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P2P網貸行業十大影響力事件回顧

2018年是P2P網貸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節點,在合規整改備案一再延期、宏觀經濟持續下行的背景下,行業爆發重大危機、監管介入重啟備案、多家機構海外上市,寒冰與烈陽融合,危機與希望並存。

所以,這個2018,你過得還好嗎?

蝶叔為大家梳理了這一年網貸行業的“十大事件”,讓我們一起復盤2018,溫故知新,迎接2019的到來。

2018年P2P網貸行業十大影響力事件回顧

1、禁止暴力催收

2018年3月2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公約》要求,從業機構開展債務催收業務時應自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催收人員在與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溝通時,應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不得采用恐嚇、威脅、辱罵以及違反公序良俗的語言或行為脅迫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

沒有任何一個合法行業可以建立在暴力的基礎上,中國互金協會對行業催收行為的規範,對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2、資管新規出臺

4月27日晚間,業界矚目的大資管新規,在央行官網正式發佈。而對於P2P行業而言,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去剛兌”。

新規要求,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融機構不得在表內開展資產管理業務;金融機構應當加強投資者教育,不斷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意識,向投資者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打破剛性兌付。

另外,金融機構不得為資產管理產品投資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或者股權類資產提供任何直接或間接、顯性或隱性的擔保、回購等代為承擔風險的承諾。

3、逾百家P2P臺需要更換銀行存管

2018這一年,各類監管文件密集出臺,行業專項整治持續推進,各網貸平臺根據具體的整改要求時間表進行合規調整。僅就網貸行業資金存管這一項來看,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4月底四地先後提及“存管屬地化” 廣東鼓勵“存管屬地化”,僅滬深兩地,就有100多家平臺或將因存管屬地化問題面臨重新選擇或更換存管銀行。

由於P2P平臺上線銀行存管從談判合作到上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時非常長,部分平臺紛紛表示傷不起。

4、P2P備案延期

4月上旬開始,整改驗收指引的發佈呈停滯狀態。有消息稱,已有省級金融辦接到通知,P2P網貸驗收備案將延期,備案核心是“嚴控標準、把握節奏、步調一致”。

在壓力下,各平臺都在為合規備案而努力著,整個行業合規度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由於網貸備案難度較大,各地備案確實無法在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到了6月,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接受採訪時表示,備案年內還不行,還得繼續加把力。至此,“備案延期”傳言被監管官方證實。

5、爆雷潮

6月16日端午節假期第一天,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被警方查封,自稱央企背景、號稱交易額超800億的唐小僧正式“爆雷”。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傾倒後,便正式拉開了P2P“史上最嚴重的雷潮”的序幕。

據統計,6月19-6月26日僅一週時間,全國共計有42家網貸平臺出現問題;7月1日-7月18日兩週多時間,當月共有183家平臺出問題;最後6-7月整個P2P行業有近250家平臺出現問題。

其中,6月25日聯璧金融因涉嫌非法集資被上海JF立案調查。至此,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四大民間高返平臺“全軍覆沒”。

7月13日,投之家這一被認為“不可能”暴雷的平臺傳出逾期消息。7月14日,投之家涉嫌集資詐騙案已被立案偵查。同時,投之家事件也牽出了P2P行業最大的一起連環詐騙,涉及人人愛家、投之家、天天財富、壹佰金融、中科金服、聚勝財富、翡翠島理財、火錢理財、堅果理財、邦邦理財等十多家平臺。

2018年P2P網貸行業十大影響力事件回顧

分析這次雷潮的原因,導致這次雷潮的因素主要是內因和外因共同導致。外因是導火索,內因才起決定作用。行業高速增長階段,資金源源不斷流入,任何問題都能被掩蓋,但也只是被掩蓋,問題不會自動消除。

6、監管打擊老賴

8月8日晚,全國互金整治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P2P平臺儘快報送老賴信息,報送時間只有一天。通知稱,近期P2P網貸機構風險頻發,部分借款人藉機“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等待P2P平臺資金鍊斷裂倒閉,從而逃脫還款義務,加劇了P2P平臺的風險爆發。

8月9日,人人貸、拍拍貸等頭部平臺發佈公告,已經將首批老賴名單上報國家。

10月份,首批P2P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已被納入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和百行徵信的系統,包括企業借款人信息和個人借款人信息,涉案金額為2億元。

11月中旬,第二批失信人信息被繼續納入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和百行徵信的系統,涉案金額總計約7000萬元,本批次亮點為將失聯跑路平臺的高管信息也納入了徵信系統。

最新消息稱,目前第三批信息也在同步準備,第三批信息加入了中西部省份的信息,與之前兩次相比較,第三批失信信息涉及的省份將更廣泛,涉及的信息主體數量和逃廢債金額都將大幅度提升。

各地對P2P老賴的嚴厲打擊,這對P2P行業是一個大好消息。只有讓那些老賴無法遁形,讓他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P2P行業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7、備案重啟,“網貸108條”出爐

8月17日,P2P網貸整治辦已向各省市網貸整治辦下發了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問題清單由此前最初原定的187條,逐漸修改縮減至目前的108條。

通知稱,此次開展的合規檢查,分別包括機構自查、自律檢查和行政核查三部分,這三部分檢查在時間安排上可壓茬推進,交叉核驗。

通知稱,將根據檢查結果進行分類處置。也就是前段時間監管層說的合規、整改、兼併、清退四大類,對不同類別的P2P採取不同的措施。

通知最後稱,各方確認的基本符合信息中介定位和各類標準的P2P將接入信息披露和產品登記系統,經過一段時間運行檢驗後,條件成熟的機構可按要求申請備案。

8、銀保監會召集四大AMC協助化解P2P風險

中國銀保監會召集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AMC)的高管開會,要求四大AMC主動作為以協助化解P2P的暴雷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對此,一家四大AMC總裁8月16日表示,目前正在研究當中。“化解不良是我們的主業,哪兒有風險,哪兒就會有我們的作為。”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是: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它們是國家專門處理不良資產的國企,曾經專門幫助銀行處理1.4萬億的不良資產,徹底化解了銀行風險。

如今,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已經發展成為超級巨無霸,總資產規模數萬億元,實力極其雄厚。這次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出手,意味著政府用真金白銀來力挺P2P。

9、P2P存管行白名單出爐

9月20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登記披露平臺首次公佈了25家資金存管系統通過測評的銀行名單(“白名單”),此後又分別公佈了8批共17家通過測評的銀行,最後一批“白名單”的公佈時間為11月16日。

10月中旬,信息披露平臺“資金存管”頁面開始披露已上線(或已簽約)資金存管的平臺名單。截至12月21日,已有31家銀行披露了614家平臺的資金存管信息,其中上線全量業務存管的有518家。

自銀監會2017年2月發佈《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以來,P2P資金存管之路命途多舛,僅僅是白名單的出爐就等了19個月,中間還面臨存管屬地化要求,銀行提高准入門檻、退出存管等問題。2018年3月,貴州銀行宣佈退出存管業務,受此影響的平臺約有20家(不包括已倒閉的平臺)。

如今“白名單”出爐,明確了哪些銀行可以合作,給部分平臺吃了一顆“定心丸”。

10、網貸成為金融行業正規軍

2018年11月13日,中國政府網發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三定”方案)。網貸(P2P)、融資租賃、融資性擔保機構、小貸機構、典當行、保理公司的規則制定均歸屬於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

網貸再次明確進入國家“編制”,和銀行一起受到銀保監會管理,分屬普惠金融部和銀行監管部,網貸成為金融行業正規軍。

2018年P2P網貸行業十大影響力事件回顧

P2P網貸行業正在經歷一個去蕪存菁的清理階段,行業正清理一大批資質、能力不行,運營不規範的平臺,之後或將會迎來一個合規發展的新時代。

結語

蝶叔相信,2019年對於P2P行業是全新的一年,對於蝴蝶銀以及一直支持和信賴蝴蝶銀的你們,也是!在這裡提前祝大家:元旦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