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傳統的中國畫顏料,它一般分成礦物顏料與植物顏料兩大類,從使用歷史上講,應先有礦物、後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煙、後有油煙。遠古時的巖畫上留下的鮮豔色澤,據化驗後,發現是用了礦物顏料(如硃砂),礦物顏料的顯著特點是不易退色、色彩鮮豔,看過張大千晚年潑彩畫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積的石青、石綠、硃砂能讓人精神為之一振!植物顏料主要是從樹木花卉中提煉出來的。

主要色彩有以下幾種:

一、礦物顏料

1、硃砂

2、朱膘(硃砂中提煉、最上面的一層)

3、銀硃

4、石黃

5、雄黃(又稱雄精)

6、石青(分頭、二、三、四青)

7、石綠(分頭、二、三、四綠)

8、赭石(分深赭、淺赭)

9、蛤粉(貝殼磨製、雖非礦物但歸在此類)

10、鉛粉(易變黑,常用鈦白粉代替)

11、泥金

12、泥銀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三、化工顏料(不同於盒裝軟管的,也為塊狀):

1、曙紅

2、深紅

3、大紅

4、鉻黃

5、天藍

第一、二類為純天然製作,除洋紅外(它最初從墨西哥引進),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統國畫顏料。三類為現代的化工合成顏料,用起來尚可。

我們現在用得最多的當數上海馬利實業畫材有限公司生產的“馬利牌”中國畫顏料,使用方便、但易退色。

一般來說一類為粉狀,用時須加明膠,二、三類直接在水中浸泡一會就可,使用比較方便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關於用白的問題: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在畫一些工筆的白花時,有時需要用薄塗法淡淡的罩幾遍白色,然後在用曙紅或豆綠分染,就形成了白花潔白、明亮的效果。用化學合成的顏色會有許多雜渣,大家可以先用少量水把色調開,過幾分後倒上面的顏色用,這樣顏料中的渣就沒有了。畫工筆時最好少調色,幾種色調在一起,顏色也會灰,儘量用原色。用花青色時最好加點墨,可以去火氣。畫白色時,可以加入少量珍珠粉〔最好過期的,要不費用太高〕,這樣的白色很白,有光澤。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傳統國畫顏色介紹:

石色(不透明色):石色即是礦物質顏色,石色除了使用在繪畫中,還應用於壁畫、建築彩繪等地方。在我國古代,畫家們有一套十分系統而完整的使用石色的方法,但隨著明、清畫家對工筆繪畫的認識逐漸淡薄,所以,傳統制造石色的方法幾近失傳。今天有許多學者到日本學來了當年日本人從我國學去的制顏色方法,才有現在較為豐富的品種供畫家使用。

石色主要包括:硃砂、朱磦、石青、石綠、雄黃、雌黃、石黃、黑石脂、雲母粉、蛤粉、赭石、土黃、珊瑚粉和其他寶石類顏料粉以及新研製出的高溫結晶顏料等。

需要說明的是:石青與石綠一般分類較細:分成頭青、二青、三青、四青等頭青色最重,四青色最淺,石綠同理。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金屬顏料:畫家使用金屬顏料由來已久,最早是在唐朝。金屬顏料主要是金箔、金粉;銀箔銀粉。金箔一方面使用在背景上,另一方面主要是使用在局部貼金。

金箔有四個品種:

紫赤金(略帶紅色):主要貼寺廟中的佛像。

庫金(足金金箔):繪畫中常用,往往是98%的純金和2%的純銀合成。

大赤金(略帶黃色的金):又稱冷金,70%的純金,相當於18K金。

田赤金(呈淡黃色):相當於14K的金。

銀色相比之下不是太常用,故不細說。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2、現在許多畫家抱怨赭石色不好用,與墨或花青調好後會形成沉澱,幾乎每一種赭石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這樣的現象。其實不是顏色的問題,而是對顏料性能不瞭解,赭石基本上其中的礦物質還是較多的,這和植物色的花青是無法調和的,兩者不容;同理,赭石與墨也就不可能調和了,這不是顏料的問題。正確的使用方法是:把顏色分開使用就會自然調和,即先上赭石,再等幹了往上疊加其他的顏色,這樣就不會出現“出渣子”的現象了。

3、從我的經驗上看,水彩顏色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要注意要用性能較穩定的水彩顏色,比如日本的、英國的,如果怕在裝裱時“跑”可以在水彩色中稍加一些膠就可以了。另外還可以用丙烯顏色,性能也很好,但是要注意丙烯色中的膠性較大,如果顏色畫錯了,顏色幹後就無法洗掉了。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天雅礦物色、新巖、水乾的使用方法:

礦物色、新巖、水乾的使用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兌上膠液即可作畫。

(一)膠的溶化:膠的溶化是“巖彩”畫中的第一步,也是主要的一步。它的濃和淡直接影響畫面著色的效果。濃了易開裂,淡了易剝落,只有恰到好處。你的畫也就成功了一半。

(1)明膠的溶化方法:將所需用量的明膠倒入小碗,先加入4倍涼水泡5分鐘後再加入五倍的70OC熱水,用筷子充分攪拌開膠粉。如果有疙瘩,說明未完全溶化膠粉,需繼續攪拌直至疙瘩全部溶化。

溶化後的膠液保質期限:用完後放入冰箱夏天約3~5天,冬季約一至二星期。※另一種顆粒狀的“骨膠”比明膠的接著力要強,且不易凝固,但需熬製。※繪畫用的日本鹿膠分三千本膠、乾燥鹿膠、軟韌鹿膠、特殊鹿膠。它們有固體的,也有液體的。它們是專門為繪畫而研製的膠,去掉了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不易凝固和腐臭;尤其是液體的瓶裝鹿膠隨取隨用使用方便,永不腐臭;固體鹿膠需熬製。

(2)固體鹿膠的溶化方法:將三千本膠一根掰成幾小段放入杯中注入300ml清水,再加入一粒方型的乾燥鹿膠或軟韌鹿膠,放置半小時。後用溫水隔水蒸化即可。※加入方形鹿膠粒的目的是增加接著力和防腐臭。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二)調製顏色:將所需用量的色粉到入小碟,用小勺加入少量膠液,用中指拌勻。膠液不夠時可再加,直至調成糊狀,用時再略加清水稀釋即可作畫。※調製顏色時用中指或小棍,切忌用毛筆去直接拌顏色和膠,毛筆會吸走所有的膠液,使色粉未裹上膠液而造成畫面剝落。

簡略地說以上兩步就是“巖彩”的基本使用方法。當然就其內在的各種具體技法是各種各樣,還有貼箔等特殊技法,就如水墨畫的技法,一時不能詳盡,大家可參考天雅中國重彩畫研究所出品的各種技法書和資料。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天雅雲母色、閃光片的使用方法: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四、手撒法:將畫面需要的部分塗上膠液,或趁畫面未乾時,用手撮起雲母粉,輕輕地撒向畫面,不求其均勻,有密有疏可隨意形成所需效果。幹後如果覺得太亮的部分,可在上面罩透明的任何顏料。

五、吹落法:將雲母粉放在一張白紙上,雙手托起白紙置於畫面之上,趁畫面未乾時輕輕吹散紙上的雲母粉,雲母粉就會象下雪一樣很自然地飄落到畫面上,產生星星點點的效果,很自然很微妙。其星點的明顯度不夠時可再吹一遍,寧可由淡入深,不可一次吹得多不易把握效果。

閃光片的使用和雲母色的方法是一模一樣的。它們的畫面中可以整體用,也可以局部用。總之要用得巧、用得妙才能在畫面中起到作用。不能濫用,易造成俗氣。以上為幾種簡單常用的雲母使用方法,任何方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位畫家都可以根據需要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新方法,真正的藝術是在於創造。

明膠的使用方法:

明膠是工筆調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而使用不當會導致決定性的失敗。(誇張嗎?其實不誇張)想象一下,畫完一幅心愛的作品當從裱畫師傅手中打開畫卷時,卻意外的發現畫中的顏色或者出現跑色的現象,或者一些多遍渲染的顏色被洗掉,那種心情可想而知。

正確的方法是:先用一個白色的小碗把適量的膠粒放進去,再放入涼水要求沒過膠粒,放置一段時間,等膠粒變成透明且膨脹以後,倒出涼水,加入適量的溫水,用小棒充分攪拌開就可以了。

這裡還要說一句,膠與水的比例要自己根據經驗調整,膠少了顏色粘不住,膠大了顏色會僵。這裡的比例我用語言無法說情,還望各位自己摸索吧。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這幾天通過臨摹《宋人小品》,對於古代傳統技法的體會又加深了不少,有了許多切身的體會。層層渲染就好像溪撫河石,細膩而滋潤,柔柔的絹絲被一層層滋潤的墨色包圍著,顯出效果的凝重,色彩的華資。

為什麼遍數多就厚重了,我的體會就是用硯石來打比方,好的硯石都是選擇在歷經千百年的古河床上的,因為它長年受河水的浸泡、滋潤,才形成了它堅硬、細膩、華資的效果,所以這種石材是最適宜做好的硯臺的。

顏色的厚重效果也是這種一點一滴的色彩滋潤形成的,所以顯得色彩的色澤十分生動,而有的時候幾種顏色疊加出來的色彩效果又使得觀眾無法一眼看出顏色的具體成分,在畫面中形成了一種十分豐富的疊加出的效果,這就更帶出幾分神秘的意味。就像膚色,用四五種顏色調製而成,最後畫在畫面上,你甚至說不出那是由什麼顏色調出來的,這就是成功的膚色。而一眼就看出膚色是赭石色或朱膘色的都是不成功的。

有的時候在國畫中,這些西畫中提到的“高級灰”的效果和鮮豔的顏色形成的對比正是國畫的精妙所在,為什麼要在花青中加入少許的墨?這正是在調製一種混合的“高級灰”使得顏色厚重,不浮躁。

國畫顏料方面的使用在正常情況下其實現有的上海馬利大管的那種國畫顏料就可以使用的。只不過,很多初學者在使用顏料時有著固定的思維,一般畫國畫時不喜歡仔細調配色彩,總覺得調色是西畫的東東,因此,很多時候總喜歡找一些新材料來使用。

中國畫顏料的使用技巧,畫友必藏!


無庸諱言,目前的普通盒裝國畫顏料中花青、藤黃、硃砂、赭石的質量都特別差。細細琢磨起來還是有辦法對付的。

1、硃砂。硃砂花頭傳統是以硃砂為底色,然後用洋紅分染,取其厚重也。目前硃砂顏料奮氣多且顆粒粗糙。我的方法是:先用朱磦打底色,平塗3層左右,罩礬水,後用曙紅分染,然後局部胭脂提染,關鍵之處是以上完成後,再用曙紅整體罩染一次(花瓣邊緣可留水線),最後,通篇平塗一層淡曙紅即可。此設色以石色為底,水色為面,完成的效果厚重不失透明感仍在也。

2、花青。國產盒裝顏料花青色渣滓甚多,調葉綠色時渾濁現象嚴重(藤黃也甚差所致)。我通常用的是酞青藍+墨來調配,出來的顏色細膩不說,且藍之多寡也可隨心,雖色彩上有“飄”的感覺,可略加朱磦即可褪其火氣。

3、藤黃。因為是原色所以沒法調配,一般的平塗還能湊合使用,遇到薄層多染的地方顏色立馬顯得份量不夠,後塗則又粉氣,解決的方法是色彩中略調一點點曙紅,使其變成中黃色則渲染時感覺就好多了。點花蕊等物需厚塗時可加入少許朱磦解決。

4、赭石。赭石是目前國產顏料中質地最粗糙的,用管裝顏料無法作畫。可用朱磦加墨來調製,如還顯得火氣可略加花青褪其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