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的火香,传承着一代代的香火缘


农村,现在俨然成为了老人的代名词,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们留守家园。那么他们只是“闲”在家里吗?不是的,他们要种地,要看孩,要挣钱,一是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二是也可以少帮衬一下家用。他们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无非求一个子女平安、合家顺遂。

王全和,68岁,曹秀琴,70岁,是豫北博爱县孝敬镇大岩村人,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将家中的子女养大成人,他们有着所有父母的天性,慈祥、吃苦耐劳。除了忙活地里的农活,就是制香挣钱。

博爱过去有首民谣:清化街,五里长,曲里拐弯到许良;许良街,竹货多,往北走,圪垱坡;西丹河,九道堰,水打磨,下扇转;前庄西,磨香末;皂角树,种烟叶;张毛光,下窑汉,王李冯封出大炭......孝敬轧火香,胭粉庄苇席光......王泰顺,寨卜昌;杜盛兴,起坞庄;积庆东,干果行;西复兴,在许良;清化鞭炮震四方,四省会馆美名扬。而这个轧火香就是王全和老人现在所从事的制香。


孝敬大岩村一直有着制香的传统,在六十年代时还采用着纯手工制作,到现在有了机器制作,人们可以省了很大的人力和时间。

由于制香过程会有大量的粉尘,比较脏乱,老人就盖了一间简易作坊棚。

以香末、木粉、榆皮粉做原料,添加檀香、柏木、丁香、茴香、肉桂、花椒、大料、灵草等辅料,做成适合不同用途的香品。

顺裁,十根为一排。经营长时间的操作后,基本可以一气呵成。

横裁后,整理没有完全切割好的地方。

快过年了,对火香的需要更大了。趁着天好,老人们挣取多做点。

做好后的火香需要进行晾晒。

做火香必须是晴天,因为做好后可以立即晾晒。

整个村子里,这样的晾晒场景非常普遍。

曹秀琴正在将没有晾晒好的火香重新晾晒。

将火香捆扎,八个为一捆。

火香都是人们提前预定的,不同材料的价位不一样。有0.32元一捆,有0.47元一捆。看到老人想到自己在家的母亲,祝愿老人身体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