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一)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一)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一)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一)

库玉祥

60后,曾做过6年搬运工人。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大学中文专业文凭。1990年加入公安队伍,作过刑警,当过狱警,现为牡丹江公安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公安部全国公安文联理事、牡丹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发表、出版各种体裁文学作品3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险象环生》、《隐形罪恶》等五部,部分作品被改变成影视剧。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一)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一)

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

——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安局阳明分局社区民警刘竹林

刘竹林,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安局阳明分局前进警务室社区民警。

近年,刘竹林和当教师的妻子苏桂玲相继患病,他得的是乙型肝炎,每天觉得浑身无力、眼睛发涩。妻子几年前罹患乳腺癌,治病需要花费,女儿还上大学,由此他每天都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清晨,刘竹林做好早饭,他本想叫醒妻子,可他见妻子熟睡,就独自吃了饭把剩饭盖在锅里。

刘竹林出家门启动了车,驱车到警务室。他生活与工作的磨刀石镇离市区二十公里,他的家与警务室也就两公里的路程,以往他都走着上班。而他自五年前当上社区民警后,为了给群众办事方便,他当初贷款买了辆车。

在警务室里处理了两起民事纠纷,刘竹林想领妻子到牡丹江市肿瘤医院做检查,他跟妻子通话间,见窗外徘徊着一个身影。他走出屋外,见前进村女残疾人赵福如在门口。

刘竹林问:“你有事?”

赵福如嗫嚅地说:“是有事,我、我……”

“进来说吧。”刘竹林推开了门。

赵福如没进屋,终于说出了来意:“我想跟你借钱。”

“借钱?”刘竹林了解赵福如,她先天残疾,走到跛脚,右手仅有一个拇指。比她大十多岁的丈夫在外打工,不定时地给她寄点钱回来,维持她和八岁女儿的生计。这样的人借钱,是没条件还的。

赵福如见刘竹林没答复,就欲离开说:“我再想别的办法。”

刘竹林追问:“你借钱干什么?”

赵福如转过身,眼睛闪着泪花说:“我女儿得了出血热需要抢救,可没人借钱给我。”

刘竹林觉得心疼,他二话没说,从警用大衣里掏出欲邮寄女儿的三千元钱,递给了赵福如。

赵福如没料到刘竹林如此痛快地借钱给她,她愕然下,不知怎样答谢般双膝跪倒在地。刘竹林忙把她扶起,劝她抓紧给女儿看病。

回家接了妻子去牡丹江的途中,刘竹林看了眼憔悴的妻子,心里五味杂陈。多年来,他习惯了把家当成了旅馆,除了换洗衣服,半夜三更的跑回来睡一觉,几乎没有在家里老实呆过。他亏欠妻子的实在太多了。

不曾想,他心力交瘁突然一阵昏厥,失控的轿车撞在了立交桥下面的水泥柱上。

幸好有气囊弹出,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刘竹林苏醒过来,拉着妻子的手调侃说:“即使这样跟你一同走了,也是幸福的。”

妻子握紧了刘竹林的手说:“我们不会轻易地走,一定坚强地活下去!”

明日将继续连载噢!

希望小伙伴们多多关注~

也可以在下方留言

小编会将大家对文章的感想反馈给作者噢~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一)

审核:李吉南 魏丽霞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连载|从“半路出家”到“家喻户晓”(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