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圖書館”每週薦書:楊絳《我們仨》

“出租車圖書館”每週薦書:楊絳《我們仨》

導語

為了幫助廣大司機朋友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豐富司機朋友的精神生活,遇見的客五紅路出租車服務區特開設了“出租車圖書館”。

為廣大司機朋友提供一個可以讀書、休息的場所。吃過飯之後看幾頁書休息休息,或者修車、洗車等待的時間到圖書館看看書喝喝茶,是不是想想就很愜意?

我們還會在每週的公眾號推文中為大家推薦一些優秀的書籍,一定記得收看哦!

—003—

issue

“出租車圖書館”每週薦書:楊絳《我們仨》

▲ 楊絳作品《我們仨》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影響幾代人的作品,楊絳先生經典散文。《我們仨》中,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先她而去的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這個三口之家的動人故事證明:家庭是一生的庇護所。

推薦理由


錢氏夫婦(錢鍾書、楊絳)在學界德高望重,是很多人心中敬仰的學者。關於他們的故事,我們知之甚少。這本書是楊絳先生於92歲高齡時所撰寫的。當時她一生的伴侶、唯一的女兒都已相繼離去。一個92歲的老人,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全書風格哀而不傷,讀來令人心生溫暖,總是淚中帶笑。為讀者展現了一家人嚴謹的治學精神、催人淚下的親情故事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人甚至以情煽人的窠臼,而是通過自己獨特的視角,描寫了屬於他筆下獨有的父子之情。

內容簡介


《我們仨》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這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天上人間,陰陽殊途,卻難斷摯情。楊絳獨伴青燈,用心靈向彼岸的親人無聲地傾訴著。作為老派知識分子,她的文字含蓄節制,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字裡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生命的意義不會因為軀體的生滅而有所改變,那安定於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親情已經把他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家的意義也在此書中得到了盡情的闡釋。


楊絳(1911—2016),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1932年蘇州東吳大學畢業,同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研習。1934年開始發表作品。1935年留學英國、法國,1938年回國。先後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49年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研究員。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論文集《春泥集》、《關於小說》,散文集《幹校六記》。長篇小說《洗澡》.短篇小說集《倒影集》等。主要譯著有《堂·吉訶德》、《小癩子》、《吉爾·布拉斯》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