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群發 開啟汽車新時代 IEEVChina 2018展會在京盛大開幕

2018年10月18-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主辦,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汽車知識雜誌社等機構共同承辦,北京中汽四方會展有限公司協辦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暨第六屆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簡稱 IEEVChina 2018)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此次大會以“開啟汽車新時代”為主題,展覽展示、論壇會議和動態活動三大板塊聯動,三位一體,亮點紛呈。展覽面積3.5萬平方米,內容涉及汽車、智能交通、互聯網、通訊、微電子、人工智能、新能源等7個產業領域,180餘家國內外企業攜最新產品和技術參展。參加論壇的人數預計約5500人,觀展人數預計達8萬人次。

新建群發 開啟汽車新時代 IEEVChina 2018展會在京盛大開幕

全新升級的IEEVChina 2018,將積極打造引領未來出行方式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智能網聯化元素最豐富的國際會展平臺,展示國內外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形象,加強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的品牌化意識,宣傳推廣新產品和新技術,探索新生態、新標準、新模式。

新建群發 開啟汽車新時代 IEEVChina 2018展會在京盛大開幕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暨第六屆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以“開啟汽車新時代”為主題,展覽展示、論壇會議和動態活動三大板塊聯動,展覽、會議與互動體驗三位一體,亮點紛呈。

今年展會展覽面積將超過3.5萬平方米,內容涉及汽車、智能交通、互聯網、通訊、微電子、人工智能、新能源等7個產業領域,180餘家國內外企業攜最新產品和技術參展。展覽區共計5個室內展館、10大特色展區、室外試乘試駕展示體驗區、自動駕駛演示體驗區,加上數十場同期會議,上百場同期互動體驗活動。參加論壇的人數預計約5500人,觀展人數預計達8萬人次。為集中展示我國自動駕駛領域發展成果,增強互動體驗效果,百度、北汽、長安、一汽等企業將現場開展自動駕駛車輛試乘和展示活動。

新建群發 開啟汽車新時代 IEEVChina 2018展會在京盛大開幕

今年展覽會主要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成果展、國際智能網聯汽車及相關產業展兩大板塊組成,通過“整車展區”、“關鍵零部件展區”、“國際展區”、“智能網聯汽車展示專區”、“推廣應用城市展區”、“充電樁和BMS展示專區”、“智能交通展示專區”、“新能源和材料展區”、“人工智能和IT展區”、“互動體驗綜合展區”等特色展區,全面展示智能網聯汽車、國內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和產業鏈上下游,以及關聯產業領域的前沿科技和最新成果。

今年汽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商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參展熱情高漲,報名十分踴躍,參展商達到180餘家,參展車輛達120餘款。在整車方面,一汽集團、東風集團、上汽集團、長安集團、北汽集團、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江淮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歐拉、眾泰汽車、一汽-大眾、一汽豐田、華晨寶馬、北京現代、上汽通用、廣汽新能源、廣汽本田、漢騰汽車等國內外主流乘用車、商用車企業,攜全新的前沿技術和節能與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亮相展會。長城華冠(前途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麗馳汽車等造車新勢力企業集體亮相。今年各個整車企業參展規模和展示規格均有所提升,並計劃舉辦多場現場發佈活動。

根據部分企業和展會組委會透露的消息,本次展會將有一汽紅旗汽車概念車、紅旗新EV、紅旗H7 PHEV,北汽ES5,逸動EV460以及幾款概念汽車等多款車型首發或正式上市。

在零部件和配套設施方面,舍弗勒、中信國安盟固利、中車時代、達思靈、藍諾新能源、比克電池、雪人股份、氫璞創能、明緯電子、中自恆立、西埃電器、金力永磁、新源動力、天津松正、理想電機、欣旺達、億馬先鋒、中冶南方、中科安達、龍立電子、樂單科技等主流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和材料供應商,以及充電設施企業攜最新技術和產品集中參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積極參與。

更為突出的是,由於本次大會是國內首次以智能網聯的名稱定義汽車展會,因此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浪潮集團、圖森未來、歐拉車享、陽光出行、華夏出行等國內涉及IT、通訊、車聯網、數據服務、智慧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知名企業踴躍參加,呈現出一派相關車企與智能網聯、智慧出行、IT通信等產業、企業間融合協同的欣欣向榮景象。

新建群發 開啟汽車新時代 IEEVChina 2018展會在京盛大開幕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專業展,尤其是承繼前五屆展會的基礎和成果,展會的國際和國內影響力也在逐步提升,不但吸引了國內眾多政府、企事業單位和組織、行業內人士、大學生、青少年和普通市民、家庭的參觀,同時也受到國內、外同行業人士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團體參觀多,國際觀眾比例持續提高,媒體採訪報道、專業觀眾數量有大幅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