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傳統戲劇

白字戲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省級第一批

西秦戲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省級第一批

傳統舞蹈

麒麟舞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省級第一批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傳統音樂

海豐八音 海豐縣

傳統舞蹈

竹馬戲

赤石鎮

傳統美術

海豐木雕 海豐縣

民俗

打鞦韆 海豐縣

梅隴開市日 梅隴鎮

海豐鹹茶 海豐縣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民間文學

海豐歌謠 海豐縣

傳統音樂

海豐吹打樂

海豐縣

海豐漁歌 鮜門鎮、小漠鎮等

傳統舞蹈

五福獅舞 梅隴鎮 第四批省級非遺擴展名錄

麒麟獅象舞 公平鎮

曲藝

曲班坐唱 海豐縣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劉阿梅吞吐拳 公平鎮、聯安鎮等

羅山拳 海豐縣

扒龍船 海豐縣

傳統技藝

海豐紙紮工藝 海豐縣

傳統醫藥

金剛丸 海豐縣

民俗

海豐建醮 海豐縣

藏王誕廟會 海豐縣

陶河顏氏重陽祭祀節 陶河鎮

可塘麒麟虎炮燈會 可塘鎮

海豐民間演戲習俗 海豐縣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西秦戲

呂維平 第二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

嚴木田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

白字戲

吳佩錦 第二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

鍾靜潔 第二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

卓孝智 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範圍包括:

1、口頭傳統、包括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

2、傳統表演藝術;

3、民俗活動、禮儀、節慶;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

5.傳統手工藝技能;

6.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