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是怎樣從維護民主與公正的工具變身為獨裁暴力象徵的?

一提起法西斯,人們就會聯想到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種種暴行。其實,法西斯是個古老的名詞,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的後半葉。

從羅慕洛斯統治羅馬起,經過二百年後,古羅馬王政時代的權力傳到了塞維・圖裡烏的手中。他按照財產的多少,把羅馬人為五個等級;同時設立一個所謂百人團會議,來處理國家的重大事務。在這個會議中,多數是第一等級、即最富有的人。羅馬的政體,也就逐步過渡到了奴隸制國家。

塞維有個女兒,生性貪婪殘暴。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個有著蛇蠍心腸的女人嫁了一個同樣野心勃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丈夫塔克文。夫妻倆經過一番密謀,準備奪取老塞維的王位。

一天,塔克文認為時機成熟,就穿著當時只有國王才能穿的高筒紅靴子和寬大的紅斗篷,率領著一批武裝扈從衝到羅馬城的中心廣場,闖進元老院,坐在國王的寶座上。

老塞維聞訊大怒,急忙趕來申斥塔克文,當他想把塔克文拖下寶座時,被塔克文的扈從當場打死,並把他的屍體扔到大街上。

“法西斯”是怎樣從維護民主與公正的工具變身為獨裁暴力象徵的?

塔克文政變

正當元老院一眾議員被突然發生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時,第一個趕來祝賀塔克文政變成功的,是他自己的妻子。

在她乘車回家的途中,車伕突然驚駭地勒住了馬,原來老塞維的屍體就橫在馬車前。塔克文的妻子毫無人性地命令車伕驅馬從她父親的屍體上輾過去。

塔克文成了國王以後,非常專制獨裁,個人主宰一切。然而,他非常害怕別人也會用同樣的陰謀手段來對付他,因此變得暴躁多疑,動輒就殘酷處死他所不喜歡的人。他崇尚武力,四處征戰,並且大興土木,裝潢自己的城市。連年的戰爭、沉重的勞役和血腥的殺戮,引起了人們的普遍不滿。

塔克文曾經處死了羅馬最富有的一個貴族及其長子,只留下了他年幼的小兒子布魯斯特。布魯斯特長大後,知道了塔克文是殺害自己父親和兄長的兇手。為了伺機報仇,他把自己偽裝成傻子。塔克文也深信不疑,不把他放在眼裡。

有一次,塔克文的兒子,當眾嚴重地侮辱了羅馬一位最顯貴的婦女,引起了大家的公憤。由於人們早就痛恨塔克文,就此開始了武裝反抗。

布魯斯特也不再裝傻了,他在人民大會上發表演說,歷數塔克文殺害老國王,他妻子驅車碾壓父親屍體,以及強加給人民的各種痛苦等種種罪行。大家推舉布魯斯特為起義的首領,人民大會決定剝奪塔克文的權力,並把他全家從羅馬驅逐出去。當時,塔克文正在城外的一個軍營裡,聽到城內發生事變,立刻帶兵趕來。

但是布魯斯特組織的志願兵非常勇猛,塔克文戰敗逃跑,古羅馬王政時代就此結束,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五一零年。

羅馬人在驅逐了塔克文以後,鑑於塔克文獨裁的教訓,決定不再推舉新的國王。並且鄭重宣佈,將對個人專制者處以死刑。他們選出兩個首腦來代替國王,開始稱為軍政長官,後來稱為執政官。這種職位沒有薪酬,但享有很高的榮譽,羅馬人甚至用他們的名字來做每年的紀年。

執政官有十二名待衛官。侍衛官肩上荷著一束打人用的笞棒,中間插著一把斧頭,象徵國家最高長官的權力,這種笞棒稱為“法西斯”。

“法西斯”是怎樣從維護民主與公正的工具變身為獨裁暴力象徵的?

法西斯笞棒

執政官平時是羅馬的統治者和法官,戰時是羅馬軍隊的統帥。不過他們的權力是受到限制的:兩名執政官權力均等,其中的一名隨時可以撤消另一名的命令,執政期只有一年,到期就變成普通的公民;如果人們對執政官的命令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人民大會上提出。與此同時,元老院也起著巨大的作用。其中的三百名元老,由退職的執政官和氏族中的長老組成。元老院管理國家財政、外交和佔領區的事務,批准所有法律,選舉公職人員。執政官和元老院的成員,都是從貴族中選出來的。這樣,羅馬就變成了一個貴族專政的共和國。共和國第一任的執政官之一,就是為推翻塔克文作出重大貢獻的布魯斯特。

塔克文被放逐後,一直企圖奪回自己的權力。但他缺乏軍事實力,便陰謀煽動羅馬一些貴族青年反對共和國。這些貴族青年答應在塔克文率部到達羅馬城下時,給他打開羅馬城門,來個裡應外合。這些貴族青年中就有布魯斯特的兩個兒子和另一位執政官的兩個外甥。但是塔克文的陰謀敗露,參加叛亂的貴族青年都被抓了起來。

羅馬人都嚴肅地注視著,看這兩位執政官將如何處理他們親人中的叛國賊。

兩位執政官把全城人民召集到中心廣場,由他們親自當眾審判叛國賊。

先由布魯斯特審問自己兩個兒子的叛國罪行。兩個兒子供認了自己參加陰謀的活動,他們含著眼淚請求父親寬恕自己的罪過。人們緊張地等待著布魯斯特的判決。

“這兩個人犯了反對共和國的嚴重罪行。”布魯斯特厲聲宣判說,“應該用‘法西斯’對他們處以死刑!”說罷,他向站在一旁的侍衛官堅決地揮了一下手,待衛官們立即從肩上解開笞棒束--“法西斯”,狠狠地抽打著面前的兩個罪人,直到把他們抽得皮開肉綻,然後又拉他們跪在地上,從“法西斯”中抽出斧頭,當場砍下了他們的頭顱。當這一切在進行的時候,布魯斯特安然坐在椅子上,目光炯炯地注視著,連頭都不轉動一下,而他的妻子悲痛欲絕。

“法西斯”是怎樣從維護民主與公正的工具變身為獨裁暴力象徵的?

殺死自己的兒子

現在輪到另一位執政官審問和判決他的兩個外甥了。那位執政官缺乏像魯齊那樣堅強的意志和大義滅親的勇氣,提議把他兩個外甥放逐出羅馬,以代替他倆應獲的死罪。

不,布魯斯特毫不動搖地說,“這兩個叛徒也應當先用法西斯”抽打一頓,然後砍下他們的頭顱。人們堅決擁護布魯斯特的宣判,侍衛官們立即執行了這個判決。那個徇私護親的執政官,根據布魯斯特的提議,被放逐出羅馬。

這段歷史明確告訴人們,在古羅馬,“法西斯”是維護法律尊嚴、保障公平與民主的工具。“法西斯”的設立是對那些有著獨裁野心的陰謀家和自私的枉法者的威懾。然而,墨索里尼掌權後,“法西斯”本來意義被篡改了。

“法西斯”是怎樣從維護民主與公正的工具變身為獨裁暴力象徵的?

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性格兇悍好鬥,青少年時期就有嚴重暴力傾向,小時候就是出了名頑童,喜歡霸凌小夥伴和打架鬥毆。10歲時,他因為用刀子刺傷了同學的手被學校開除。轉學後,他又捅傷了一名同學。他甚至在教堂里歐打他人,在上帝面前都敢這樣,可見其殘暴和兇惡。他還帶領一夥小混混洗劫了當地的農場。成年後他更是迷戀武力,動輒與人決鬥。

墨索里尼上臺後,便開始鼓吹羅馬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羅馬帝國滅亡後一直未能復興,是因為缺乏傑出的英明領袖,意大利必須要以鋼鐵般的意志實行鐵腕統治。他堅決反對民主自由、人道主義,廢除民主憲法,熱衷強權主義,推崇武力征服。他把恢復古羅馬的榮光當成最高理想,在他眼裡,古羅馬的一切都是神聖的,必須使之復活。當他在羅馬市大興土木修建古羅馬式建築時,自然也不會忘了“法西斯”笞棒。他看重的是“法西斯”的懲罰功能,卻故意無視其本來意義。這樣,“法西斯”成了墨索里尼打擊對手的暴力工具。當他掀起法西斯主義運動時,“法西斯”笞棒就成了墨索里尼及其黨徒的圖騰。

希特勒與墨索里尼的思想不謀而合,墨索里尼幾乎是希特勒的精神導師。希特勒成立納粹黨後,對內殘酷迫害猶太人,對外發動戰爭,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災難,從此法西斯在全世界眼中就成了獨裁專制的象徵,而它的原義就不再被提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