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祁劇,一個唱了五百年的大戲

尋味——祁劇,一個唱了五百年的大戲

新編祁劇《夢蝶》劇照

祁劇為湖南省第一大地方劇種,產於祁陽,歷史悠久,凝聚著幾十代藝人心血 。北宋宣和年問 ( 1119—1125 ), 東京留守宗澤的部下王春迴歸故鄉祁陽白水小鎮, 開辦了第一個教習雜劇的科班。 明代初期, 弋陽腔傳入湖南, 其後崑曲、 西皮二簧等聲腔亦相繼進入祁陽戲班, 這種以祁陽官話為舞臺語言的戲曲劇種日臻成熟,在衡陽、零陵(今永州市)、邵陽、郴州等湖南多數地區得到迅速發展,大約在明成化年間,完全奠定了自己的獨立地位,距今已五百年有餘,。

博大精深的湖南祁劇藝術, 至少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藝術特徵:(1)歷史悠久,流佈極廣。(2)劇目豐富,曲牌逾千。(3)表演獨特,自成體系。(4)一戲三唱。

“祁劇弟子遍天下”。 在湖南祁劇的流佈區中, 有的省、 區地方劇種,便是湖南祁劇的派生體。廣西邕劇劇目中有“祁桂路”之說,祁桂路的220個傳統劇目中,有196個與湖南祁劇相同。老一輩戲劇家歐陽予倩認為: “廣東漢劇是祁劇從閩西流傳到梅縣、 潮州後發展而成的。(詳見歐陽予倩«粵劇認識»)。

尋味——祁劇,一個唱了五百年的大戲

新編祁劇《甲申祭》陳圓圓定型照

祁劇:活躍在衡陽、邵陽、零陵(即今永州)、郴州、黔陽(即今懷化)等五地(市)區,流行於江西、廣西、廣東、福建、貴州諸省,且遠及雲南、新疆。據«燕蘭小譜»記載,當在清乾隆年間,祁劇進入廣西。進入廣東的時間始於清乾隆年間,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在其 «粵劇淺識» 一著中指出: “廣東八和會館最老的牌子上刻的都是祁陽人的名字。”祁劇在福建西部寧化、清流、永安、連城、龍巖等地的演出, 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 «寧化祁劇採訪報告» 稱: “在寧化坊田大羅村池氏祠堂戲臺牆壁上留有 '乾隆丙辰(1731)年寒食節,湖南新喜堂班到此一樂也'舊題記。”祁劇流傳到江西,還早於福建,因去閩西演出,江西贛南是必經之地。此外, 黔東的黎平、都勻,雲南的昆明、曲靖都曾有祁劇班社演出,還有新疆。

祁劇在外省流佈狀況及其對流佈省(區)大戲劇種(譬如廣西的桂劇、 廣東的粵劇等) 的影響, 歐陽予倩先生一語中的: “粵劇與桂劇是一對孿生姐妹, 都是由湖南的祁劇嬗變而來的。”(見«粵劇淺識»)祁劇與衡陽湘劇也交往過甚, 有交換劇目的傳統習慣。 清光緒時,祁劇用«目連傳»換衡陽湘劇的«混元盒»即為典型事例 。

祁劇,舊稱祁陽班子。民國年問,稱“祁陽戲”(見一九三四年«劇學月刊»新田人劉守鶴«祁陽戲專論»以發祥地於祁陽而得名。清末江西、福建等地,又稱祁陽戲為“楚南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定名“祁劇”。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分為永河、 寶河兩大流派 。祁劇之所以形成於祁陽,原因有三: (1)祁陽人素來喜愛歌舞 。宋代大詞人晏殊在評價祁陽地方習俗曾言道: 祁陽人俗尚絃歌”。因之,民諺雲:“打不過東安,唱不過祁陽。”極為豐富的祁陽民歌小調是祁劇得以產生的重要基礎。(2)祁陽地當湘、桂要衝,為永州東面門戶,有驛道貫穿境內,城臨湘江北岸,交通發達,商業繁盛,物資豐富。商賈頻繁流動, 歌舞、 戲曲活動亦隨之興旺 。 ( 3 ) 祁陽乃明岷王之子祁陽王分封地。藩王就藩備女樂,蓄歌伎,倡導搬演«置董記»,這對祁劇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為祁劇的形成提供了相應的政治、經濟條件。

尋味——祁劇,一個唱了五百年的大戲

祁劇《打雁回窯》劇照

祁劇在其形成、發展過程中,備受弋陽腔影響。«目連戲» 為弋陽腔最早的劇目, 因之祁劇藝人向稱目連戲為祁劇高腔之祖。明萬曆年間,崑山腔風靡神州,祁劇又大量吸收了崑腔和崑腔劇目。«浣沙記»中的«歌舞採蓮»一折,祁劇至今尚能演唱。後彈腔又在湖南流行,祁劇又深受影響。隨著聲腔增多, 劇目日益豐富, 祁劇逐漸成為一個以彈腔為主的多聲腔劇種 。古老的祁劇,傳統劇目十分豐富 。據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統計, 有941出之多,其中整本272個,散折669個;彈腔劇目佔80% 以上,高、昆約佔20%。 高、崑劇目中,永河派稱«目連傳»、«精忠傳»、«觀音戲»、 «西遊記»為四大部;寶河派四大部有«夫子戲»,無«西遊記»。 «目連戲»正傳五本,另加外傳兩本,共七大本可連演七天; «精忠傳»七本連演七天,高腔三本,崑腔三天,第七天高、昆合演; «觀音戲»高腔演唱,連演三天; «西遊記»高、昆合演三天; «夫子戲»俱高腔,能連演一個月。

祁劇早期高腔劇目有«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等;崑山腔有«天官賜福»、«八仙慶壽»、«勸農賞花»等。還有«武松殺嫂»、«醉打山門»、«林沖夜奔»、«琴挑偷詩»等, 是至今盛演不衰的崑腔劇目,祁劇彈腔, 又稱南北路。 故事題材大都出自各種歷史小說, 如«黃飛虎反關»、«八義圖»、«鴻門宴»、«玉連環»、«賣馬當鐧»、 «七郎打擂»、«賀府斬曹»等。 祁劇有一批獨特劇目,整本戲如«陰陽樹»、«鬧沙河»、«瑞羅帳»、«銅橋渡»;散折戲有«泗水拿剛»、«琵琶宴»、«馬剛帶鏢»、«張節反戒»等,思想內容較好,藝術效果亦強,長演不衰。建國後,先後整理了«昭君出塞»、«鬧嚴府»等傳統戲,創作«燕子與蘭蘭»、«松坡將軍»、«甲申祭»等現代戲及新編歷史劇,在國家和省級匯演屢屢獲獎, 為祁劇寶庫增添了珍貴財富。

尋味——祁劇,一個唱了五百年的大戲

新編祁劇《甲申祭》劇照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統計曲牌有1079 支,其中高腔240支、崑腔289支、彈腔打擊樂與過場曲牌550 支。 高腔是祁劇最古老、 最具特色的聲腔, 至今仍保留帽形噪鼓等古老樂曲。演唱時,以鼓擊節,高腔配有鑼鼓嗩吶伴奏, 以渲染氣氛。頗具弋陽腔“其節以鼓,其調渲”之特點。曲牌分南、北、大、雜。南、北的區別在旋律和樂曲的情緒上,同一曲牌,南抒情歡暢,北悲壯激越。大、雜之分即連臺大戲為大高,如«目連傳»;其餘為雜高,也稱耍高腔。大高曲牌較正規,曲詞格律嚴謹,如«會緣橋»之[孝順歌];雜高較清新活潑,限制較少,如«昭君出塞»的[北駐馬聽]。

祁劇崑腔,分正昆和耍昆兩類。正崑腔有曲牌近300首; 耍崑腔也有幾十首 。 曲牌板式大體為正板、 青板、 吊句子三種。伴奏有嗩吶和笛子。嗩吶多用於激昂唱段,如[九回頭]、[滿江紅]等;笛子多用於抒情、輕鬆唱段,如[小梁州]、[風入松]等。 彈腔分為南北二路。因彈腔聲調高亢激越,配備樂器也有所不同。打擊樂中,採用特製的高音戰鼓、幅形噪鼓和低音大鑼等。絃樂中的祁胡,是祁劇的主要樂器,因其筒口小,琴柱內裝有鐵條,弓內又安有鉛絲,因而其聲特別高亢尖脆。唱腔中的“吊句子”(又稱“丟句子”)和“四門腔”為祁劇所特有。聲腔很有特色,使曲調獨具一格,在演唱上也要求極嚴 。 咬字注 重單、雙、空、實;出音區別抑、揚、頓、挫,務求字正音清。 祁劇過場音樂分大、 小牌子兩類。大牌子用一對嗩吶齊奏, 故也稱“嗩吶牌子”,既可渲染威武雄壯、莊嚴肅穆,又可表現熱情歡快、沉痛悲切。小牌子的笛子、胡琴、三絃等演奏,曲調輕快流暢, 以配合表演及抒發人物內心情感。 小牌子多吸取民間小調, 成為民間絲絃合奏。

祁劇表演藝術有自己別具一格的表演程式。“亮相”要在撩袖、抖袖、整冠或理鬢之後;“開衫子”(即起霸)分全衫和半衫子兩種,表現出徵前的戰鬥準備,動作繁難,規格嚴謹。創造了一系列的名目,如“海底撈月”、“蘇秦背劍”、“開門望月”等數十種程式。“出手”、“出腳”等程式,各行當有嚴格的區分。

“出手”:花臉過頭;武戲用虎爪;蟒袍戲用龍爪;鬚生平肩; 旦角平乳房;生、旦兩行武戲用劍手:文戲用蘭花手(過去旦角用菊花手)。祁劇演員腕子功極講究, 務要練到關節不響, 柔若無骨之境地。“出腳”亦各不相同: 花臉盤腿, 踢出時腳稍彎, 要見靴底,用大踏步;鬚生偏腿直踢,腳尖落地,腳跟提起; 小生出腳與鬚生相同,但文小生多用踏踏步;旦角出腳,腳尖不能高過五寸,多走八字步,又叫剪刀步。表演動作要求“歸子午”,即眼睛、鼻子、胸膛、手指、腳尖的動作與目標同一致性。祁劇尤重眼功,白天對鏡練眼,夜晚隨香火眼珠轉動。表情多種多樣:吃驚或焦急用“鬥眼”;發怒或威脅用“瞪眼”;氣憤“睜眼”;沉思“梭眼”;動腦“滾眼”;威武用“顫眼”;左右環顧用“分眼”;人之將死用“陰眼”;多情用“俊眼”、“媚眼”等。祁劇表演藝術最大特點是粗獷、樸實而富於山野氣,這與祁劇表現古代戰爭的劇目比重較大有直接關係。如«夜戰馬超»中的赤膊張飛; «馬剛打閘»的鐧打閘門: «秦府抵命»的撲桌、丟桌等,驚心動魄,直觀強烈。祁劇特別重做工,傳統劇目中,做工戲比重較大,如«烤火下山»、«劉高搶親»、«假演奇功»、«拾玉鐲»等,唱、白倶少,皆用做工表現劇情,開展矛盾, 塑造人物。尤為一提的是祁劇表演名家輩出,多特技,多絕招, 如“變臉”、“打叉”、“翎子功”、“羅帽功”等,令人眼花繚亂, 目不暇接。

尋味——祁劇,一個唱了五百年的大戲

祁劇鄉下演出現場

祁劇歷史悠久,流佈甚廣。至少500年——這是大眾公認的不爭事實。

戲劇理論家、研究員孫文輝先生在對祁劇劇神焦德認真考證之後,依據儺戲文化原理,大膽放言:祁劇起源很早,確切地說, 應該是宋徽宗宣和年間 (亦即1119——1125) (見«祁劇研究文集·祁劇的生死存亡»)。無論是何種說法,指向都非常明確,即:祁劇的確是歷史悠久。況且遠不止時間上的宏遠,更兼有輝煌的存活。1790年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為乾隆皇帝八十大壽演出, 被認為是京劇肇始之時。 當時他們唱吹腔、高撥子、二黃。不久,吸收秦腔實現“京秦合流”,西皮、二黃聲腔體系形成。清光緒二年始出現“京劇”劇種之名,逐漸對全國造成燎原之勢。其時, 全國三百多個地方戲曲劇種雖然都有各自的優勢, 但也只能在相對狹窄的勢力範圍內活動。 就在京劇以“國粹”身份統一天下的形勢下, 唯祁劇藝人敢對京劇叫板:祁陽弟子遍天下”。 在徽班北上進京之前, 京劇尚在襁褓之初, 祁劇就已先於他們向外擴張,只不過路線與徽班背道而馳,走的是南下路線。廣東、廣西,並東進江西、福建。湖南邵陽籍戲劇家劉回春主編的«祁劇志»,對此展示了權威資料。(見«祁劇研究文集»胡建國«被歷史遺忘的輝煌»)鑑於上述種種,文學藝術泰斗郭沫若先生有評價:祁劇是全國名列第二的優秀劇。

祁劇劇目豐富,曲牌上千。悠久的歷史,頻繁的交流,自然使古老的祁劇擁有了941個劇目的龐大體系。音樂集高、昆、彈及祁陽小調於一身,各類曲牌達1079支。此點,是我國其他任何地方劇種不能比擬的。祁劇表演獨特,自成體系,特別重做工。一級導演張傑先生對此有過生動、形象的描述。

尋味——祁劇,一個唱了五百年的大戲

在看過屈越斌主演的«空城計»(其實還不是正規演出,沒化妝,無樂隊,只是導訓班的一次表演教學課堂練習)之後,張傑先生頗有感觸地寫道:“京、祁兩個劇種,同一個劇目, 僅僅是少一個角色,和登城前、登城、撫琴三處藝術處理不同,可我們分明看到了兩個孔明形象:一個是神,一個是人。京劇孔明洗煉、提純,純至唯美,似有仙氣;祁劇諸葛粗樸, 未脫人問煙火, 是人問智者。 基本藝術手段的選擇上,京劇主唱唸,祁劇不棄做表,勿須妄論優劣,都是藝術個性各自鮮明。”看過祁劇«目連戲»之後,張傑更是感慨萬千,寫道:“雖然只是一次觀摩,卻使我眼界大開。雖僅是一次直觀欣賞, 卻似冰山一角,領略了祁劇傳統導、 表演藝術的宏大體系。我驚歎,那是一部讀不完、說不盡、用不絕的祁劇藝術大百科全書……«九殿無語»開始了,它那啞劇的形式,喜劇的體載, 粗樸的風格, 簡潔的手段, 水牌的明示等等在瞬問產生的喜劇效果,強烈地剌撒了觀眾。讓人在驚喜、歡笑、輕鬆、愜意中看完這折戲。祁劇«目連戲»不但行當、體制齊全規範,“四功五法”系統全面,功夫技巧精湛,比如«大羅漢»、«海氏懸樑»、«奈何橋»等一些摺子中的特技絕招,高難翻打和吸納的雜技、武術手段,像打叉、耍牙、大吊人、疊羅漢……等等,真是琳琅滿目,剌激感官,百戲雜陳,一脈相通。一部«目連傳»融匯成富有粗獷、質樸、山野氣藝術特點的祁劇傳統表演藝術程式體系 。”(以上引文均見張傑之«直觀祁劇» 一文,收於«祁劇研究文集»。)

以發祥地小縣城命名的祁劇,經過數百年的長途跋涉,發展成為全國第一大地方劇種. 擁有劇目近千,曲牌逾千,名角無數,獲獎無數。

舞臺美術祁劇化,花臉、小丑均有臉譜,用紅、黑、白三種基本色調。花臉臉部有共臉和專人臉兩種。粉臉是共臉,用於昏君 奸臣。專人專臉,亦有分忠奸,別善惡,富褒貶等特點。醜行臉譜除程咬金、孫悟空、了空和尚有專用臉譜外,一般都按人物類型開臉。前輩藝人在藝術實踐中經歷了從簡到繁,從低而高階段,逐步完善到今日形制。小旦還畫眼填眉,施粉塗朱,.較講究。其它行當則從簡就便,老旦只加粉,生角只掛鬍鬚加冠帶,不施脂粉,小生亦然。 服裝也有自己特點。 解放前不用水袖而用圓口羅袖, 用以表現腕子功;靠旗開展的幅度不大,紮在腰上便於頭頂耍槍花。髮式也很有特點,不用打發,而用披髮。披髮分紅、白、黑三種 。

祁劇班社有科班、中班、江湖班三類。 科班,據傳祁劇最早的一個科班是祁陽人王春(一說是黃紹連)在白水開科班。之後,零陵蔣旺、桂陽蕭吉、祁陽羅瓊、蔣新等相繼開班,時期大約為清道光、咸豐年間。科班亦分三類:達官豪紳的家班,主要為享樂,如東安席寶田“目字”、“品字”、“韻字”科班;富人辦的科班,既牟利,又享樂,如黃文蓮的“麗華科班”;藝人自辦科班,在於發展祁劇事業,如名小生唐有餘的“柱”、“語”字科班。目的、性質不同,但組織形式都差不多,由下列人員組成:本家、教師、辦事人員、 學員,一般為三十人,入學年齡以十一、二歲為宜,入學按輩取名。三年出科,之後還要幫師三年。今知祁劇科班79個。祁陽縣44個,東安縣14個,寶慶府所屬各縣9個,湘南各縣11個。 中班,科班的延伸。學員科班學藝三年,還須幫師三年,這三年即為中班。不同的是,中班學員有微薄薪俸,但本家賺大錢,這也是本家辦班的主要目的。江湖班淵源更深,大約是祁劇形成之初即有。最早江湖班亦分兩種:名牌班、雜牌班。前者為本家負責, 多為包帳班; 後者多由藝人自願組合, 多為分帳班。解放後,藝人紛紛組織劇團,據1956年劇團登記表統計, 全省共有祁劇團29個,從業人員1972人。各地祁劇團還開設小演員訓練班,省戲校也於1963年設祁劇科,共招收學員254 人。十年動亂,許多劇團解散。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省已恢復22個祁劇團,挽救了祁劇面臨的瀕危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