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信仰之基 凝聚信仰之力 创新档案工作


今年以来,西宁市档案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扎好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为引领,进一步武装思想,坚定信念,唱响思想建设“主旋律”,画好档案部门政治建设同心圆,凝聚强大的信仰之力,推动了全市档案工作不断前进。

“用心”,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信仰是万事之基、是万业之源、是万物之魂。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是档案工作者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市档案局以多种形式播种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和锤炼档案干部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一是学习理论坚定信仰。以“新时代的讲习所”“三学课堂”为平台,开展“红色记忆.党史教育”“我宣讲、我进步”等主题的微党课评比活动,形成“局领导带头讲,党员干部人人讲”的浓厚氛围,开讲“领导党课”5次、专家党课3次、“微党课”20次,组织专题讨论3次,参与人数达473人次;二是红色电影凝聚信仰。组织观看影片《厉害了我的国》《黄埔军人》《不一样的火焰》《人生不能重来》《第一大案》《权祸》《邹碧华》《天幕》等影片,教育党员干部作为党的档案工作者,把牢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永葆政治本色,对党绝对忠诚,作忠诚的档案守护人,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忠诚”的政治品格、“干净”的做人底线和“担当”的职业素质。

“用力”,为档案事业履职尽责。牢记“档案工作姓党”,坚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强化工作部署,扎实基础业务,拓展工作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在工作部署上“扣扣子”。召开全市档案工作务虚会,科学严谨谋划全年工作;开展工作梳理会,查问题、补短板、促整体、抓落实;组织研讨会,及时学习领会档案部门新精神、新要求,使档案各项工作紧密衔接,层层推进。二是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充分挖掘红色革命文化、档案文化,积极筹办《征程》之“党史教育”主题宣传,编印《征程——党史教育篇》宣传册,用红色档案讲好党史故事,让党员干部重温红色历史,接受党性教育,弘扬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学党史、讲传统、强党性的自觉行动;举办纪念“6.9”国际档案日——改革开放40年成就展;与武警西宁支队共同打造军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党员干部、部队官兵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编研档案文化作品《档记改革案录西宁》,以档案视角,展现西宁改革开放走过的光辉历程和40年来西宁档案事业取得的成就,为西宁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三是在工作落实上“钉钉子”。扎实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建立健全业务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比赛和“业务知识大家讲”活动;加强对机构改革档案的业务指导和全程监督。

“用情”,为档案干部成长培土灌溉。推进新时代档案工作,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是关键。一加强业务培训。先后举办全市档案干部业务培训班、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及配套软件培训班,近300名专兼职档案员参加了培训。二是加大轮岗交流。加强干部在不同科室馆里的轮岗交流,年内调整5名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轮岗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增长工作才干,大力培养全方位、多面手档案人才。三是激发青年干部活力。让青年干部在工作中做主角、挑大梁,全身心投入到 “两个绝对”具体化推进、中央1号文件宣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讲解、档案业务指导等工作中,激发青年干部的创新活力,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和“停不得”的使命感,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全力推进全市档案事业新发展。

�加强I���8��(ҷ��。印模档案是文书档案的重要补充。为切实维护印模的真实面貌,9月初印发《关于移交印模档案的通知》,要求历年涉改单位(调整、合并、更名、撤销)印章自停止使用之日起3个月内,编制印模档案移交清册(一式三份),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及时向市档案馆移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