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製中的“炭藥止血”

發展歷史

元代

中藥炮製中的“炭藥止血”

葛可久 《十藥神書》

●中藥炒炭止血的理論,最早見於葛可久的《十藥神書》,用“十灰散”治療吐血,並說:“大抵血熱則行,血冷則凝,見黑則止……”。古人認為紅屬火,黑屬水。根據五行相剋規律,水克火,即黑克紅,因此有“以黑勝紅”“紅見黑則止”的論述。

中藥炮製中的“炭藥止血”

李時珍

● 明代李時珍認為“燒灰諸黑藥皆能止血”。

中藥炮製中的“炭藥止血”

汪昂 《本草備要》

● 清代汪昂在其《本草備要》中論述到:“凡血藥用山梔、乾薑、地榆、棕櫚、五靈脂等,皆應炒黑者,以黑勝紅也。”這種理論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對炭藥止血的一種樸素的解釋。

★ 炒炭技術 ★

炒炭技術是飲片炮製中最常用、最具特色的炮製方法之一。中藥“炒炭”炮製的關鍵在於“存性”。所謂“存性”,就是指將中藥外部製成炭狀,而內部又能保留固有性能。如明代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以“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闡述了炭藥炮製程度的重要性。炒炭要求“存性”,既要保存藥物的“本來之真性”,又具有止血、止痢、止帶或減緩其刺激性等方面的炮製作用,充分體現了傳統炮製技術的辯證法則。

中藥炮製中的“炭藥止血”

★ 炒炭藥舉例 ★

中藥炮製中的“炭藥止血”

中藥炮製中的“炭藥止血”

荷葉味苦、性平,具有清暑化溼、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的功效,荷葉炒炭後增強收澀化瘀止血功效。研究表明荷葉炭可明顯縮短正常大鼠血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增加大鼠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其止血作用明顯強於生荷葉。有研究通過比較荷葉生、炭飲片總黃酮、總生物鹼及金絲桃苷、異槲皮苷、槲皮素、荷葉鹼4種化合物對兔體外凝血功能的影響,推斷了荷葉炭止血的原因:荷葉制炭後抗凝血成分荷葉鹼、甲基蓮心鹼、蓮心鹼等生物鹼量顯著降低,而具有止血作用的金絲桃苷、異槲皮苷轉化為止血作用更強的槲皮素,因此荷葉制炭之後具有較強的止血作用。

中藥炮製中的“炭藥止血”

中藥炮製中的“炭藥止血”

梔子味苦、性寒,善清三焦之火,生梔子瀉火解毒、利膽退黃,炒炭後清熱除煩、涼血止血。研究表明梔子經炒炭後,鞣質含量明顯升高,具有明顯的止血作用,較其他炮製品,能顯著縮短小鼠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對血小板有良好的促凝作用。同時炒炭後仍有較好的解熱、抗炎作用,能明顯縮短凝血酶原時間,增加血栓長度,說明梔子炒炭後止血作用增強的同時,仍具有與生梔子類似的解熱、抗炎作用,揭示了梔子炒炭存性、炒炭止血作用增強的科學內涵。

來源:本文選自《臨床常用中藥炮製研究與應用》,人民衛生出版社。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