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家族资本开路征战海外数年,近期却不断遇阻,强弩之末?

近年来,李嘉诚家族大举进攻海外市场,凭借多年在中国积累的巨额财富,各种吞并收购,犹如蛟龙入江,震的全球商界侧面,不过目前看来力量似乎耗尽,各种问题也迎面而来。

长和澳洲收购遇阻

11月20日,长和系公司纷纷发布公告表示,收购澳大利亚天然气管道公司APA Group的实施协议已终止,长和系公司将不会继续进行收购事项。理由则是,无法取得FIRB条例项下的不反对书面通知。

8月份,长和系公司发布公告称,该项交易是通过组建财团并成立一只信托计划的方式由竞投公司收购APA Group。该项信托计划生效有一项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取得澳洲联邦财政部长(或其代理人)就收购事项提供《1975年外国收购及合并法(联邦)》(FIRB条例)项下的不反对书面通知。

然而,就在几周前,澳洲财政部长弗里登贝格(Josh Frydenberg)便已经表示其“初步观点”是否决,因为这不符合“国家利益”。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得出这一观点的基础是,这将使我国最重要的燃气输送业务的国外所有权过度集中在一家公司手中。”

李嘉诚家族资本开路征战海外数年,近期却不断遇阻,强弩之末?

APA Grou是澳洲最大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商,占据了澳大利亚56%的市场份额。如果,长和系收购了该天然气公司,那么将掌控澳洲近三分之二天然气网络,这让澳洲政府紧张不已。最终,通过行政手段否决了该项交易。

对于投资澳洲来说,国家安全一直都是绕不过去的坎。该行政手段曾经也用在另外一家中资企业:中国铝业身上。

会员专项文章《多家矿企再度出手海外 精准抄底还是重蹈覆辙?》提及,中铝在2008年2月份,联合美铝以总价70亿英镑(140.5亿美金,美铝12亿,中铝129.5亿)的价格收购了力拓12%的股份,成为了力拓最大单一股东(但不占董事会席位)。

虽然价格从收购时的约60英镑涨至70英镑,但随即赶上金融危机,股价一路跌至10英镑。中铝在09年时想继续增收购力拓时,因为澳大利亚政府的行政审批干预,让中铝迟迟无法完成增资,最终力拓完成了自我救赎,反悔了协议(当时违约金只设置了1.95亿美金,违约成本相对较低)。之后中铝一直持有力拓股票,靠着近几年力拓的分红和回购,才将浮亏收窄。

长和澳洲战绩喜忧参半

早在19年前,李“超人”便率领旗下的长和系公司投资于澳洲资本市场,并且专注于公用事业投资。

长和系在1999年,便收购了澳大利亚天然气供应商ENVESTRA的19.3%股份。同时,还完全控股了盐业公司Cheetham Salt,该公司为澳洲最大的盐生产商,每年可生产近60万吨精盐;持有澳洲通信公司Vodafone Hutchison Australia的50%股份;在2017年,澳大利亚政府批准了长江集团收购燃气及电力分销商杜埃特集团(Duet Group),该笔交易耗资73亿澳元,是长和在澳洲当地最大手笔的投资。

李嘉诚家族资本开路征战海外数年,近期却不断遇阻,强弩之末?

近20年来,李嘉诚率领的长和系在澳洲深耕多年,如果翻看长和系的投资版图,可以发现李嘉诚更多的是投资于以英联邦为主的国家,而且主要集中于公用事业这种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公司。自2016年英国脱欧以来,长和帝国在英国的大量投资遭遇了英镑贬值的风险。为了分散投资,长和系开始更大手笔的投资于澳洲等国。

在澳大利亚已经持有SA Power Networks、Powercor Australia、Australian Gas Networks 和CitiPower I Pty Ltd.等资产权益的长和系依旧处于快速扩张中,特别是在李泽钜刚刚接管长和帝国希望做出一番成绩的时候,中澳关系和全球贸易紧张都成为了中资企业海外投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对澳投资骤降,中资企业另辟蹊径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自2007年起,已有相当于9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流入澳大利亚,但自今年2月份,澳洲财政部已经宣布收紧对电力和农业的投资政策。

实际上,2017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便以有所下降。根据毕马威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对澳投资下降一成多。2017年中国投资者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减少了11%,从2016年的115亿美元降至103亿美元。当年共计完成102笔交易,交易数量大致与2016年相当。其中,已在澳大利亚有过投资的投资者完成的交易有65笔。

据毕马威统计,下跌中的89%是基础设施投资,从2016年的43亿澳元降至2017年的4.85亿澳元。此外,在石油和天然气(下降84%)、可再生能源(下降64%)、商业房地产(下降22%)以及食品和农业(下降8%)等领域投资也出现下降。

如今,澳洲追随美国政府一同以国家安全理由,收紧了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审查,使得企业收购处处碰壁。特别是当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实施禁运制裁后,对华为也树立投资壁垒,基本否决了华为进入美国市场。

李嘉诚家族资本开路征战海外数年,近期却不断遇阻,强弩之末?

在4G领域,华为在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高达55%,但澳大利亚政府却成为第一个将华为拒之5G市场门外的国家,同样是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时任财政部长莫里森和通讯部长Mitch Fifield发布联合声明,将华为排除在5G供应商名单之外。前任总统特恩布尔在任时,对于华为参与澳洲5G建设的事情一直没有明确发布禁令,不过随着其对国会控制力的减弱,以及通信部长的公开倒戈,致使华为痛失此次竞标。如今,时任财政部长莫里森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在任总统,因此,当前澳洲政府紧跟美国步伐,对中国投资依然处于收紧状态。

不过,英国则成为了第一个接纳中国5G的国家。11月22日,据美国科技媒体TelecomLead报道,中兴宣布已与英国电信公司JT Global签署了首个5G网络协议,测试服务计划于2019年启动。

在脱欧形势并不明朗知己,投资者纷纷选择撤出英国市场,就在这时,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正在逐渐加大。据路透社报道,名为《中英投资:在新“黄金时代”的致胜策略》白皮书指出,今年上半年英国吸引了16亿美元的中国投资,超越法国和德国成为,成为继瑞典之后,最受欢迎的欧洲国家。

因此,在澳洲投资碰壁之际,英国投资也许将成为中资企业下一个争相进入的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