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會”為例,談談創業公司不同階段的管理方式|SaaS創業路線圖(31)

200人是創業公司管理發展的一個檻,這之前要少管理、多自由發揮,這之後要逐步建立管理制度。創業公司進入業務擴張期後,要逐步建立數字化管理的習慣。開會、做決策,要用業務數字和財務分析說話。

以“开会”为例,谈谈创业公司不同阶段的管理方式|SaaS创业路线图(31)

SaaS創業路線圖:

以“开会”为例,谈谈创业公司不同阶段的管理方式|SaaS创业路线图(31)

接著第29篇,我們繼續聊聊不同階段創業公司的不同管理方式。

三、到了“營銷”和“擴張”階段,必須要通過授權完成骨幹培養

準成熟期的企業CEO,應該開始考慮組織發展戰略。你需要開始有重點的培養將來自己的VP了。應該讓他們獨立地完成一些任務,CEO不能什麼事都自己拍板和決定,這樣高管們就是一群跟屁蟲,將來團隊規模再增長後,CEO會忙不過來的。

到了這個階段,CEO要培養幹部,要授權授責,允許他們出點錯,出錯不要緊,只要改就行。方法是建立可複製的管理方法和建立制度。

在中歐EMBA上課期間,我發現所有管理課教授都不斷強調2件事。一件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後來與教授吃飯,瞭解到這是統一規定)。另一件則是每個教授自發強調的,就是“允許下屬說話”。如果CEO一週都聽不到一個反對的聲音,那很可能是你太獨斷專行了。

大家都不敢說話,企業只靠CEO一個人的直覺往前走,每個部門長也上行下效、只靠自己的感覺往前走,某一天突然翻船的可能性會很大。

四、逐步完成制度建設

除了培養管理團隊,成熟期的企業還要逐步建立制度,這包括團隊招聘、新人培訓、日常管理規則、晉升、淘汰機制、提成和績效制度。而後還要慢慢建立數字化的管理體系,這個都是為了在團隊規模擴大後,能夠數字化管理團隊。

在我的“SaaS創業路線圖”中,後三個階段是:銷售運營、多部門的配合、效率的提升。最後這個“效率提升”是一個永續迭代的階段。

這期間,人數是從50到N,分割線是200人。

為什麼是200人?一個人的管理半徑是8,這是一個普遍的管理規律。創業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管理者影響力大一些,一人影響15人,也就能傳遞2層,2層後文化、創業精神以及核心的思想的傳遞是層層遞減的。所以“強”影響的範圍就是:1(創始人)+ 15(核心團隊) + 15×12(15個核心再影響各自部門裡的12人)≈ 200人。

一百多人時,創始團隊的文化穿透、工作品質要求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大家受創業心態的感召,很容易擰成一股繩。這個時候公司不要把制度、規章那些東西搞的太死板、嚴格,因為大家都在努力,費那個勁幹什麼?大家不要在管理上花很多的成本。

但是超過200人情況會逐漸變化。你會發現15個核心之下的12×15人裡,很難還有這個能力往下充分傳遞。

在前面6年的創業中,我寫了55萬字的分享和日誌(大部分全公司公開),但這樣畢竟是隔著很多東西,一線員工只看到文字,他沒有經常看到你的人,他沒有被你的氣場所影響,在遇到困難時或利益選擇時就很難有那麼多公心了。

這個時候不能再指望大家靠自覺解決管理問題,所以在超過200人之後就要定規矩了。

但這個規矩不是200人以上的時候才定的,所以我說很多團隊在這裡會遇到一個檻,挺難習慣的,很多公司可能1、2年後還過渡不過來。

這個階段仍有很多公司用習慣的鬆散管理方式解決問題,但總是解決不好,因為你的規則是很鬆的,很多時候是依賴人為判斷的。文化穿透不足的情況下,很多人出來鑽空子,搞的一個好想法千瘡百孔。

但你也不能過早定下這些硬性管理的制度,過早定會把發展速度降下來。因為管理有成本。

五、建立數字化管理的習慣

數字化管理是個大話題,我會專門寫一篇講述。

簡單來說:第一,各層管理者要有用數字的習慣。

舉個例子:什麼叫“工作‘基本’完成”?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聽的人不知道到底是成功完成、沒完成,還是進行中?

大家看我寫文字,很少用“基本上”,我喜歡說“進度約80%”,“140個”,這樣的描述,都是數字化的習慣。

“140”也是有考慮的,如果某個數字,例如單月成交客戶數,作為銷售負責人你得記住啊;但其波動又不是那麼關鍵,與其記“143”、“142”,你不如記“140”就可以了。如果哪個月突然變成“133”,你就能迅速反應出來,“哦,成交客戶數下降了”。

不僅自己,還要請管理團隊成員都養成這樣的習慣。

第二,建立管理指標體系。我通常的建議是每個部門不超過3個一級指標,這樣高管團隊才能記得住。

第三,建立良好的數字化管理會議制度。每月開數據會,應該固定在月初某天,雷打不動。彙報人要提前準備好分析和應對措施。

嗯,這裡又說回“開會”了。對比創業初期的會議,這個階段的會議節奏應該是這樣的:

  1. 【會前提案准備】提案負責人預先做好提案准備,包括當前數據分析、方案可行性分析、方案成本分析、未來數據預測
  2. 【會前數據核實】重要信息及數據要在會前與各部門進行核實及溝通:例如成本及成本預測數據與財務部溝通,客戶數據與服務部門核實,等等。千萬不要在會上探討“某個數字是否準確”的問題。
  3. 【會議提案】提案負責人陳述、答疑,包括解答對數據的質疑。
  4. 【會中討論】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會人充分探討。最好還是專門安排有critical thinking的人負責挑刺。大家知道ta是被指定幹這活兒的,即使爭執起來也不會有壞的影響。
  5. 【CEO發言】CEO仍然要最後發言表態,避免干擾與會者意見的獨立性。但這次不同,CEO不要直接給出結論。最好是提案方能說服大家或者被大家說服。如果爭執不下,CEO才決定是否要本次做決定,還是延期。
  6. 【安排執行細節】如果做了決定,會上也不能再多花時間到執行步驟上,而是請提案人繼續細化執行計劃。

關於不同創業階段的不同管理方法,大家肯定各有心得,歡迎留言交流!

#特邀作者#

吳昊,微信公眾號:SaaS白夜行,紛享銷客天使投資人、前執行總裁。20年企業信息化和6年SaaS營銷團隊創新經驗,每天一篇2000字SaaS創業文章的堅持者,目前正處在從創業者向投資人的轉型過程中。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