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土散文:女儿铺

女儿铺,这是一个在我家乡快要行将消没了的地名,铺是店铺的意思,女儿铺,那不是一个卖女娃子的地方吗?这怪怪的地名叫起来,总带有一股浓郁的酸楚之意。地名往往沉淀了地方沧桑的历史,或是有一个悲凉的故事被四面传扬出去,如果有人愿意去追根究底的话。

农村乡土散文:女儿铺

女儿铺位于白水河与斌冲河交汇的叉口处,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地方。很久以前,听白胡子的老人们讲,在白水河坝没有修成之前,瓮门畈平原就是一处遍布荒滩、石碛的水洼地,水田仅存在于一些有限的山垄间,面积很少。碰上荒年,出门讨饭的农人很多,卖儿卖女的现象也常有发生,据此推测,数十百年前,女儿铺可真是一个女儿的出售点,是贫苦人家骨肉分离的伤心之地。在旧时代,没有计划生育的观念和技术,许多穷人家孩子多了,门前屋后的一点贫瘠土地养不活,就只好卖给家境好的人家做童养媳,也是农村很普遍的一种做法。

在我保留最早的记忆中,女儿铺就是笔直的白水河坝偏向拐弯、下坡处的一间小小店铺,四周孤零零的,没有一间别的建筑存在。旁边只有一棵很粗的野树,由于年代太久,树干的下部已经空心了,那些易于着火的朽木被人折去点旱烟,后就渐渐形成了一个大洞,可容路人在急雨来临时钻进去躲雨,也有流浪乡间的乞丐在此过夜。那树洞里常有零散的烟蒂和层层黑色的炭屑,因生火方便,冬天有人在那树洞里就地取材生火取暖,终于有一天,我村的两个大男孩子在那树洞里点火玩耍,回家时忘记了没有泼水灭火,后来到了晚上九点钟左右,女儿铺边的那棵著名的大树就烧起来了,高高树冠上吐出的火苗在黑夜中十分耀眼,四方各村的人都看得到。经过此事件,村里主事的人怕会发生第二次火灾,就吩咐砍了那棵大古树。

农村乡土散文:女儿铺

最初,女儿铺那间房子确实很小,还没有平常的电线杆高,开店的年轻人叫王食品,嘴唇略厚,待人和蔼可亲,那店里有红、白纸、作业本和冰糖、食盐、煤油、布料买。在这间孤零小店视线所及的三五公里内,是没有第二家的,附近几个村人家的日常所需,都免不了要向女儿铺走去。中午常常有气咻咻的小孩子跑过去,趴在石灰砌成的售货台前,掏出几枚白亮亮的硬币买糖吃。田畈中间那条通向女儿铺的两三尺宽的土路上,时常见到颤巍巍走着的老人,提着装着鸡蛋的篮子,拄着拐棍,去女儿铺卖鸡蛋换每餐做菜所需的食盐,或是停电要用的煤油。女儿铺除了收购鸡蛋外,也收购空酒瓶、破胶纸、乌桕籽(乡人俗称为木子)、紫苏、夏枯球等物品。这就为一些嘴谗而无钱的小孩提供了方便,催生了他们劳动的积极性,他们在学校放假后,会自觉地到乡间各处捡废品、采药材去卖。

农村乡土散文:女儿铺

女儿铺小小房子的后面,是一年四季都哗哗作响的水流,毛嘴村人过来买卖,时常是要扎高裤管过河的,因是两河交汇处,有时那水还是较深的。有放鸭子的人常在女儿铺下歇脚,把一群松花鸭由水田赶进白水河游水后,他就把长长的竹杆插在女儿铺店后的河岸边,自己进小店里找店员聊天,或是买包“大公鸡”牌香烟,或是一包火柴。那时,乡间常有黄梅县人或是宿松县人过来做小生意,挑着小货担摇着两面响的小鼓,用异乡话叫着“挑红挑绿,鸡毛换灯草(芯)”,走乡串户,到中午时,女儿铺是他们放下货郎担歇脚的理想处,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到乡间各类小物品的价格。

过了几年,有人在女儿铺那间小小杂货店边修起了另一间小店,做起了碾米坊的生意,这样,就打破了女儿铺原来的廖廓、清静了,剧烈的柴油机声,或是嗡嗡的电动机转声,就常常与屋后的河水相对唱。碾米坊的老板也姓王,爱好植物,他在店前倒垃圾处种了一排斑竹,几年之后,那一排斑竹长得黑绿密不透风,由向桥下白水,行驶在公路上的车辆,就几乎只听见碾米坊的机器声,而看不清楚碾米坊所在何处了。

农村乡土散文:女儿铺

又过了几年,有乡人用土砖在女儿铺的下坡处,建起了两间小房子,搭起了一个木篷,做起了收猪卖肉的生意,这样,女儿铺的人气就兴旺了许多,乡村人家办喜宴等较大的事情,在女儿铺就可以摆平了。为了夏日遮阳,冬日挡风,屠户在猪肉案前插上了一行四株白杨树枝,过几年再路过那里,那些白杨树已长有小水桶粗,夏秋季站在乡村边远望女儿铺,已是一簇浓绿了,四株白杨树都已亭亭如盖了。

又过了几年,那些白杨树又被砍倒了,原因是政府要修整乡间公路,把弯曲的、坡度起伏的地方修直、修平坦,女儿铺面前的公路凹下去了两百米来长的距离,现要捞取河砂填平,让车辆和行人沿着白水河坝一条水平线走坦途,这是一项令四乡农人们欢呼的工作,没过多久就变成了现实。

农村乡土散文:女儿铺

女儿铺现在没有坡度了,平坦一片,由于河堤够宽,有好多乡下人家看上了那里的商业发展空间,移家去那里建房子做生意,现在有商店、铁匠店、家具店、建材店、五金店、水泥栏杆制模店等好多家店铺,在女儿铺门前的公路边不断地诞生,不断地向前延伸着。现在的女儿铺,宛如一条街道了。回乡时,现在已越来越少听到人们叫那地方“女儿铺”了,而改叫“河坝上”了。

作者简介:自由撰稿人,企业文化主管,市级作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