與坎坷,只有排除萬難走下去才有成功的機會。

而因為害怕挫折,早早就放棄的人,註定看不到成功的影子。

牛頓說過,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後的5分鐘的時間中得來的成果。


到了西雅圖,按照同事給的地址,馬雲找到了外教女婿的公司,到了公司,外教女婿熱情接待了馬雲並帶領他參觀了自己的公司。

公司非常小,大概只有5個員工,在小小的辦公室裡,馬雲看到幾個年輕人在電腦前做著他萬全不懂的事情,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參觀完畢,外教女婿便簡單介紹了一下電腦的使用,還讓馬雲在搜索欄裡讓輸入想搜索的關鍵詞,就可以出現他想看到的內容。

馬雲嘗試著輸入“beer”;結果真的出現了美國的啤酒、日本啤酒和德國啤酒等內容,但唯獨沒有中國的。馬雲又嘗試著輸入了“Chinese”,結果屏幕上顯示出:“No data”(沒有數據)。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互聯網在中國市場還是一片空白,這讓馬雲興奮起來,他覺得已經找到自己下一步要做的是什麼了。

馬雲對Sam說自己想做中國的互聯網,想要將自己的翻譯社放到互聯網上時Sam立刻表示了讚賞。


真理往往在實踐後才覺得靈驗,舉例說明,淘寶網的建立是在2003年春天,眾所周知,當時的非典疫情席捲了全國,各大城市視情況都對各大單位、公司進行了封鎖,杭州也不例外。

馬雲的阿里也被封了,當時公司的員工們都很心慌沮喪,尤其是“封”在裡面的人。但馬雲卻並沒有消沉下去。

“雖然疫情很厲害,但時間卻很寶貴,不能浪費掉,一定要利用起來。”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所以他依然鎮定自若,用公司內網“遙控”指揮員工們繼續工作。

當時他召集了七位勇士召開秘密會議,商議大事。商議完畢後,還讓他們簽下生死狀(協議)。

會議一結束,七位勇士馬上就開始執行命令,忘掉一切投入戰鬥。馬雲則負責後勤保障,給他們送好吃好喝的,做他們的堅強後盾。

經過三個月的秘密戰鬥,一場全新的的產品誕生了,但因為當時還在保密中,公司裡所有一線員工們都不知道,直到最後正式上線運營後,這個秘密才被公開,它就是今天的淘寶網。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而此時的非典疫情也結束了,正式上班第一天,公司便舉行了“慶功會“”。

看看這就是馬雲與眾不同的地方,不放過任何一個時間和機會,即便是在非典這種人人恐懼害怕而避而遠之的非常時刻。


三、中年馬雲:自古英雄多磨難


●故事時間:1998年冬

●故事座標地:北京

98年冬季的某一天,話說馬雲在北京創業失敗後,準備打道回府,回到“根據地”——杭州。

在回去的前一天,他帶領最後剩下的十八位團隊成員,一起去爬長城。

這是他們到北京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外出遊玩,當天的天氣不太好,天空一片灰濛濛的,他們爬上了長城只能看到近景,遠處的無限風光卻看不到。

眼前的情景和他們現在的失敗遭遇很相像,想到這些,團隊中的18位成員都很傷心難過。

其中女同志還忍不住的抽泣起來。馬雲也一樣,但他還是強顏歡笑和隊友們找開心話題聊天。

此時他看到了長城上的幾塊磚上,有人留下了“到此一遊”的標記,便那它“開涮”。

“你看我們是不是也要給“後人”留下自己的墨跡呢?”眾人聽完都呵呵的笑了。

據說後來馬雲從這個玩笑中發現了靈感,最後開發了國內第一個網絡論壇——BBS。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據說上面這張微笑照片,是玩笑過後抓拍的,所以我們才看到他們的笑容

晚上回去後,他們又來到了住處旁邊的酒館,在酒館裡,馬雲點了很多菜,並悄悄囑咐老闆,一定要做好吃點。因為他已經準備好要吃一頓散夥飯。

飯菜上桌後,由於外出疲憊,他們一頓大吃。酒足飯飽後,一位有才藝天賦的哥們,即興演唱了一首歌,其他人都跟著一起唱起來。

當時唱的哪首歌不知道,但是唱著唱著,他們都抱頭哭起來。

哭完後回到住處,在臨進門之前,馬雲把大夥都叫住,開始正式商量“散夥”事宜:

“明天我們就要回去了,在回去之前,我給你們指出三條路:

第一,推薦你們去雅虎,到雅虎後你們會拿到很高的薪水;

第二,如果雅虎不願去,我推薦你們到新浪或搜狐,到那裡後你們也能拿到很高的薪水;

第三,就是兩個地方都不去,跟我一起回杭州,我們重頭再來。

但回去後我不能保證你們能拿到很高的薪水,不能保證你們有正常的上下班時間,有好的住宿條件。

我只能“保證”回去後會很艱苦,就像當年紅軍長征一樣……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願走前兩條路的,明天就各奔東西,不過咱們好聚好散,即便分開了,以後咱們好朋友好兄弟。

我給你們三個小時的考慮時間,考慮好後進來告訴我。

馬雲說完這句話僅僅過了三分鐘,他的這幫兄弟們就回來了,一起對他說:“馬總”我們都商量好了,那兒都不去,一起跟你回杭州。”馬雲聽完他們的答覆後,激動的熱淚盈眶,趕緊走上前去,和他們擁抱在了一起。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這是當年的“十八羅漢”部分成員合影

就這樣馬雲率領他的團隊,又殺回老家杭州,一點沒有失敗後的垂頭喪氣“潰不成軍”的樣子。

經過他們團結一致,艱苦努力,在新舊世紀交替的最後一年,他們終於成功了,殺出了一條血路出來、

從此以後,一家享譽和改變中外的偉大公司——阿里巴巴誕生了。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正因為當年,馬雲有這18位生死不離的好兄弟,而他們的兄弟情義早在十幾年前就結下了,這些兄弟大部分都是在大學裡認識的。

其實他們當年也都有離開的意願,但最後都被馬雲身上巨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而留下了,這真的像當年紅軍長征時的情景。

所以他才敢在多個不同場合公開表示:“天下沒有人能挖走我的團隊。”

而那些留下的十八位人物,最後都成了阿里的開國功臣,他們後來被“封為”十八羅漢。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這是“十八羅漢”集體照


早年推銷產品被拒,最後還被當做了“騙子”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這段早年的珍貴的視頻也很精彩感人,視頻由他當年在央視工作的老鄉拍攝,該視頻真實的記錄了當年馬雲創業初期,四處推銷產品被拒的情況。

其實這已不是他第一次被拒,真正的第一次是他高中畢業後的第一段工作經歷。

當時他和表弟一起找工作,因為相貌醜陋被拒,對方只錄用了表弟。這深深的刺痛了他。

後來迫不不得已只有去做搬運工等苦力活。現實雖然殘酷無情,但他還是熬過了人生第一段艱難的日子。而之所以能熬過,完全靠一本小說,這本小說叫《人生》,作者就是著名的陝北作家路遙。

這一段是最打動我的,本想加進正文,但正文沒有合適的位置,版面有限,所以便加到這裡。


結語

“長篇故事”終於講完了,但又“超時”了。超時原因和上一期內容一樣——這一期內容也是我最用心去寫的,就因為馬雲是我最尊崇的知名偉大企業家。尤其是當十幾年前瞭解到他那充滿坎坷荊棘但卻不拋棄不放棄的成長成功故事後。

(我覺得我外在條件和他很像——外貌都其貌不揚,都因此受人欺負、拒絕而自卑過,後來都熱愛武俠,慢慢的找到了精神力量。)

(但很慚愧,我卻沒有他那雄厚的內功,所以直到現在依然鍥而不捨的向偶像學習,以後還會繼續下去……)

但正因為知名偉大,所以很難去講述。 就連馬雲本人“也這樣認為”的。

功成名就後的馬雲被冠上了“勝者為王”等之類的各種標籤,現在更是被“封神”了。

但他自己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外界給他貼上的所有標籤,都不是他本人的意願,所以都不認可。

包括市面上售賣的一些有關他的“成功學”書籍、網上有關他的勵志名言名句文章,99%都不是他所寫所說的。

有一次馬雲接受某家媒體的採訪,主持人剛好問到了與此相關的話題,說有很多觀眾和網友都他是“大聖人”、大好人”。

他馬上反駁道:“別把我說的那麼好,也別給我戴那麼高的帽子,我承受不起。我也不想當什麼“聖人”,普通人想做的好事、壞事,我(他媽)也一樣想做。”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專文:馬大俠的江湖世界(下)


類似的話語在其他企業大佬中也出現過,比如雷軍,因為雷軍也被“封為”了IT和企業界的勞模。

在訪談中,主持人也提到了這一點,他也反駁道:“如果有選擇,我才不會當這個“勞模“”要這個榮譽,你們不知道,當勞模有多辛苦多累”。

從以上兩位大佬的心裡話中可以看出,社會大眾真把馬雲、雷軍這些企業大佬們當作“神”了,由此可見,他們對他們有多麼的敬仰和重視。而他們的壓力又有多麼重。

這也應了那句老話“光環和榮(名)譽越大,責任就越大”

最後祝福馬大俠,在即將步入老年時代時,依然寶刀未老,老當益壯,希望他的阿里帝國真能做到一百年,以完成他的創立時立下的宏願。

最後讓我們來欣賞馬少俠早年行俠仗義的英勇事蹟



本文原“作於”:10.20——23日

[1]張燕.《馬雲:我的世界永不言敗》圖書館目錄[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4.7-1.

[2]張元偉,薛燦宏. 《像軍人一樣完成任務》[D].視頻版——企業管理培訓專場.

[3] 本文所有配圖、視頻均來源於網絡、騰訊視頻搜索,

原文是有多段精彩視頻的,但由於篇幅過長,且只能添加一個,所以就只好添加視頻圖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