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要了命,打著中醫保健旗號的“權健亂象”該如何治療?

七歲女童服用權健所謂抗癌藥物最終措施治療良機,失去生命。令人唏噓不已的新聞牽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集團的黑幕。昨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會議提出,整治打著中醫旗號的養生保健服務亂象,保障群眾健康。養生變成要命,“權健亂象”該如何監管、整頓?怎樣讓老白姓青睞的中醫技術在治未病領域發揮更好作用?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就此採訪專家。

“養生”要了命,打著中醫保健旗號的“權健亂象”該如何治療?

取消的資格認證,亟待及早補上

中醫治未病,多年來被證實有良好療效,市場反應好、百姓接受程度高;不過以“中醫為旗號”的保健市場良莠不齊、從業人員缺乏統一資質與入行門檻,是長期存在的問題。

早在2005年國家中管局便曾發文明確:各類保健機構不允許以中醫為旗號進行中醫診療行為。上海市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主任孫武權告訴記者,市場上保健機構內的保健按摩師,一度有資格認證。過去,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免費培訓保健按摩師,發放資格認證並解決就業崗位。然而,“保健按摩師”證書於2017年9月取消,根據當年的《關於公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的通知》裡,保健按摩師不在其中。專家直言,“雖然以往認證的保健按摩師與專業按摩推拿不在一個層次,好歹是一種判斷能力的依據。取消證書後續未能及時跟進,導致從業人員魚龍混雜。”

現有統計顯示:2012年我國各類註冊保健機構140餘萬家、相關企業300餘萬家、相關從業人員高達3700餘萬人;今年我國保健機構已達300餘萬家,相關企業已達500餘萬家,從業人員更是不計其數。記者同時瞭解到,目前,針灸推拿等中醫技術有學術專業委員會,僅限於學院派專家學者交流;論及保健行業市場入行門檻,卻無所依據。

保健“治未病”,不該成為“能治病”

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張懷瓊說,人員缺乏資質認證之時,保健行為也難界定,“雖然中醫保健在治未病領域有特色,但其實很多保健機構已在‘治病’而不是‘治未病’。” 此次權健集團涉及的從事所謂“火療”醫療行為,便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

記者查閱,2014年國家中管局、原國家衛計委曾發文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中有關中醫監督問題,尤其強調,非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在經營活動中,不得使用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牽引、扳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灌洗腸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或高危險性技術方法。孫武權直言,“頸椎病、腰椎病等其實屬於疾病範疇,在保健領域卻被含糊為‘未病’。”前兩年,外地保健機構導致一名小兒按摩致死,便是血的教訓。事實上,打著中醫旗號的保健機構進行醫療行為,在具體監管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困難。監管可能只能“管到面上”,至於從業人員到底從事怎樣的手法操作,很難監管到位。

專家舉例,以最常見的脊柱保養、脊柱按摩為例,很多市民誤以為手法按摩操作沒什麼大講究,其實並不然。在美國,脊骨神經醫學(chiropractic)必須由取得證書的人方可操作,缺乏資質者一些固定手法動作不得操作,否則將被視為違法行醫,“相形之下,我國從業人員資質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這為保健市場埋下極大隱患。”

“真空地帶”還需多部門聯合監管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鼓勵社會資本辦保健機構,初衷是好的,但監管必須及時跟上。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於“治未病”,目前看來“牆內開花牆外香”,正規醫療機構內技術到位,卻因要求嚴格束縛過多,許多項目開展受限。例如,醫療機構內“中醫養生茶”無法單列服務收費項目,奈何只能作罷。百姓有需求、市場有回應,保健市場恰好利用了這一點“水漲船高”,“社會資本終究是逐利的, 這也為不法商家創造了機會。”

一邊是缺乏資質門檻的市場,一邊則是百姓急劇上漲的健康需求,其中形成的“監管真空地帶”,孳生出不顧消費者利益牟利的保健機構。業內人士建議,衛生監督部門以監督行醫機構為主、市場監管局則對非法行醫難以取證,“保健市場界定於醫療與非醫療之間的模糊地帶,保健品療效等宣傳廣告監管則又屬工商部門,涉及到多個部門的領域,聯合監管執法最為見效。”此外,針對保健服務項目,無論醫療機構、保健機構還是養生機構,均應統一服務操作流程與標準,最終實現“同臺良性競爭”。

張懷瓊最後透露,目前上海市衛健委正組織中醫專家專項調研相關政策與技術問題,並將進一步規範中醫保健市場,讓傳統中醫為人民健康做出更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