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萍乡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萍乡

萍乡市湘东区

全面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萍乡

2018年以来,萍乡市湘东区大力弘扬“枫桥经验”, 构建“4+X”综合体模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湘东区在近年来公众安全感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社会治安好转率连续列全省前三位基础上,2018年上半年,全区公众安全感持续提升,政法各部门满意度均列全市第一、二位。

构建“4+X”综合体模式。建立了综合体“4+X”总体框架模式,“4”即治安巡防、火灾消防、矛盾调解、便民服务,具体为:一支综合体志愿队伍,一个治安广播站,一个法律明白人,一套覆盖全村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X”为各村根据村情需要组织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或社会治理服务。目前,该区已建成综合体52个,涵盖全区11个乡镇街。综合体队伍队员达到1200余人。

建立五大运行机制。建立综合体五项运行机制,且确保正常有效运行。

① 常态化日常巡防机制。各村(社区)均组建了一支善于工作、甘于奉献的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常态化巡防服务;

② 队员工作一年一承诺制度。综合体队员每年签订一次承诺书;

③ 队员考核评价机制。采用“以奖代补”、网格补助经费、森林防火经费等补助的形式给予表彰奖励;

④ 综合保障制度。每个综合体都有独立的办公场所、配置了警棍、盾牌、巡逻车、消防器材,设立了视频监控室和便民服务窗口等。

⑤台账管理制度。建立综合体日常工作基础台账,作为督导考核的重要依据。

推行“五化”运行管理。每个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均实行“队伍服务志愿化、法律明白人专业化、视屏监控动态化、治理手段多样化、治安广播日常化”,保障了综合体正常有效运行。将综合体队员做义工的累计时间作为评选文明市民、村民等优先条件,纳入个人诚信档案。根据形势发展和群众实际需求,社会治理综合体也逐步由单一的治安巡逻向矛盾调解、应急处突、政策宣传、微型消防、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等社会治理综合性服务拓展,由行政引导型向民主自治型转变。

莲花县

打造“龚全珍工作室”推进服务型社会治理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萍乡

近年来,莲花县以学习弘扬龚全珍精神为契机,在全县全面推广建立龚全珍工作室,促进了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龚全珍工作室,服务代替管理。2011年11月,县委在金城社区建立了由龚全珍同志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目前,全县已在13个乡镇、157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完成了龚全珍工作室(站)全覆盖,有龚全珍志愿者5000余名。工作室下设六支服务队伍。

◆ 一是“红色传承”志愿者服务队。主要开展党的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思想辅导工作和党的政策方针宣传等活动。

◆ 二是“爱心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和困难儿童活动,辅导功课等。

◆ 三是“情暖基层”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孤寡老人走访慰问活动。

◆ 四是“美丽家园”志愿者服务队。教育居民爱护环境。

◆ 五是“和谐邻里”志愿者服务队。抓好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巡逻活动、法律法规宣传和重点人员关爱帮扶等。

◆ 六是“快乐快递”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和义务健康检查活动。

开展“民情夜访”,服务“白加黑”

◆ 一是访民情,收集社情民意。

◆ 二是解民忧。切实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

◆ 三是惠民利。对影响稳定的历史遗留问题、重大现实问题或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交到党委、政府以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研究解决。

◆ 四是保民安。及时发现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开展民情夜访活动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95起,帮扶困难群众2137户,办实事好事4200件,创建 “十无”和谐平安村51个。

推行“360”工作机制,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各乡镇依托“龚全珍工作室”,积极探索“360”新做法。“3”,即定点、上门和网上三大服务,“6”,即乡、站、队、村、组、员六位一体,“0”即零距离。目前,乡有“360”中心,村有“360”站,组有“360”点。“360”服务站天天有人坐班,负责为群众代办事务。2013年以来,通过“360”服务平台,全县乡村两级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到98%。

上栗县

村级义务巡防队伍推进基层共建共治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萍乡

2018年以来,上栗县按照“综治牵头、公安指导、乡镇负责、村级管理、公众参与”的原则,围绕“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平安建设联创”的总体思路,在全县162个村(社区)全面组建村级义务巡防队,编织了一张警民联手、社会参与、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天罗地网”。

一、做好加法,破解难题,全面组建村级义务巡防队伍

该县在传承发扬过去“群众贴心人”好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县各村全面组建村级义务巡防队。目前,全县共组建162支村级义务巡防队伍,登记义务巡防队员2059人。

二、做好乘法,各方联动,强力推动综合保障建设

① 将村级义务巡防队建设作为2018年全县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② 县乡两级分别成立村级义务巡防队伍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义务巡防队伍建设纳入综治工作目标考核。

③ 县乡两级共列支300余万元作为专项建设经费予以保障,县综治委还为全体巡防队员购买了人身意外团体保险。

④ 对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村(社区)村级义务巡防队伍组建工作实行重点挂点帮扶指导。

三、完善机制,规范指导,促进队伍有序健康发展

坚持规范建设与管理激励双同步。

① 加强统筹指导。相继下发了《关于在全县推进村级义务巡防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村级义务巡防队建设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明确职责定位,统筹规范指导。

② 规范职责任务。明确了村级义务巡防队按照共建、共治、共享原则,主要做好安全守护的巡防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平安创建的倡导员、社会矫正的帮教员。

③ 分层教育培训。明确县里对义务巡防队队长进行培训,各乡镇组织全员培训。

④ 强化调度巡查。建立三级微信工作群,建立通报点评制度,每月印发工作简报并进行工作点评。

⑤ 严把“进出关”。在队伍组建过程中严把入口关,探索建立积分评价方法,队员挣取相应积分,将积分作为表彰奖励的依据。

萍乡市安源区

“段华胜工作室”探索帮教工作新途径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萍乡

近年来,萍乡市安源区充分发挥名人品牌效应,设立了全省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帮教工作室——“段华胜工作室”,开展亲情帮教工作,为失足人员及其亲属搭建“连心桥”,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帮教工作的新途径,打造了社会帮教工作特色品牌,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帮教工作社会化、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新路子。

深度融合,破解社区矫正瓶颈问题

“段华胜工作室”与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实行深度融合,创新开展“公益矫正”系列活动,针对每一名社区矫正人员的个性特点,综合评估,制定服务方案,对症下药,使顺利回归社会。2017年,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重新违法犯罪率为0.22%,低于全省0.75%的平均水平。

打造品牌,大力推进帮教工作精准化

针对服刑人员家中老人无人赡养、年幼子女无人抚养、适龄学童失学、婚姻濒临破裂等现实难题,“段华胜工作室”打造了“点亮微心愿,助力大帮教”精准帮教品牌项目。累计帮助服刑人员完成微心愿2000余人次,实现远程视频帮教近3000人次,为服刑人员与其家人及社会搭建起新的沟通渠道,有效降低重新犯罪率。

创新模式,精准帮扶帮教戒毒康复人员

广泛运用“三情三定三帮”精准帮扶模式,即依托“亲情、友情、乡亲”资源,为帮教对象制定“一人一档一策”精准帮教措施,“定人、定点、定时”开展帮教活动。以这一模式为基础,启动“戒毒康复人员帮扶救助(就业)发展示范项目”,作为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获得民政部立项,实现了全省禁毒帮扶示范项目零的突破。

关口前移,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

以“段华胜工作室”为依托,将戒毒帮教的关口前移,成立了萍乡市禁毒志愿者协会,打造了萍乡市青少年禁毒戒毒警示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有1万余爱心人士、556家爱心企业主动加入了禁毒志愿者协会。在重点时节组织开展市、县(区)大型普法、禁毒主题宣传活动。

芦溪县

社区“心防工程”走进寻常百姓家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萍乡

芦溪县上埠镇积极打造社区“心防工程”,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

整合资源,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东方红、解放路、板埠、南溪四个居委会地处上埠镇中心,居民居住比较集中,地域管辖范围重叠,居民隶属关系复杂,导致居委会工作难开展。为破解这一难题,上埠镇在四个居委会推行“联建、联创、联服务”的“三联”工作法,统筹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把各居委会的资金、资源优势整合起来,统一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针对区域特点,推行社会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构建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立足防范,创建社区心理咨询室

社区在推行联合办公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的有效路径,斥资3万余元在社区打造了心理咨询室。全力打造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网,防止引发各类风险。心理咨询室致力营造轻松舒适的环境,装备了沙盘游戏、情绪宣泄室等心理咨询专业设备,配备了4名专业的心理专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其中两名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两名长期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社区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及服务的优势,在群众信访、人民调解、防范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教育转化邪教人员、关怀弱势群体和社区矫正人员,以及帮教刑释人员方面都发挥了很好作用。

截至目前,社区心理咨询室共发放心理科普宣传单2000余份,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30余人次,为邪教人员、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50余次。自心理干预介入矛盾调解以来,社区情绪类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社区心理咨询室还将开设心理咨询大讲堂,每月设一个主题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向广大社区居民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共同打造和谐社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