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当官的被灭九族,为何不逃跑或是对抗?族人:您逃1个试试

在数以千年来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直不缺乏残酷的刑罚,其中有一种制度从战国直到封建帝制结束才被废除,那就是由商鞅发明的连坐制,一人犯法连累全家,到后来逐渐发展为灭三族、灭九族甚至是十族。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时期的一名叫方孝孺臣子,因忠于建文帝,不肯吹捧新帝,被灭十族,生死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仅是这么一件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却瞬间要了成百上千条的性命。那么面对这种境况,那些当官的族人为何不逃跑或是反抗呢?

一般来说,在古代如果不是什么谋权篡位的大事,皇帝也不会一下子杀那么多人,毕竟他本身能登上皇位手上就沾染了不少的鲜血,古人都是信因果报应的,他们也不想造太多的杀孽,让自己死后受罪。再一个就是,所有的帝王都想名留青史,让人称赞为明君,并不想因此落得个残暴的名声,也不利于统治,所以像这种灭族惨案,在古代虽然一直没有被取消,但是也不多,基本都集中在明清时期。例如明朱元璋时期的胡惟庸、蓝玉以及清康熙的鳌拜。一夜之间,就砍掉了数万人的脑袋。当时看到这种事情的时候,除了觉得残忍以外,还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们是不是傻,那么多人又没有犯错,为什么集体不奋起反抗或是想办法逃走呢?后来才知道不是傻,而是做不到。

首先,上万人的逃亡,这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很容易招人眼球,想要一下子全部逃走是不可能的,也根本没有地方可以藏匿,人数太多,还没上路就已被发现。其次,就算是分批逃脱,去往不同的地方,有些漏网之鱼,那下场也不会好。他们这些人根本不能去乡镇甚至是村庄,只能去一些没人的深山老林。因为古代有一种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分区,每一片的人都不大,街坊邻居都是熟人,一旦出现陌生人,很有可能就是罪犯,谁也不敢包庇,只要有一人藏匿罪犯,那么这个保甲的所有人都得陪葬,相当于大家互相监督。而要那些平时过惯了富足生活的人,去深山老林中逃亡,过着东躲西藏,野人般的生活,简直就是生不如死,还不如直接一刀咔嚓,也算是解脱了。最后就是,像那种抄家灭族的大罪都是突然一下朝廷就派大量的士兵围了住处,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已经将人给抓了,根本没逃跑的机会。

除此之外,大概还有一些就是愚忠。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讲究忠君爱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重视身后名,即使被连累,也不想背上谋逆或是叛逃的罪名。并且要是逃走再被抓住,下场只会更惨,不如听天由命。

综上所述,古代的那些被灭族的人,不是不想逃,而是逃不了,就只能抱着那种绝望的心态等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