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雾化治疗

儿童雾化治疗

胥静

雾化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与其他用药及输液相比,雾化更安全,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无创伤,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雾化吸入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主要针对于哮喘、过敏性咳嗽、急性喉炎、毛细支气管炎、有幼儿喘息及一些咽部化脓、粘液阻塞呼吸道的孩子。

儿童雾化治疗

二雾化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主要分为:

1、 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

2、 糖皮质激素:布地奈

3、粘液溶解剂:氨溴索

4、 抗生素(不推荐使用)

抗生素用于雾化给药的初衷是为了增加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不良反应。但目前我管并没有专门的雾化用抗菌药物。临床及实验表明,静脉注射的药物并非完全适应雾化给药,除了地塞米松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其他抗菌类药物的安全性及疗效都没有得到确认,因此不推荐儿童使用抗生素做雾化。

三在雾化的使用中,还存在许多误解:

1、有呼吸道问题就用雾化,会产生依赖

雾化治疗之所以普遍推广,这是因为雾化治疗具有用药剂量小,起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儿科使用的雾化类药物并没有成瘾性,不存在药物依赖的问题。其次,雾化药同我们吃药、打针用的药物一样,不是使用一次就药到病除,一劳永逸。常见的雾化治疗药物通常起效比较快,作用时间持续数小时,最后被身体代谢分解掉,所以需要根据病情多次给药。随着临床上需要长期雾化,吸入型糖激素增多,一些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才引入了家庭雾化吸入剂量的模式,来提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并且改善一定的愈后。雾化治疗同样也遵守合理用药的原则,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和儿童具体情况,根据医生建议来进行选择,从而得到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说雾化多了就产生依赖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根据。

2、雾化时间越长越好

在雾化治疗方面,至少家长觉得,雾化使用长一些会更好,看到这个雾化机上还有液体,觉得没喷完就担心达不到治疗效果。实际上雾化吸入时间取决于药液的容量,儿童每次雾化10-15分钟就足够了。

3、哭闹时雾化没效果

想必大家对孩子边哭边雾化的场景并不陌生。有些人认为,儿童哭闹的时候呼吸加深,雾化的药物容易吸到肺里面去。事实上并非如此。儿童哭闹时,是一次快速的吸气,紧接着一个延长呼吸的过程。快速的吸气让药物在咽喉部产生碰撞,而延长了呼吸过程,则让药物从雾化装置中浪费丢失掉了,导致药物很少能够进入肺内发挥作用。所以说孩子哭闹是大大降低了雾化治疗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患儿的雾化治疗应遵医嘱进行,不可擅自配药,并掌握其注意事项,规范治疗过程,使患儿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儿童雾化治疗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