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劇《向陽書記》獲第六屆湖南藝術節田漢新劇目獎

一場藝術盛宴,盡展湖湘文藝風采。10月29日晚上,第六屆湖南藝術節閉幕式頒獎晚會在株洲舉行。現場上演花鼓戲、陽戲、湘劇、祁劇等戲劇選段以及優秀群眾文藝節目等,全面展示了近三年來湖南省文化藝術的新成果。湖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蔣祖烜出席並致閉幕辭,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禹新榮宣讀獲獎通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鄢福初主持閉幕式。

祁剧《向阳书记》获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田汉新剧目奖

湖南藝術節是湖南省文化活動品牌之一,是體現黨委政府文化工作導向、地區文化發展高度的一個重要標杆。從10月11日到29日,本屆藝術節共展演專業舞臺劇目48場、群文舞臺作品24場,展出美術書法攝影精品480多件、文化創意產品2000多件,在全省人民中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閉幕式現場,頒發了專業舞臺類、美術書法攝影類、群眾文化類、文化創意類四大獎項。還頒發了群眾文化活動表演類“三湘群星獎”、項目類“三湘群星獎”和“三湘群文之星獎”,美術、書法精品“齊白石藝術獎”,攝影精品展“優秀作品獎”,文化創意產品展“湖南文化創意產品獎”等多個獎項。其中,祁劇《向陽書記》獲專業舞臺類的田漢新劇目獎。

朝陽正好,綠樹繁花,漫江碧透,向陽村一派欣欣向榮……精心打造的舞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高亢激昂的唱腔表演。由祁陽縣祁劇團創排的大型現代祁劇《向陽書記》亮相第六屆湖南藝術節,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和喝彩。

祁剧《向阳书记》获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田汉新剧目奖

劇本篇

《向陽書記》是永州市委書記李暉親自抓的一個劇目。為了讓劇目更有生活質感,她帶著編劇周建清下到村裡去採風。編劇周建清是個“70後”,吃得苦,霸得蠻。他多次下鄉蹲點,在村裡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向陽書記》從初稿到搬上舞臺,幾經打磨,歷時2年多。 該劇本曾獲得中國文聯2018年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資助項目(申報劇名為《新村紀事》),這是繼2016年中國文聯開展文藝創作扶持工程以來,湖南省唯一獲得中國文聯文藝創作扶持項目資助的戲劇類作品。該劇不僅參加了本屆湖南藝術節,還被入選為湖南省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展演作品之一。《向陽書記》以兩位基層“村支書”王在德、向平華作為故事原型,講述了曾在城市當經理的向之遠返鄉開會之際,被村裡推選成了村支部書記。面對年輕人進城務工,農村只有小孩、老人留守的情況,他要在村裡建服裝廠,讓村民們安心回鄉,共同振興家園。《向陽書記》通過小人物展現大情懷,通過輕喜劇的方式,拓展了祁劇常規的正劇領域,風格獨特,有看點、亮點,也有淚點,更有回味。

導演篇

《向陽書記》的導演,一位國家二級導演肖彬,是個“八零後”,導演的作品有京劇《辛追》《無字碑》、花燈戲《莫家寨》、陽戲《婆媳買衣》等。另一位導演是湖南省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導演李蕾。兩位年輕導演想方設法讓古老的祁劇、讓最傳統的原汁原味的戲曲和交響樂發生一個碰撞。能夠讓人感受到最傳統和最精髓的戲曲,又能夠有現代審美的視聽的感受。所以在舞美上他們採取了寫意和寫實結合的方式,音樂上創新大膽地使用了一些樂器的配器。在藝術表達上充分吸收了祁陽小調等本土地域文化,採用了祁劇最原始的祁胡伴奏,具有鮮明的祁劇魅力,散發出濃郁的湖湘特色。

演員篇

《向陽書記》的所有演員都是祁陽縣祁劇團的演員。向之遠的扮演者桂青山曾數次獲得田漢表演獎,此次他扮相淳樸,表演出色。施若蘭的扮演者周湘娟、小雅的扮演者劉紫鈺都師從祁劇國家級傳承人袁祁利,而且都獲得了2017年湖南省“湘戲新角”青年戲曲演員電視大賽優秀青年演員獎。陳四爺的扮演者劉玉雄曾多次在新創劇目中擔任主演,而張二的扮演者唐佳宇年僅17歲。演員們的表演有功底,個個出彩。既有粗獷、樸實、富於山野氣息,又細膩精緻,還融入了湖南民間武術、歌舞元素,使之更具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

《向陽書記》緊扣“鄉村振興”,貼近當下生活,表達民眾訴求,用湖湘古老的祁劇演繹湖湘當今真實的故事。

《向陽書記》,古劇新技逐日生。

相關鏈接:第六屆湖南藝術節評獎結果

一、專業舞臺藝術類

民族歌劇《英·雄》、花鼓戲《桃花煙雨》、崑曲《烏石記》、京劇《梅花簪》、民族歌劇《陳家大屋》、花鼓戲《耀邦回鄉》、陽戲《侗山紅》、舞劇《馬桑樹下》、音樂劇《袁隆平》、民族歌劇《田壟之上》10臺劇目獲田漢大獎;

皮影戲《人魚姑娘》獲田漢特別獎;

話劇《十八洞》、祁劇《向陽書記》、祁劇《火種》、湘劇《田老大》、花鼓戲《長輩》、湘劇《玉龍飛馳》、花鼓戲《山鄉工匠》、漢劇《帥孟奇》、花鼓戲《甜酒謠》、花鼓戲《這方水土》10臺劇目獲田漢新劇目獎;

花鼓戲《真情花開》等10個小戲獲田漢小劇目獎;

張林枝、劉鍔、歐陽覺文、張滴洋等81人分別獲田漢劇作獎、田漢導演編導獎、田漢音樂獎和田漢舞美獎;

楊立新、金冬妮、劉光明等72人獲田漢表演獎。

二、美術書法攝影類

張雯、羅東曉等10人的美術作品獲齊白石美術獎;

劉小平、李正良等10人的書法作品獲齊白石書法獎;

谷桂生、曹秀等10人的攝影作品獲優秀攝影作品獎。

三、群眾文化類

《我的家鄉坳上灣》等16個節目獲“三湘群星獎”音樂類金獎;

《相框裡的爺爺》等12個節目獲舞蹈類金獎;

《寸土不讓》等6個小戲獲戲曲類金獎;

《一封舉報信》等2個節目獲曲藝類金獎;

《山坳裡響起鋼琴聲》等5個節目獲少兒組金獎;

《情醉花燈》《日頭出來曬楊家》等93個節目、小戲獲“三湘群星獎”銀獎和優秀獎;

《“六月六”民俗文化節》等31個項目獲項目類三湘群星獎;

王曉峰、馬芳等31人獲三湘群文之星。

四、文化創意類

湘軍文創《霸得蠻》系列等9個項目獲文化創意產品一等獎;

《菊花石香器》系列等20個項目獲文化創意產品二等獎;

《創意榫卯結構首飾盒》等30個項目獲文化創意產品三等獎;

《歸福》文創產品設計系列等20個項目獲大學生創新創意獎。

(綜合湖南日報、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