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絕望興高采烈活著的奈保爾

如此絕望興高采烈活著的奈保爾

她頭上戴著一頂騎士帽,腳上穿著一雙長統馬靴——這應該是親近才流行的裝扮吧!她那張臉龐濃妝豔抹,四處招引男人的目光。我怎麼對別人解釋,我怎麼向自己承認,我對這個虛幻謬誤的新世界——離開印度後,我驟然投入的一個世界——感到無比的厭煩呢?這個世界的生命證實了另一個世界的死亡;然而,另一個世界的死亡卻也凸顯出 這個世界的虛假。

——V.S.奈保爾 《幽黯國度》



如此絕望興高采烈活著的奈保爾


如此絕望興高采烈活著的奈保爾


如此絕望興高采烈活著的奈保爾



作家的天馬行空,鮮有按部就班的規矩人,不然,空頂著作家的名號,掛羊頭賣狗肉,類似這種稱謂的職業,大抵取決於是否能養活自己,而與其他無關。

印度裔的奈保爾,出生於中美洲的島國,先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後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式教育的尷尬,就是誰都不把奈保爾當自己人待。千萬不要以為自由博愛適用於所有人,瞧瞧土著印第安人的泯滅,奈保爾就發誓再也不去牛津了,這個以優異成績進入牛津大學的窮小子高材生,獎學金反而因為歧視造成了他更大自卑。

2014年上海書展的奈保爾,已經可以用風燭殘年來形容這個火爆不羈的浪子,與黃裳老先生懟了不少回合文字的止庵,當時在現場擔任對話嘉賓,情緒悸動地介紹了奈保爾的不少作品,鬚髮皆白的奈保爾等到翻譯以後,波瀾不驚,只有第二任妻子掌控著見面會的節奏。


如此絕望興高采烈活著的奈保爾



他作品中格外的疏離感,從一開始讀《米格爾街》,乃至《大河灣》,冷漠的無所謂,可能諸多的移民情愫,所帶來的不安全,現實與小說裡,惶惶不可終日。人生這種熱鬧的假象,剝開後,顯得如此無趣無味。

奈保爾的多元實際上促成了他的心靈漂泊,奈保爾以為的殖民征伐,不僅僅是早期的武力殺戮,還有之後的文化侵蝕。世界的秩序迄今為止仍是強勢維持,包括對物質的需求,經濟的流淌,絕對的紊亂與相對的平和,所謂的多元,金字塔頂仍是一元。

“自卑、急躁、陰鬱、內向成為他的性格,使他特立獨行、離群索居,卻也讓他堅不可摧”。常常在奈保爾的文字裡找尋他與石黑一雄相似的冷漠,但是奈保爾有點白開水翻來覆去的囉嗦,令大叔崩潰,不得不移開目光,雀躍著跳到下一頁,才如釋重負。

石黑一雄其實算是很喪的作家,但是他對妻子不錯,比起奈保爾,估計石黑一雄算是極品好男人了。或許,女人眼中的男人好壞,並沒有標準,世俗標準的好男人不定心中隱藏著多少揮之不去的陰霾。


如此絕望興高采烈活著的奈保爾



奈保爾與瑪格麗特的愛情,算是愛情吧,二十多年畸戀,他們可能更喜歡用彼此喜歡的方式愛著對方,一個施虐,一個受虐,那個受虐的軟弱者似乎愈來愈依賴奈保爾的施虐,耐藥性增加了,強度自然水漲船高。

奈保爾說,“她一點不在意。她認為這是我對她的熱情所致。”確實,瑪格麗特是奈保爾的第一次充滿了性的征服統治感,這個玩世不恭有點妖嬈的女人,幾乎點燃了奈保爾以前對慾望的所有想象。這點,大概男人們都與此類似,不放過任何一次放縱的機會。

其中細節在奈保爾授權獨白式的傳記《世事如斯》中,多有描述,真實的愛情動作片,比之更加難以想象。奈保爾自己也坦陳,“有生以來我第一次享受到肉體的快樂”。

畢飛宇說自己是漢語的讀者,所以有資格談翻譯,他讀的是奈保爾的短篇小說《布萊克·沃滋沃斯》,寫到詩人乞討用詩一樣的語言,然後把一首讚美母親的詩歌,用很少的四分錢賣給了小說中的“我”。奈保爾有點虐心的寫法,透過譯文就能讀到文字獨具的排列組合,看樣詩人一無所有的時候,也未必會有精靈般的篇章閃現。


如此絕望興高采烈活著的奈保爾



《米格爾街》是奈保爾的成名之作,算是瞭解奈保爾的必讀,若是讓大叔選擇最喜歡的小說家,奈保爾是其一,至少是前三名之一。對視完《米格爾街》少年視野的蒼涼,最好先去翻他的書信集《父子通信》,可以順便了解老奈保爾,這有別於東方的父子關係,平等和氣的口吻,令人羨慕不已。

奈保爾最後用《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來與父親告別,就像每次讀完《布萊克·沃滋沃斯》都有流淚的衝動,貧困潦倒的詩人最終也沒有寫出偉大的詩篇,《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男主一生映射著父親的一生,卑微的畢司沃斯先生一心一意想要擁有自己的房子,終於搬進了西班牙港的裸露水泥房子,生命卻戛然而止於48歲。

氣溫升升降降的隆冬,臘梅開了,一場雨後,青石路邊樹下,零星散落了不少黃色花蕊。暖氣旁邊敲打著鍵盤,思量《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畢司沃斯先生,恍惚覺得他與自己的父親並無兩樣,為了一所房子,奈保爾有此回報,小說便是紀念,我卻無以回報。


如此絕望興高采烈活著的奈保爾



【 繪畫:hkBato Dugarjapov(俄羅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