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把“候鳥”變成海南人才富礦

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把“候鸟”变成海南人才富矿

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發言。南海網記者李慶芳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9月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馬偉元)9月2日,海南省政協組織召開候鳥人才協商論證會,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在會上建議,要以冬季小學期為平臺,把海南“候鳥”變成人才富礦,爭取將年富力強的高層次“候鳥”人才轉變成海南的“家鳥”。

海南大學有300名“候鳥”專家開展教學科研

李建保說,海南大學目前大約有300名“候鳥”人才專家,其中200人是冬季四個月的“候鳥”專家,其他季節累計約100人。300名候鳥專家中,大約100人是冬季來給本科生上課的,100人是來幫助做科研的,100人是來做專業學術報告和學生勵志報告的。

“利用溫暖冬季的春節放假前後,吸引和動員大量的高層次‘候鳥’專家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讓學生享受到一流的教學資源。”李建保說,每年在春節放假之前,海南大學專門安排三個星期至一個月的時間,請“候鳥”專家來上正規的學分課程,尤其是本科生的學分課程,本校教師作輔導教師,這樣既能使學生國內外一流的教學資源,也能使本校教師得到培訓和提高。

“候鳥”專家參與高校科研取得重大成果

李建保說,在暖冬季節,許多“候鳥”專家願意住在海口,海南大學邀請他們來參觀科研實驗室,參與科研活動,每年有近百名資深的高層次專家參與到海南大學的科研團隊中來,許多被聘任為客座教授、兼職教授和軟性引進人才。

例如,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幫助學校在國內首次取得了點帶石斑魚全人工繁殖的成功,該成果的應用與推廣結束了我國養殖石斑魚苗種完全依靠進口或捕撈的歷史,目前海南生產的石斑魚苗種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達85%以上。王愛民教授邀請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郭希明博士共同研究的“馬氏珠母貝分子育種技術及新品種培育”和“中國近江牡蠣遺傳生態結構及生態成功的影響因子”項目,被列入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資助項目,並得到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資助。

出臺政策把“候鳥”人才變成海南的“家鳥”

李建保認為,單位的重視和支持是吸引候鳥人才的關鍵,海南大學預先有計劃地安排候鳥人才工作,每年在預算中安排50多萬元的專項經費。同時,安排兩種類型共60多個房間用於候鳥專家來訪居住,還給高層次“候鳥”專家配備2名校內助手。

李建保建議,省裡每年組織評選優秀候鳥專家和優秀實施單位,並總結經驗,使海南的候鳥政策常態化和高效益化,形成更好的熱愛人才、尊重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社會氛圍。同時出臺政策,對於稀缺性專業的、高層次的專家,要放寬聘用年齡至65或68歲,可考慮高層次候鳥專家在省內相關教學科研單位工作,可享受在崗在編人員同等待遇,例如可兼職院長、副院長或所長、副所長,並給予相應的責權。

此外,希望對年富力強的高層次“候鳥”人才,尤其是國字頭的“候鳥”人才,省裡要鼓勵有意識的、一對一地做細緻的工作,爭取將“候鳥”轉變成海南的“家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