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現1.45米水怪 眾人放水合力圍補

位於番禺區南村鎮的華南新城小區是一處佔地面積約210萬平方米的住宅小區,小區內綠化良好,其中一處中心湖更是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飯後散步的愜意勝地。

不過近日有業主發現,小區中心的人工湖出現了怪事,本來滿湖的錦鯉在一段時間內都不見了蹤影。與此同時物業管理處接到了不少業主的反映稱,湖內出現了“水怪”。有業主上網查到這隻“水怪”可能是來自美洲的淡水食肉魚,名叫鱷雀鱔。

小區現1.45米水怪 眾人放水合力圍補

水怪’脊背呈墨綠色,像樹枝一樣在岸邊的水面一動不動,體型也比一般的錦鯉要大很多。”不少業主都目擊了“水怪”出沒。小區業主李小姐說:“大家感覺湖裡有‘怪物’,都不敢帶著孩子在湖邊散步了。”

11日業主集體向物業反映情況後,業主曾經嘗試用小魚作餌,用魚鉤捕釣,這條大魚雖然一度上鉤,但是反抗的力氣太大,沒人能把它從岸邊拖上來,最後被它掙脫魚鉤。物業工作人員決定將人工湖水排光後下去捕捉。12日下午,工作人員打開人工湖的兩個閥門開始放水,13日凌晨1時50分,兩名保安終於用漁網將“水怪”緝拿歸“岸”。

黃定耀是華南新城物業的一名保安,他回憶起前晚捕捉鱷雀鱔的場景,仍覺得十分驚險,“我們用網捕捉到魚後,足足花了15分鐘才把它拽上岸,它的力氣非常大”。

據他回憶,在12日21時中心湖水位降下來後,五名值班的工作人員開始搜捕行動,岸上三人用手電筒照亮湖面觀察“水怪”動靜,黃定耀和另一名同事穿上雨靴,撐起一張3米大網,下水搜捕。“之所以選在晚上捕撈,是因為手電筒強光下魚很難藏身。”

小區現1.45米水怪 眾人放水合力圍補

本以為搜捕行動很快就能結束,不料“水怪”竟然很狡猾,第一次掙脫漁網後一直遊走在水下淤泥間,肉眼難尋其蹤跡,工作人員只能渾水摸魚。水摻雜著淤泥剛好沒過膝蓋,黃定耀兩人搜索了四個多小時,在次日1時30分左右,終於在距離湖岸兩三米的一個位置摸到一個“大傢伙”。

頓時,兩人一魚陷入“搏鬥”,雖然兩人合力力量佔優勢,但“水怪”在水下使勁扭動,不光想掙脫還想咬人。“我們一個人收緊漁網捆住它,另一個人用捕魚網兜壓住它,然後緩慢地向岸邊挪去。”1時50分,兩個人掰著“水怪”的鰓,將其甩到岸邊的碎石路上。

雖然捕魚處只離岸兩三米,但兩人硬是花了15分鐘才到達岸邊。上岸時,兩人全身上下都佈滿淤泥,食指和中指都被“水怪”尖利的牙齒劃出好幾處小傷口。“水怪”也負了傷,魚鰓處血流不止。

這時,眾人才看清“怪魚”的全貌——原來是條鱷雀鱔。工作人員用捲尺測量了它的長度。“竟然有1.45米!”“水怪”上秤後的重量達到了51斤,一個成年男子單手竟然拎不動,魚身最粗的地方直徑達30釐米。物業工作人員和圍觀的業主一起將鱷雀鱔放進盛滿水的水桶等待後續處理。

據物管人員介紹,小區中心湖是一片封閉水域,與周邊的水域並無互通,所以這也基本排除了鱷雀鱔是從其他地方游過來的可能性。“有可能是故意放生,或業主棄養扔進水塘的。”工作人員說,也不排除有人投放鱷雀鱔魚苗到人工湖中培育長大。

小區現1.45米水怪 眾人放水合力圍補

“湖裡不止這一條鱷雀鱔。”業主反映,在13日傍晚時分,保安人員陸續從中心湖中抓到了四條體型較小的鱷雀鱔。“應該是產卵後繁殖的小魚。”業主說道。

如果鱷雀鱔已在小區中心湖產卵怎麼辦?彭先生表示後續將要求把中心湖的水完全排幹一段時間,達不到生存條件魚卵會自然死亡。然後再考慮投放養殖新的魚類。此外,還要在湖邊設置“禁止放生”的警示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