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兩類公司試點擴圍敲定11家央企

第三批兩類公司試點擴圍敲定11家央企

本報記者 杜雨萌

臨近年底,備受矚目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名單再度擴圍。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從一位權威知情人士處瞭解到,第三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名單最終鎖定了11家中央企業,除了目前已知的華潤集團、中航工業和國機集團外,還有2家能源類央企和1家商貿物流類央企。

繼華潤集團、中航工業於12月17日、18日分別被確認為第三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後,昨日晚間,中工國際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國機集團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之一。至此,在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提出的“初步考慮新增10戶左右央企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中,已有3家央企率先“露臉”。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兩類公司試點名單的進一步擴圍,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國有資產監管從管企業轉向管資本的必然要求。按照改革方向,未來國企和央企都將逐步改造為少量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一些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以及少數專做實體產業的產業集團。因此,原則上說,除了少數適宜於產業集團化發展的國企和央企外,其他國企和央企要麼將被改組為以財務投資為主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要麼將被改組成以產業投資為主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劉興國預計,接下來,已經進行混改或董事會授權改革試點的國企和央企,有望逐步進入“兩類公司”試點範圍。

目前在央企層面,國務院國資委已先後確定兩批共10家試點企業,其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有8家,分別為國投、中糧集團、神華集團、寶武集團、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2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則是誠通集團和中國國新。

“國資委對第三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的選擇,主要是從企業的發展戰略、盈利能力、董事會建設、關鍵運營能力等多個指標來進行考察。”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根據國有資本運營模式,進一步加大授權力度,是開展“兩類公司”試點的重要內容。

雖然國務院於今年7月30日發佈《國務院關於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兩類公司”的總體要求、試點內容、實施步驟、配套政策、組織實施等五方面內容,但在周麗莎看來,省市級國資委如何組織企業形成實施方案報給省政府,央企如何組建兩類公司,省市級國企如何在指導意見框架下將兩類公司實施落地,都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

劉興國也對記者表示,對於“兩類公司”來說,還有兩方面問題需要高度關注:一是投資公司與平臺公司的定位問題,雖然文件對兩類公司有清晰界定,但在實踐中,可能難以禁止兩類公司彼此越界運行;二是授權邊界的問題;授權太少,不利於充分激發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積極性;授權過多,則可能導致監管不夠,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管理層為所欲為,不利於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喜歡文章

第三批兩類公司試點擴圍敲定11家央企

0

給文章打分

第三批兩類公司試點擴圍敲定11家央企

第三批兩類公司試點擴圍敲定11家央企

第三批兩類公司試點擴圍敲定11家央企

第三批兩類公司試點擴圍敲定11家央企

第三批兩類公司試點擴圍敲定11家央企

本文得分 :0

參與人數 :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