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培新:踐行法治為中國營商環境排名提升出力

人物小傳:

羅培新,1974年8月出生,福建連城人。從學者到公務員,他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法治建設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

他曾是法學專業的本科生,一路攻讀至北大博士、中國社科院博士後,再回到母校傳道授業,又調任上海市政府法制辦,為立法各地調研,參與建成上海全市規範性文件庫,為中國營商環境排名冤枉失分與世界銀行積極溝通……羅培新曾獲得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他說,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國際視野、本土情懷與技術能力,擦亮“法治上海”這張城市名片,是自己最開心的事情。

羅培新:踐行法治為中國營商環境排名提升出力

今年5月4日,北大120年校慶。我赴京與世行專家磋商營商環境評估事宜。因為是世行的受訪專家,短短一週內要回答近百個問題,歷經種種繁複艱辛。6月,我又作為中方代表團成員之一,赴世行總部華盛頓,三天六場談判和磋商,雖然辛苦,但收穫滿滿。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第78位提升至第46位,其中,我深度參與的“中小投資者保護”指標,大幅提升了55名。

我是一名法學人。我的法學研習歷程,起步於華東政法大學。在蘇州河的“薰陶”中,在韜奮樓悠揚的鐘聲裡,我度過了七載春秋。後來,我到北大攻讀法學博士。北大在我的內心播下了一顆家國情懷的種子,告訴我,堅持做“對”的事情,不管未來多苦多難,都要勉力完成。於我來說,“對”的事情,就是以法律技術能力,服務上海,報效祖國。這是北大人的情懷與擔當,也是華政人的勤勉與務實。

羅培新:踐行法治為中國營商環境排名提升出力

北大博士畢業並完成中國社科院的博士後研究後,我回到上海,走上了母校的三尺講臺。那些年,除了發表文章之外,我年均翻譯出版一本譯著。我與同事共同努力,將學校的科研水平提升到了歷史新高度。作為國際金融法律學院創始院長,我引入多國海歸博士,四處募集獎助學金,培養的畢業生,被劍橋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等名校錄取為研究生。

光陰荏苒。隨著時間推移,蘇州河的水在治理之下,愈加清澈,改革開放給這座城市帶來的變化,令人欣喜。中國的法治建設,也邁上了一個又一個新臺階。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方略,次年5月,我被調至上海市政府法制辦。

從學者轉身,踐行法治之路,絕非曼妙之旅,相反,種種艱難困苦,不可盡數。

羅培新:踐行法治為中國營商環境排名提升出力

上海承載著諸多國家戰略,無論是科創中心、自貿區、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還是浦東新區“證照分離”改革、中國世行營商環境排名,都必須發揮法治引領與保障作用。

我和同事們一起,為此殫精竭力。我帶領團隊,經過細緻研判,發現我國的世行評估多處冤枉失分。為扭轉錯誤認識,我逐一釐清世行問卷中被錯答誤判的問題,撰文數萬字,以正本清源。我還通過與世行積極溝通,“自討苦知”,成為了受訪專家,獲得兩份全英文問卷,近百個問題,種種繁複艱辛,終於在4月30日深夜發給世行,累得渾身癱軟。世行專家委託我推薦律師,經推薦的近二十位律師,幾乎都收到了問卷或訪談的邀請,保證信息得到了正確的傳遞。6月,我又作為中方代表團成員之一,赴世行總部華盛頓,三天六場談判和磋商,收穫滿滿。最終,我深度參與的“中小投資者保護”指標,大幅提升了55名。

政府法律事務,既有“高大上”的,又有很接地氣的。為了農村集體資產監管條例這部法規,我和立法同仁,奔赴青浦、松江、浦東川沙等地調研。各地農民鄉音濃重的普通話,一度著實令我相當犯難。而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則屬2015年6月2日“東方之星”號船難事故,400多人遇難,在事件處理過程中,如何遵循法理、照顧事理與尊重情理,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法律的生命力在於邏輯,更在於經驗”。

三年多來,《上海市檢驗檢測條例》《上海市供用電條例》《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上海市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條例》《上海市統計管理條例》《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和使用管理辦法》《上海市氣象災害防禦辦法》《上海市政府採購管理辦法》《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程序規定》《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上海市公共數據與一網通辦管理辦法》等十餘部法規和規章的出臺,都有著數不盡的坎坷與曲折。

對於我而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擦亮“法治上海”這張城市名片,是最開心的事情。

在法制辦主要領導的支持下,我分管的“智慧法治”工作初顯成效。例如,在辦公廳的支持下,已經建成的全市規範性文件庫,將原來散在各處的數千件紅頭文件,經過清理後,實現了一庫納管、動態調整、智能檢索的功能,給民眾帶來極大便利。已經投入使用的政府立法信息平臺,將立法十大環節的三十餘個步驟,全部上網,達到了全程留痕、史料留存、深度學習和智能管理的效果。政府法律顧問平臺、執法管理信息平臺等,也不斷刷新著民眾對法治上海的觀感。在全市“一網通辦”的重點工作中,我配合大數據中心,完成了相關立法,以智慧法治推進智慧政府建設。自貿區設立了新片區,我正在配合浦東修訂自貿區條例,希望這部立法成為上海改革開放的新標尺。

2017年底,上海市被評為“2013-2017年度全國法治政府建設典範城市”,我受命赴京領取了證書。或許,在那一刻,“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是最好的旁白了!

(本文作者:上海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 羅培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