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會逛宜家

如果沒有 Marcus Engman ,或許至今宜家(IKEA)還只是一個全球連鎖的傢俱大賣場。

直到 6 年前 Marcus Engman 的入職,讓這個零售巨頭轉型成為設計品牌,它就像從家居界的沃爾瑪變成了優衣庫。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Marcus Engman ©dezeen

在 Marcus Engman 的帶領下,宜家誕生了無數創意企劃:

米蘭家居展裡的宜家節( IKEA Festival in Milan )、關注食品安全和城市化進程的Space10 創新實驗室、和 Crawford、Tom Dixon 等知名設計師的合作。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x Tom Dixon ©IKEA

9 月初,Marcus Engman 宣佈了他將離職的消息,之後他會開設個人諮詢公司,提供關於設計方面的諮詢服務。

我們之所以關注 Marcus Engman ,源於他為宜家所做的顛覆和創新,包括設計方法論、品牌的重塑等,以及最關鍵的,為未來探尋可持續性的生活方式。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Space10 創新實驗 ©Curbed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Space10 創新實驗內部 ©dezeen

好奇創造有趣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2012 年,當 Marcus Engma 加入宜家後,他的第一個任務是讓宜家“更有好奇心,更開放一點”。

這也正和了 Engma 的心意,就像他喜歡和公司諮詢部以及設計部的同事工作一樣。

這群人職務的聯繫非常緊密,他們不僅要考慮本部門的任務,也會需要站在另一部門的角色思考問題。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如果你想找到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你就必須一直好奇。” Engma 經常會考慮諸如“它是如何工作的”這件事,直到他把這件事翻來覆去想清楚。

而身為設計總監的他,也經常會在宜家賣場裡思考,為什麼這個東西要這樣銷售。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x Ilse Crawford ©IKEA

對 Engma 來說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果你真的想用設計作為一種改變事物的方式,好奇心能為事物增加有趣的個性。”

透明度、開放和分享

增加透明度是 Marcus Engma 在宜家實施變革的重要舉動之一。

他讓宜家不論是對外還是對內的工作,都變得更加開放,以此來幫助人們逐漸瞭解到宜家產品背後的生產流程。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x Ilse Crawford ©IKEA

但對 Engma 來說這也是非常艱難的過程,他解釋說,每一個在“低成本、低售價”的限制下做設計的人都會了解,想傳遞出質量的信息是多麼困難。

“我們都知道,即使價格極低,但這些背後仍然有人性化的考量。”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life at home” IKEA年度家居調研報告

©IKEA

他和宜家同事們所做的,就是分享他們的工作過程。然後人們就會看到一些看似普通產品的背後,那些艱難和繁瑣的過程。

比如一隻不起眼的玻璃杯,但現在人們就可以看到,這是他們用三年的時間做的玻璃杯。還能瞭解到在那種價格的前提下還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有可持續的環保性,是有多麼困難。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Japan

家訪計劃與個性生產

讓宜家的流程更開放化是 Marcus Engma 想做的事,這也是他們和世界接觸的一種方式。

為了進一步瞭解真實的家庭生活,他們制定了“家訪計劃”,而不是僱傭大型調研公司來收集數據。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他們派遣設計師、產品開發人員、工程師等去做家訪,Engma 表示宜家商場裡有 20 萬人都曾參與過家紡。

“如果你在商場工作,瞭解你所在的地區和人們在如何生活在那裡是非常重要的。”然後他們就會根據這些,來調整商場裡樣板間的佈置,以展現最符合當地居住狀況的房間。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Japan

Engma 認為這種做法比那種一對一的聊天,或是讓知名調研公司蒐集一堆數據呈現上來的效果要好。

2017 年, 22 個國家 22000 個人參與了家訪計劃。最後在宜家發佈的年度報告裡,他們總結了“是什麼塑造一個家”的四個因素:事物、關係、空間和地點。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產品開發和設計師都需要了解,人們如何使用他們生產的傢俱,以及世界各地在使用習慣上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實地探訪可以直接感受到人和家居之間的情感聯繫,這是數據所無法展現的。

2018 年在西班牙進行家訪計劃時,Marcus Engma 反覆向人們詢問諸如產品使用、他們在宜家這個品牌上遇到的最大失望,以及未來期望之類的問題。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homevisit | Marcus Engma

©designboom

最後, Engma 瞭解到即便是對宜家這樣的大型連鎖家居品牌,人們也期望能從中獲得獨特和個性的體驗。

他們認為大規模生產的商品並不會為自己的家增加質感,個性化的傢俱才是他們一直以來所期待的。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NDUSTRIELL ©IKEA

就在家訪結束後的第二天,宜家在 2018 馬德里設計節上公佈,與荷蘭設計師 Piet Hein Eek 合作的手工傢俱系列 “INDUSTRIELL”。

手工製作保證了每一款傢俱的與眾不同,儘管會有瑕疵存在,但卻避免了批量生產的統一,保證了個性。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NDUSTRIELL ©simplylifeandme

這就像是對之前家訪的一個回應,雖然通常一個系列的上市要經過三年,才能從開發階段走向銷售。

無論是制定家訪計劃,還是推出手工傢俱,Engma 都在試圖為這個連鎖品牌注入個性化元素,以個人為最小的單位,為他在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時增添人性考量。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NDUSTRIELL ©IKEA

瘋狂企劃季

自從 Marcus Engma 加入宜家以後,他們就開始了各種創意企劃。

除了和家居設計師如 Crawford、Tom Dixon 等的常規合作,最讓人驚訝和注目的,應該它的各種跨界合作。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x Virgil Abloh

包括和 OFF-WHITE 的創始人 Virgil Abloh 、奢侈香水 Byredo、運動品牌 adidas,以及玩具品牌 LEGO 等。

除去擴大影響力這層因素外,Engma 更希望的是把合作當做學習的過程。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x Byredo©Roomble

他認為宜家已經做了 75 年傢俱,那麼接下來,他們還能為人們帶來什麼?

Engma 一直認為合作其實是“給予”。當兩個品牌聯合時,這個過程更像是,“好,那麼你想通過和我們的工作中學到什麼?”、“我們可以從你們那裡學到什麼”之類。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x Adidas ©veniceboats

這樣一來,聯名產品可能是附帶的,真正重要的是,在合作過程中他能學到對方的方式和概念。這是 Engma 希望能為宜家帶去的東西。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x LEGO ©Johannes Würfel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x LEGO ©Brick Worlds

以 Virgil Abloh 為例, Engma 發現時尚、音樂和其他領域的東西對年輕人來說越來越重要,而家的概念則在逐漸模糊。所以 Engma 藉此接觸到更多年輕人,並瞭解這些人概念中的家意味著什麼。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Virgil Abloh 在宜家 ©IKEAtoday

除此以外,Engma 也想借鑑和嘗試新零售,而不再是過去那樣每次就出一批新品然後銷售,可能是世界各地推出不同新品。

“現在我們在敘事方面的思考方式好多了,我們不會在逐個產品那樣地生產,而是把它們置於一個整體語境中去創造。”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xSONOS ©IKEA

從家訪計劃到各種跨界合作,Marcus Engma 想為宜家帶去的是更個性化的思考。

他要做的並不只是開發幾個系列的新品,而是觀念的革新。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x Virgil Abloh 地毯 ©SNOBETTE

我們必須承認地是,和北歐等地的小眾家居品牌相比,宜家不一定比他們質量更優、設計更獨特。

但它可以絕對可以被稱作,目前家居民主化做得最好的品牌,它讓更多人以可承受的價格享受到家居設計。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Marcus Engman ©dezeen

Marcus Engma 在接受 dezeen 採訪時說,相比公司他認為宜家更像是一種運動。他們在用產品、實驗室、創意合作,來探討和推進設計民主化、城市生活可持續化等議題。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Japan

他們設計的水龍頭同普通水龍頭相比,在濾水時可以節省 50% 的水量。使用它們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普通舉動在無形中為環保做出了貢獻。

如果没有 Marcus Engman,你可能不会逛宜家

©IKEA Japan

在 Marcus Engma 看來,設計不僅是這是創作具體的產品,更應該是設計一種行為模式:

“我經常討論和鼓勵的,是讓他們做能促使人們行為更加可持續性的設計。

如果我們能讓人們的日常行為變得更加可持續性,那麼我們在設計事物時,就絕對有可能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