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财务部负责人:企业没有推进管理会计下,如何有效运用CMA

他叫吴秀斌,是大型国企的财务部负责人,至今已有20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通过对CMA的学习,他对财务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坚信CMA前途无量。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CMA对他有什么帮助呢?

国企财务部负责人:企业没有推进管理会计下,如何有效运用CMA

一、学习CMA的动机

我从事财务相关工作已逾20年,现在的财务工作环境和我刚参加工作时已截然不同。简单地说,财务准则越来越复杂,对财务人员要求越来越高,管理和财务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互联网催生的AI,财务工作人员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这种迫切感促使我下定决心考CMA,可是过程并不顺利。

刚参加CMA培训,工作就有变化,打乱了我原来的计划,仓促应试,铩羽而归。第二次考试更是工作缠身,准备不足,直接放弃。和我情况类似的考生非常少,考场上我看大多数考生都很年轻,精力充沛,时间应该相对富足。我的工作环境不会有大改变,一度想退出,是班主任老师的鼓舞以及同学们的陪伴,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于是,我调整状态,重新接受挑战,终于通过了考试:P1虽然分数较高,但有运气的成分;P2分数较低,反而有把握通过。

二、CMA备考方法

下面简单说一下我的CMA学习过程,仅供各位参考:

其一是计划。将班主任老师制定的计划略做调整,之前不懂的,我都详细看了一遍视频,让思维进入CMA环境,所以花的时间较多,没有完全跟上班主任的进度;

其二是做题。我做题相对较少,网上的题库都没做完,这也是分数较低的原因之一。最后一个月多做优财题库里面的真样题和错题库,在理清知识脉络的同时做到举一反三;

其三是用好答疑。有些问题,要追根刨底,多花一点时间学习、求助,得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

其四是做好强化。平时做好笔记,包括视频、书、题目,记不住的重点记下来,最后一星期只看这部分,记得住的删掉,越看越少,考试前1、2天,在头脑中将所有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

总结来说,就是计划+方法+信心。我做到了,大家也能。

三、对CMA的应用及思考

拿到了CMA证书,我的注意力就转向了运用。我司还没有推进管理会计,结合我的工作感受,谈谈想法,和大家交流:

目前企业财务工作水平不一,差别很大,低端的以记账为主,工作范围有编制报表、制定制度、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税务处理、内部控制;高级一点的财务工作除了上面的内容外,还包括全面预算、融资活动、资金管理、产品定价、成本控制;CMA理念下的财务工作除了上面的工作范围外还有财务战略、资本运营、绩效考核、企业及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企业价值管理。

我所在企业是大型国企,随着金融环境、商业环境的变化,越发面临市场竞争压力,领导层的决策关乎企业命运,会计应当发挥信息中心的功能,财务管理必须顺应竞争环境的变化,从粗犷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将以核算、报表为纽带的传统财务会计转化为管理会计,为企业决策者服务。财务管理最终要转向价值管理。

道理似乎没毛病,但现实比较残酷:决策者非财务出身,对财务工作认识不足,理念上转变缓慢;原有模式运行多年,此模式下,形成的信息传播模式无法满足管理会计运用的基础;流程再造困难重重。管理会计涉及到前端的预算、业务数据采集,中端的核算、风控,后端的考核等,没有管理会计理念很难形成清晰的统一认识,推行管理会计必然是顶层设计,从上往下的模式。

顶层设计建立管理会计运用体系,主要包括重要内容的决策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等。在原有决策体系中明确管理会计的信息提供范围和运用方法,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入管理会计指标,把管理会计的数据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运用。过去企业管理各个环节都以财务数据为主,但多数财务数据可用性不强,指标具有两面性,有时相互矛盾,会计信息和管理决策之间的相关性降低。从顶层设计能解决经济环境变化和企业转型的现实需要,解决财务信息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顶层设计需要和信息系统建设结合,建立以财务会计数据、管理会计数据、业务经营数据为主要来源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作为对决策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等顶层运用的支撑。

中间是设计管理报告体系,包括以“相关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入”、“增量现金流量”等管理会计指标、概念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管理会计报告、报表,决策相关的可研报告、分析、方案等文件材料的编制手册和指南。

底层是建立管理会计方法、模型体系。模型化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区别,管理会计更注重运用模型模拟方法,即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 对经济事项进行比较精确的定量描述,从而提高预测的科学性,为最优化决策提供依据。一是对常用的模型运用,如存货控制模型、利用线性规划进行最优决策的模型、 量本利分析模型、敏感性分析模型等;二是在上一步运用基础上,探索建立具有本公司、本集团特点的管理会计模型,从而更贴近企业实际。

以上三个层面之间靠管理会计制度体系连接、协调,具体操作可以分别推进,特别是运用层面,可以先试点,再将成熟做法逐步推广。虽然财务的工作实践有内生冲动,但一时半会还是无力改变,这是一大遗憾。

学习过CMA的财务人肯定也会有我这般体会,也说明管理会计在传统企业的运用才起步,财务工作任重道远。但是我坚信:CMA前途无量。因为CMA能够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各行各业都需要CM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