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書局×三輝圖書:“現代世界人的境況”出版社聯展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 現代世界人的境況 」

建投書局·出版社聯展計劃

2018.1.1 - 2018.1.27

建投書局 × 三輝圖書

上海 | 虹口 | 公平路18-8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2019年1月,三輝圖書將聯合建投書局,為大家獻上橫跨四周(1月1日-1月27日)的若干主題展覽和活動。

我們將此次建投書局·三輝主題月的總主題定為了“現代世界人的境況”。現代世界鋪陳了一幅關於人的境況的普遍性圖景。基於個人自主性的現代文化源自一種嶄新的“自我理解”,帶來了空前膨脹的個人權利和自由。這是現代性的重要成就,但同時也造成了嚴峻的困境,突出地體現在現代社會價值標準的混亂、道德規範的失序以及人生意義的迷失。這是所謂“現代性之隱憂”的要害所在。

面對此,無論地域與民族差異如何差異,現代人對精神和道德的討論都從未曾停止。從20世紀歐洲知識分子面臨的思想和現實困境,到奧斯維辛激起的關於人類文明限度的反思,個體良知與公共責任相伴而行,步履卻艱難而沉重。

2019年伊始,讓我們一塊透過意大利國寶級作家、奧斯維辛倖存者普里莫·萊維的見證文學,反思人類正義和邪惡的界限;跟隨被稱為美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之一的託尼·朱特的指引,穿越那些塑造了我們這個世界的論辯;而幾位來自十幾年前滬上一群青年學人組建的“讀品”小組的成員,也會從他們當年的往事及所關心的公共話題談起,為讀者描摹出一個時代的面貌。

展覽

三輝15週年出版回顧展

2019.1.1 - 2019.1.27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今年是三輝圖書成立15週年。我們決定呈現這樣一場展覽,作為對我們這些年來一部分努力的回顧。

在過去15年時間裡,我們將託尼·朱特、普里莫·萊維、馬克·里拉、尼爾·波茲曼等在西方世界廣受認可和讚譽的作者和思想家帶到國內讀者的面前,也持續關注並出版了孫隆基、徐賁、錢永祥等華語知識分子的歷史和公共寫作。我們的出版書目也囊括了若干我們非常關注的話題,包括東歐經驗、民族主義、左翼思想、德國曆史等。我們相信,涉及上述話題方方面面的、具有清晰道德指向的一系列書籍,能夠為當下的我們提供重要的思想資源,幫助我們理解自身的處境,思考可能的出路。

託尼·朱特筆下的20世紀歐洲知識界

2019.1.6 - 2019.1.13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20世紀是一個知識分子的世紀。在一個戰亂不斷的時代,他們積極介入政治,用理念和論爭塑造著公共話語,影響著公眾的選擇甚至公共政策的制定。

公共知識分子的政治責任和道德義務,是身為歷史學家和思想家的託尼·朱特(Tony Judt)在公共寫作時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也是他考量一位真正的知識分子的根本價值所在。當同時代的知識界捲入了教條理論和意識形態的漩渦,或為政治利益所虜獲時,那些真正的知識分子及時擔起“責任的重負”,將個人利益置於公共責任之下,以獨立的良知發言,以一致的言行影響現實政治、糾正時代謬誤,並不惜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的個體。

在這場展覽中,讓我們透過朱特對20世紀歐洲知識界的評述,來嘗試理解知識分子如何作用於一個時代的公共生活和政治狀況,以及一位真正的知識分子應當在時代潮流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普里莫·萊維與他所見證和記錄的奧斯維辛

2019.1.20 - 2019.1.27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普里莫·萊維,意大利猶太人,作家,化學家,奧斯維辛174517號囚犯。1919年,萊維出生於意大利都靈;1943年,他因參與反法西斯運動被捕,後被遣送至集中營。戰爭結束後,他回到故鄉都靈生活。在此後的人生中,他從事工業化學這一行當30年,同時作為一位作家,寫作了“奧斯維辛三部曲”(《這是不是個人》《休戰》《被淹沒和被拯救的》),以及其他建基於其化學家身份和大屠殺倖存者經歷的小說、散文和詩歌作品。1987年4月11日,萊維從他出生的房子墜落身亡。

作為奧斯維辛最重要的記錄者和見證人,萊維的文字具有一種與其他受難者不同的特質,他秉持一種化學家的冷靜與節制書寫記憶。與此同時,他亦迷戀於對人物的刻畫,展現自身在認知他人的過程中體驗到的愉悅,這也讓他筆下的奧斯維辛不僅關於苦難和黑暗,也關於文明與人類精神在極端環境下如何被保存下來。

在這場展覽中,讓我們一起重新回到改變了萊維生命軌跡的地方——奧斯維辛,並從這開始,回溯被譽為“意大利國寶級作家”的萊維的一生。

活動

失去的世界與混沌的當下——歷史記憶如何幫助我們理解世界

(託尼·朱特作品分享會)

2019.1.6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嘉賓:維舟(書評人)、陶小路(《東方歷史評論》編輯、《事實改變之後》譯者)、

景凱旋(古代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專著有《唐代文學考論》、《被貶低的思想》等,譯著有《為了告別的聚會》、《生活在別處》、《玩笑》等)

活動介紹:20世紀的歐洲是理解現代世界的一面明鏡。從“二戰”的陰雲到人權價值的倡議,從猶太人大屠殺到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高潮,從共產主義在東歐投下的陰影到1989年席捲歐洲的和平演變、冷戰時期東西歐的對立到成立互助合作的歐盟、從自由資本主義市場到大政府福利國家……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這片土地經歷了各式各樣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經濟秩序、文化思潮的洗禮和試驗。人類曾集體遭受苦難,也經歷了艱難的信心重建過程。

身為20世紀最重要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託尼·朱特的公共寫作主要圍繞著20世紀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展開。他始終帶著一種公正的視角、清晰的道德判斷和絕佳的智識標準,帶我們重新檢視了政治理念在現實實踐上的侷限性,也對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的道德義務進行著持續反思。這些寫作不僅關乎過去,也蘊含著對我們當下所處時代的理解和思考——基於對近代歐洲史的深切理解,朱特格外強調從20世紀的經驗和教訓中尋找服務於當下的思想資源,於當代政治中貫徹倫理道德,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

然而,當下的世界並沒有如朱特所期地那樣變得更好一些。一味追求經濟增長、加劇擴大社會不平等的政治模式,愈演愈烈的身份政治問題、民族主義的高漲、國際秩序的危機……敵對、仇恨、區分論調又開始出現,對公共生活和民主政治構成了嚴峻的挑戰。也正因為此,我們才更需要在今天重新閱讀朱特——透過交付“真誠之心”的公共知識分子寫作,我們或能更加接近當下世界的真相,為我們共同的未來尋找到一些良方。

1月6日晚,我們邀請到《東方歷史評論》編輯、《事實改變之後》譯者陶小路、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景凱旋、知名書評人維舟,一起從朱特的文本出發,談一談歷史記憶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當下這個愈顯混沌的世界。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掃碼報名,活動免費

讀品小組圓桌談:我們時代的公共空間和讀書生活

(《薔薇花與十字架》分享會)

2019.1.13

嘉賓:楊小剛(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王曉漁(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副教授)、仇鹿鳴(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梁捷(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講師)、周鳴之(書評人、《讀品》雜誌主編)、酈菁(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活動介紹:11年前,滬上一群青年學人組建了“讀品”小組,他們起先以網絡小組的形式存在,出品讀書類電子雜誌,並後於2007開始組辦線下的文化沙龍。《讀品》雜誌的主編周鳴之曾這樣解釋他們舉辦沙龍的初衷:“我們想營造一種公共空間,這在上海非常非常少。我們希望讓普通讀者有機會參與進來,與學者、作家交換想法,讓有深度的問題在消費主義的文化中有表達的機會。”

讀品小組的存在是一個時代的寫照。在“中國往何處去”這樣的問題思考的推動下,小組成員的討論通常圍繞著一些重要的公共議題而展開,從“身份認同”到“經濟學帝國主義”,從“哈貝馬斯”到“中國農民工調查”,從“高等教育”到“近代中國背後的蘇聯因素”……涉及知識與信念、自由與責任、學術與政治等方面。而不同的學術背景也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探討資源。

此次圓桌談的六位嘉賓均來自當年的讀品小組,或如今仍多活躍在學界。他們的回顧和分享或許能夠為今天的年輕人帶來些許共鳴,提供若干啟發。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掃碼報名,活動免費

寫作,為了見證

奧斯維辛倖存者普里莫·萊維作品分享會

2019.1.26

嘉賓:索馬里(99讀書人出版編輯,前媒體人。譯有《記憶之聲:萊維訪談錄1961-1987》)、雲也退(自由作家、書評人)

活動介紹:“萊維從奧斯維辛蹣跚歸來,向身著血衣的約伯信史:‘唯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但他對流血、劫掠與殺戮隻字不提,他只靜靜說‘我需對我的一字一詞負責。’”

今年,隨著萊維最新的非虛構文學作品《緩刑時刻》、詩集《不定的時刻》、由他與喬瓦尼、泰西奧德的訪談整理而成談話錄《與你們交談的我》以及伊恩·湯姆森所著的《普里莫·萊維傳》的面世,以及《休戰》和《若非此時,何時?》再版的步伐,我們邀請到索馬里和雲也退兩位老師,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萊維的寫作及他筆下的奧斯維辛。

在萊維的書寫裡,你可以看到一支猶太人游擊隊如何盡綿薄之力抵抗納粹,在這場力量懸殊的鬥爭中重新找回尊嚴和自由;見證奧斯維辛之後,萊維同其他倖存者們試圖重返光明、重建秩序的歷程;捕捉奧斯維辛的極端環境中,那些人類精神在泥濘與卑屈中重現的緩刑時刻;窺得萊維少年時的煩惱和友誼,對人的害羞和對登山的熱情等頗為私人的一面;以及他如何用最為凝練詩歌語言表達著自己對大屠殺的回憶和感受等等。

他時而冷靜剋制,時而放鬆輕快,又時而濃烈飽滿。但與此同時,人生中最為根本的經驗——奧斯維辛仍貫穿在萊維的所有文本中,令讀者不得不嚴肅地去審視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暴行,反思人類正義和邪惡的界限。

萊維曾這樣形容過納粹製造的猶太人大屠殺:“我們的語言中缺乏詞語來表達這種摧毀一個人的罪孽”。這種警惕和界限感造就了他在敘述時的節制、鎮靜,以及適時的緘默,也使他的見證更具力量感和準確性。但這並非意味著萊維的作品缺少道德蘊藉,在直面法西斯暴政對人性的玷汙的同時,他抱持著對人的抗爭、尊嚴、操守的認同。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掃碼報名,活動免費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讀者福利:活動期間,凡在建投購買三輝圖書出版的書籍滿50送加繆款冰箱貼一隻;滿100送加繆款冰箱貼一套,滿200送三輝主題書名款帆布袋。數量有限,贈完即止。

參與三場活動者,我們還將在現場抽送價值139元的三輝15週年紀念版彩色款帆布袋1只。

建投书局×三辉图书:“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版社联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