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喚鳳展彩翼 ——芮城縣著力實施“鳳還巢”計劃側記

月是故鄉明,情是故鄉濃。現年32歲的張豔琦家住芮城縣大王鎮,青島務工數年後回鄉經營一家淘寶網店。2017年9月,藉助芮城“鳳還巢”計劃的強勢推進,張豔琦參加縣人社局舉辦的電商培訓班,短短十餘天時間,通過從網店製作、宣傳、銷售等方面系統學習,張豔琦茅塞頓開,按照講師傳授的方法,產品銷量也大幅提升,從剛開始的寥寥數單到如今每天上百單,躍居淘寶網店同行之首,面對紛迭而至的訂單,張豔琦不得不增加人手幫忙擇撿、整理分發包裝,間接帶動閒置勞動力30餘人。

張豔琦網店的鉅變只是芮城縣轉變服務理念,實施“鳳還巢”計劃的一個縮影。2017年,芮城縣以“關注、關心、關愛”為核心,大力實施“鳳還巢”計劃。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靠前指揮,各成員單位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經過四個多月共同努力,該縣實施“鳳還巢”計劃初見成效。

眾志成城結碩果。2017年,運城市委、市政府實施“鳳還巢”計劃,芮城縣委、縣政府迅速謀劃,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芮城縣在外務工人員管理服務中心,成員單位包括10個鄉鎮和26個職能部門。出臺了《芮城縣落實“鳳還巢”計劃實施方案》、《芮城縣在外務工人員管理服務辦法》、《芮城縣返鄉創業興業激勵獎懲辦法》3 項管理制度,明確了總體要求、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建立“工作臺賬”,開創性地將“風箏計劃”一同納入行動範疇,在現有“四本臺賬”基礎上再建一本臺賬,即《芮城縣“風箏計劃”在外工作人員情況統計表》,收集在外求學、工作以及軍隊轉業在外工作人員等各類芮城籍各類人才5390人,為促進芮城“鳳還巢”計劃順利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依託人才強縣戰略,縣委、縣政府領導帶領縣人社局、招商局、工商聯等部門負責人一行先後到西安市、杭州市、寧波市、上海市、張家港市、南通市、泰州市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活動。舉辦了西安市、杭州市兩個商會成立暨運城市芮城縣在外務工人員關心關愛懇談會。赴蘇州常熟召開在外務工人員關心關愛座談會。先後三次赴北京分別召開芮商芮才“鳳還巢”計劃懇談會、芮城北京商會聯誼會、在外人才關心關愛座談會。

滿載親情、友情、鄉情的政府服務帶來的是返鄉創業潮。通過“鳳還巢”計劃,現任中國獸藥協會副秘書長、大北農動物醫學研究中心總經理的古魏驕子趙亞榮博士對其投資的“芮城縣榮科原種豬有限公司”擴大規模200畝;總投資3000萬元的芮城縣興藍強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戶芮城;該縣在浙江一家央企集團,由該公司綜合部芮城籍部長牽頭,與該公司高層進行深入對接,達成了在芮城投資10億以上,整縣推進一體化屋面分佈式光伏項目和光伏組件生產線項目,更是給芮城縣經濟發展注入勃勃生機,為全縣人民帶來滾滾財富,2017年,芮城縣經濟運行增速和效益排名全市第一。

返鄉創業者不僅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更重要的是,正成為當地扶貧攻堅的一支“生力軍”。在芮城建立“中森藥材基地”、短短4個月便為周邊村民發放零工款70餘萬元的“80”後創業明星鄭林道出的是回鄉芮城人的心聲:“扶貧不是慈善,扶貧是扶上馬送一程,是對症下藥的方子,扶貧是讓勤勞的人能更好的生活,如果家鄉的父老鄉親們有需要,我願點燃那支照亮前行方向的燭光。”

部門聯動暖人心。家住南衛鄉東張聯村的貧困戶董明波老人,雙目失明,只有一隻手,為了消除其在外務工家屬的顧慮,村裡安排他在日間照料中心吃飯。“父親衣食住行有了著落,我們做子女的在外打工才能安心。”剛剛回家的董好祥告訴記者,“‘鳳還巢’計劃不僅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解決留守老人的生活、留守兒童的入托就學問題,務工人員家屬出現重大變故或患大病住院時,政府還會在醫保報銷、幫扶補貼等方面給予支持,真正服務到百姓們的心坎上了。”

為了把“關心關愛”服務做細做實,縣人社局成立“芮城縣在外務工人員管理服務中心”股室,在全縣10個鄉鎮設立在外務工人員管理服務站,172個行政村、9個社區設立聯絡點,確定了具體聯絡員,開通了該縣在外務工人員關心關愛網站,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心繫古魏”,廣泛宣傳相關優惠政策、風土人情、文化旅遊、服務內容、就業信息、工作動態等,實現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全覆蓋;縣委組織部在外出務工人員集中的地方成立了2個駐地黨組織駐地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縣教育科技局通過建立臺賬、設立綠色報名窗口、減免學雜費等方式,幫助解決 1459名留守兒童就學問題;縣民政局積極開展調研,在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的村、社區設立83個日間照料中心,幫助容納空巢老人 506 人,真正解除在外務工人員後顧之憂;縣司法局聘請法律顧問,開通法律援助熱線,積極與外出務工地人社部門、工會組織、婦聯、工商等有關部門建立長期合作和日常聯繫,幫助他們解決合同簽訂、勞動關係、勞資糾紛等問題,形成輸入地與輸出地雙向維權新機制……

主管部門有作為。作為“鳳還巢”計劃的主體實施部門,縣人社局轉變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效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能技術型為重點,依託芮城東茂商業街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成立電商、微商“創客空間”培訓中心,全面打開工作思路,面向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下崗職工、殘疾人員等群體,通過減免三年房租及各項費用,為返鄉創業者提供義務代辦相關營業手續等全程服務,同時定期聘請相關專家講師組織培訓學習;針對城鄉大齡就業困難人員,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勞務輸出工作;瞄準電工、焊工、家政、護理、月嫂、廚師等市場需求旺盛的技術工種,扭轉體能型低收入勞務輸出轉變為技能型高收入勞務輸出;結合縣域文化和外出務工特色,精心打造芮城開鎖、陽城滷肉、芮城小火鍋等一批代表性的特色勞務品牌。其中“芮城開鎖”現已輻射全國10多個大中城市,從業人員達400餘人。

“為了緩解春運壓力,自臘月二十六開始,我們聯合縣勞務輸出中心,租賃一批50座大巴車,在蘇州勞務輸出協作基地分批分段接送芮城在外務工人員,做到一站式、保姆式服務。”芮城縣在外務工人員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姚軍照介紹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期間,人社局圍繞‘鳳還巢’計劃,召開一次返鄉務工人員座談會,廣泛徵求他們對縣委、縣政府的意見、要求和建議。同時舉辦2018年芮城縣人力資源現場招聘會,涵蓋縣域內外各類用人單位50餘家,求職人員涉及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城鎮失業人員及下崗職工、大中專及技校畢業生、復轉軍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等萬餘人。通過以上活動,不但要為芮商芮才建設家鄉尋好‘良木’、提供最優良的環境,而且要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濃濃鄉情和絲絲關愛,幫助他們就業創業,真正做到載好梧桐樹,引得金鳳歸!”

(曹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