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2天前在我家隔壁小區地下停車場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下車後在停車場亂跑,爺爺去追他,被一輛搬家公司來的大貨車撞倒,祖孫2人都送去了醫院搶救。

很多安全教育,從寶寶時期就得抓起,讓他們知道什麼樣的事可以做,什麼樣的事情不可以做,從小就在寶寶們的心裡建立安全的邊界,減少之後受到傷害的幾率。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安全教育的誤區

3歲前的規則,應該是保護寶寶自身的安全,以不傷害他人和公物為界限。這一點要和“為了成人的方便,而設立規則去限制孩子”區別開。

比如,當寶寶會爬以後,就會到處自主地探索,我們要做的是儘量保證家裡的環境安全,把容易讓他們受傷的物品都收好,把桌角等包好,把電源插座蓋住等,做好預防措施,讓他們能夠盡情去探索,而不是整天跟在孩子後面這個不許那個不許。

如果父母自己不重新佈置房間,而是為了自己的方便,總是禁止寶寶“翻箱倒櫃”,那麼這樣的“規則”就會壓制他們探索的慾望,禁錮他們的天性。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3歲後的安全教育

比如在停車場,如何對寶寶進行安全教育呢?

3歲左右的孩子抱下車後,他們會情不自禁地到處跑。我們要事先講清楚,在停車場一定不能亂跑,因為坐在車裡的司機不一定能看到小孩子,如果亂跑就很容易出事故。

那麼,告訴寶寶可以怎麼做呢?可讓寶寶抓住爸爸媽媽的手,也可以自己選擇抓住大人的衣服或者包。有個媽媽想出個遊戲,下車以後看誰先把手放在車門上,引導寶寶下車後主動靠近自家車門,寶寶自然就不會亂跑了。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再比如遊樂場所,要告訴孩子:別的小朋友在玩鞦韆,你不能一下子把小朋友揪下來,你揪小朋友下來就有可能傷害到他;而且在別人玩鞦韆的時候走過去,自己也很容易被鞦韆撞到,很危險。

告訴孩子玩鞦韆的規則:你可以等一下,或者禮貌地問“什麼時候可以輪到我”,或者先去玩別的。

總之,父母不僅要解釋規則,還要為孩子們提供一些解決方法,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和決定,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

說到這裡,就能清楚地看到,我們制定規則並不是為了限制孩子,也不是說我們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管理孩子。相反,我們制定必要的規則,是為了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規範,學習人際互動以及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還有哪些安群教育的好方法呢?最後分享一組幼兒教師編的“安全教育兒歌”: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18首安全教育兒歌,家長:孩子聽2遍就記住了,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